为什么台湾电影中的老师,都在偏远乡村教书和唱歌?

体娱   2024-09-10 15:10   四川  


教师节快乐啊,亲爱的老师们!


今天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台湾电影中的老师,几乎都和偏远乡村,以及音乐有关联。


比如在大陆最有名的台湾学生电影《鲁冰花》,就讲的是美术老师郭云天和天才小画家古阿明的故事,那个地方叫水城乡,很美,但很偏远。

【映画台湾】主理人黄豆豆老师(他本职就是师范大学的老师)说,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很喜欢这位郭云天老师,他是真正的为人师表的楷模。

但可惜的是,扮演郭云天老师的演员于寒,当年却因为签证问题被遣返回了印尼。他原本只是到台湾环岛骑行,临时被“抓”去当模特,导演杨立国发现了他,就去演了《鲁冰花》。虽然回印尼后的于寒从此销声匿迹,但却留下了一个华语电影史上经典的老师形象。

当然,《鲁冰花》还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同名大金曲,当年音乐大师陈扬为该片配乐,就写了一首主题曲,姚谦填词,给了当时正在合作的歌手曾淑勤演唱。

本来就是台东关山镇原住民出身的曾淑勤,赋予了这首歌民谣的灵魂。

一年多后,1991年,《鲁冰花》的金主爸爸周乃忠的女朋友甄妮,要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选什么歌好呢?于是她想到男友周乃忠出品的电影《鲁冰花》的歌曲刚拿到金马,就把这首歌带春晚舞台,立刻大火。多年后周乃忠和甄妮因为卖房子问题对簿公堂,周还入狱了,已是后话。

今年7月在成都举行的百花影展上放映的侯孝贤导演早期作品《在那河畔青草青》修复版,也是一部讲述乡村小学故事的电影。钟镇涛扮演代替姐姐到一个乡下小学当老师的年轻人卢大年。

当年的玉女歌星江玲则扮演美丽温柔的音乐老师素云。

这部电影既有新竹县横山乡的火车与车站。

也有内湾溪的“河畔”风光。

更记录下内湾老街当年的样貌,后来这里成了景区,也有阿孝咕叔叔的功劳。

当然,因为是江玲主演的电影,里面的主题曲《河畔青草青》和插曲《在那河畔》都是她自己演唱的。

近年也有好几部偏乡教师题材的电影。

比如,2017年的《老师,你会不会回来》,这部电影曾于2019年教师节前在大陆上映。

《老师,你会不会回来》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王政忠老师大学毕业后,到教师流失率很高的南投县中寮乡爽文国中实习,921大地震发生后,学生哭着问他,“老师,你会不会回来?”,于是他就干脆扎根山乡任教二十年,并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畅销书。


该片由是元介夏于乔主演,当年在台湾的票房也卖得不错。


然后是2018年的《只有大海知道》,题材从乡村走向兰屿岛,讲述黄尚禾扮演的老师游仲勋和兰屿的达悟学生之间的文化碰撞。

片中扮演小男孩马那卫的钟家骏,凭借此片获得金马最佳新演员奖,很欣慰的是,他现在已经继续了表演之路。

《只有大海知道》也表现了兰屿的达悟人独特的歌舞与文化风貌。李欣芸的配乐也充满了大海的气息。

2020年的《你的情歌》,讲述的是花莲乡村小学的流浪老师邢致远与前来治疗情商的音乐老师余静,发现了一副好歌喉的学生的故事。

《你的情歌》由傅孟博、柯佳嬿、谢博安主演。这显然又是一部和音乐有关的乡村教育题材电影。

2021年的听见歌 再唱,讲述一个原住民学校面临关闭的命运,但如果在合唱比赛中夺冠,学校就有机会免于被关。于是,马志翔扮演的看不懂五线谱的合唱团指挥,陈嘉桦扮演的流浪的音乐代课老师,和一群五音不全的原住民小孩,展开了一场拯救学校的不可能的任务之旅。

听见歌 再唱是一个原住民版《放牛班的春天》类似的故事,当年在台湾卖得非常好。

那么,台湾电影中的老师,为什么总是和乡村,和音乐关系紧密呢?我们来细究大师级导演宋存寿的一部电影,或许就能从中明了一些规律,一些答案。这部电影就是1982年台湾“中影”出品的


《老师,斯卡也答》


《老师,斯卡也答》的故事发生在南投雾社乡的万大村,这里的“斯卡也答”,在泰雅人的语言里,是“再见”的意思。


《老师,斯卡也答》可以说是一部相当被埋没的“宝藏电影”


首先,它是宋存寿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1982年,宋存寿的两部电影上映,另外一部是《翘家的女孩》,之后,高产的他便再也没有拍电影了。


宋存寿是台湾少有的几位能被称为“大导演”的人。


他早年是李翰祥的副手,1968年和李翰祥合作的《破晓时分》,在华语电影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他一手提携了18岁的林青霞,和郁正春合导的《窗外》是林青霞的处女作,这部电影因为琼瑶阿姨诉诸法律要求不得在台湾上映,2008年宋存寿去世后,琼瑶才破例点头在宋存寿回顾影展放映了一次《窗外》。


《窗外》结尾时,女主去看望在山乡教书的老师(前恋人),真是像极了《老师,斯卡也答》的开头啊。


他是最早拍摄琼瑶电影的导演之一,琼瑶还没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将她的小说搬上银幕的都是大导演,比如李行和宋存寿。


归亚蕾主演的《庭院深深》


他的《母亲三十岁》是台湾电影史上探讨社会议题的杰作,也是1970年代大明星李湘的代表作。


除了林青霞外,宋存寿是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造星圣手,林凤娇、胡燕妮、陈秋霞、胡因梦、胡慧中、张艾嘉等女星都拍过他的作品。


陈秋霞凭借《秋霞》拿到金马影后。


《老师,斯卡也答》的出炉,和当时“中影”总经理明骥的改革分不开,稍微有点了解台湾新电影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台湾新电影和“明老总”的渊源,就不展开了。当时明老总锐意改革公营电影公司“中影”的措施,就是引进新人,新人当中包括了编审吴文钦,以及当时的新锐作家段钟沂。


吴文钦段钟沂较早的联手合作,就是这部《老师,斯卡也答》,甚至把这部电影归到台湾新电影的片目里,也是可以的。


《老师,斯卡也答》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从台北到偏辟山乡万大村的女教师陆碧莲,刚开始非常不适应,但在修女史心慧和山村医生蔡怀仁的关照和一群孩子的感召下,她开始有了改革山乡教育的想法,但最后还是离开万大村,依依不舍地回到城市,不过她把自己的爱恋留在了那里……


最后,孩子们感伤地对她说:老师,斯卡也答(再见)


这部电影的两位女主角,扮演陆碧莲的胡冠珍和扮演修女的苏明明,都是当时台湾极红的女演员。


胡冠珍也真是一个奇女子啊。她本来是台大高材生,1981年因王童导演的《假如我是真的》走红。《老师,斯卡也答》是胡冠珍大红后的第一部作品。当年台湾影坛有胡因梦、胡慧中、胡冠珍的“三胡”之称。

1983年,胡冠珍加入邵氏并去了香港发展,第一部电影是老导演楚原的《爱奴新传》。


拍了两三部电影后,胡冠珍嫁给香港商人徐敏辉,25岁息影,之后她就读书,跟着老公经商。2000年,胡冠珍改名胡竞英,回到台湾重出江湖。她有过只用一年时间,就让纬来电视网扭亏为盈的辉煌战绩。


2009年,经营不善多年的香港亚视邀请胡竞英担任行政总裁,本来她是意气风发想扭转亚视颓势的,无奈被后来入主的资本架空,愤然宣布辞职(如果她没被逼走,亚视后来会不会倒闭呢?历史无法改变)


从亚视卸任后,她去了当时著名的唱片公司金牌大风当总裁,张惠妹当年离开金牌大风的时候,是胡竞英亲自去挽留的。2014年,金牌大风被华纳收购,胡竞英转身去当了宏碁的CFO(首席财务官)兼发言人,并成为多个公司的独董。


另一位主演苏明明,当时艺名还叫明明,是台湾电影史上著名的大美女。


1983年,苏明明主演了台湾新电影核心人物万仁的《油麻菜籽》,接着又演了万仁的《超级市民》,和万仁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爱情长跑直至结婚。


之后苏明明转去电视圈发展,《还君明珠》《八月桂花香》爆红。


1990年代初到中期,苏明明演了万仁的《胭脂》《超级大国民》后就淡出了,近年来偶尔会出来客串一下。


今天这篇的重点还是音乐,因为关于偏乡老师的电影,都和音乐密切相关。


1983年的《搭错车电影原声大碟》,被称为台湾乃至华语的第一张电影原声乐唱片。这个说法,当然是对的。


不过,在《搭错车》前一年,《老师,斯卡也答》就已经是电影歌曲提前创作,并糅合进剧情中,与配乐融为一体的模式了,并且也出过电影原声,只是这部电影的电影原声概念,并没有《搭错车》那么清晰罢了,但整个操作手法和意识,绝对是先行者。


《老师,斯卡也答》是台湾民歌时代的女歌手杨芳仪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个人演唱专辑。她更有名的身份,是民歌时代后期和徐晓菁组成的女子二重唱团体成员,两人在1981年于新格唱片出版了一张《徐晓菁·杨芳仪》专辑(也叫《听泉》)。


但这张两人唯一的重要专辑中,并没有收录她们最有名的歌《秋蝉》。这首歌在整个华人世界都有极高的传唱度,由后来成为流行音乐大师的李子恒词曲,最早是出现在新格的金韵奖第五张合辑中。金韵奖是新格1977年开辟的青年歌谣大赛,举行了五届,民歌时代的歌手大部分出自于此,杨芳仪、徐晓菁是1979年的优胜奖获得者。


滚石唱片后来收购了新格的唱片版权,1998年出版了一套民歌时代的《重逢》系列,将很多民歌金曲CD化,其中就专门出了一张《重逢。徐晓菁·杨芳仪民歌精选辑》,内容主要是两人唯一一张专辑,加上《秋蝉》,以及《老师,斯卡也答》合在一起。


杨芳仪1982年出版的这张《老师,斯卡也答》,坊间留存的黑胶极少,几近绝版。


2008年,滚石将这张原声CD化,属于“永远的未央歌 新格民歌经典复刻系列”。


CD外壳是这样子的


内页首页还原的是黑胶版本的歌单页,文案写得很赞。


CD盒打开,也是复制的黑胶碟的原样(只是内圈颜色不一样)。


这张专辑收录的是整部电影的所有主题曲和插曲,所以可以和电影的故事一起来做拉片。


电影一开头就出片名。


然后马上是苏明明扮演的修女,骑着摩托车飞奔出场,去山下火车站接台北来的陆老师,镜头运用非常干脆利落,这个时候,《戒酒歌》随着孩子们的歌声登场


苏明明骑着摩托车唱“依呀那嘿荷依呀嘿”,配的是杨芳仪的演唱。


片头职员表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策划之一是段钟沂


段钟沂先生(二毛),当时已经和弟弟段钟潭(三毛)一起创办了滚石有声出版社(滚石唱片前身)。《老师,斯卡也答》的复刻版CD的出品人,就是滚石总经理段钟潭(滚石后来收购了新格所有的歌曲版权)。


而段钟沂现在是滚石董事长,滚石现在活得挺好的,他家把多年来的版权活用起来,都可以天荒地老。


陆老师第一天上课,学生们唱起修女教的《欢迎歌》


唱着唱着,速度加快,歌词就变了,陆老师和修女都面露尴尬。


直到最后调子变回来,才发现是学生们给陆老师的“下马威”,让她感觉到,这些熊孩子可不好带啊。


原来是大胡子乡村医生范怀仁搞的鬼。


扮演范怀仁的演员叫丁汉,1970年代中后期在邵氏演武打片,这部《老师,斯卡也答》是能查到他的最后的作品,之后就消失了。


《欢迎歌》的作词是林嘉祥,作曲是陈小霞,那个时候她刚刚为刘文正写了自己的第一首作曲作品《春夏秋冬》没多久,还是一位新创作人。之后她有多厉害呢,那得另起一篇来细述了。


因为见识到了山乡太多阴暗面,特别是对范医生的误会,小陆老师在灯下给老妈写信,控诉这里是个“坏”地方,这个时候主题曲《老师,斯卡也答》的主题曲用吉它弹了出来,这个主题曲贯穿了整部电影。


修女在学校,会担负起音乐老师的职责,于是她会教大家唱《ㄅㄆㄇ》歌,ㄅㄆㄇ其实是1918年颁行的一个版本的汉语注音字母,至今台湾地区依然在使用,修女用这样音乐教育的方式,让大家认识注音字母,很像《音乐之声》的《哆来咪》嘛。


但好景不长,修女要被调走了,《老师,斯卡也答》的歌声第一次响起,很悲凉。“斯卡也答”是音译,其实要连起来读,可以念作“萨也答”。


《老师,斯卡也答》的作曲陈云山并不是流行音乐圈的,他是一位传统的中国音乐作曲家,出版过很多张国乐专辑,他为民歌手黄大城写的《今山古道》,是黄大城的代表作,也是包括费玉清在内的众多歌手热爱翻唱的中国风歌曲。


学生们挽留修女一段,由主题曲变奏的庞大弦乐扑面而来,变成了全片的感情高点。


苏明明的确是难得的符合国人审美的美女,经得起极近的大特写。


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有一段剧情过场的歌曲,叫《歌声满行囊》,这才是这部电影插曲里最最有名的一首歌,其实也预示着,小陆老师即将背上行囊,装满山乡的歌声,离开了。


《歌声满行囊》由新格合唱团和杨芳仪共同演唱,整张唱片的和声和合唱,都是新格合唱团和松江儿童合唱团是完成的。

《歌声满行囊》的意境,和大陆传唱度极高的《歌声与微笑》很像。有意思的是,这本来这是一首欢快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却成为1982年9月“台视”开播的相亲节目《我爱红娘》的主题曲,《我爱红娘》是华语电视史上相亲节目的开端,相当受欢迎,1993年才停播,《歌声满行囊》成为几代台湾观众都能哼唱的歌曲。


著名的北京天使合唱团《浮云游子》专辑有一个很有名的《歌声满行囊》的版本,这张在台湾风潮唱片出版的童声合唱专辑,选取的全是台湾民歌时代的经典,演唱和录音都堪称上品。

回到电影,在朝夕相处中,陆老师和范医生产生了感情,宋存寿果然是大师,爱情戏拍得隐隐约约,却又留有伏笔,舒适自然。


影片结尾,陆老师接到山下学校的聘书,要回台北了。


悠缓的笛子前奏响起,《老师,斯卡也答》的主题曲贯穿着感伤的告别场景


《老师,斯卡也答》整张专辑的编曲,是经典作品无数的编曲大师陈志远先生,他已于2011年去世。

当年陈志远追思会的现场陈列了他的部分作品,其中就有《老师,斯卡也答》。


而杨芳仪不仅是一位民歌手,还听得出受到过良好的西洋歌曲发声训练,唱到恢弘的高音部分,也有着齐豫、王海玲等女民歌手的味道。


可惜,和绝大部分民歌手一样,杨芳仪并没有成为一位职业歌手。她后来结婚退出歌坛,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位在七岁时得了红斑狼疮,医生说只能活到16岁。但杨芳仪用强大的母爱照顾女儿,最后女儿不仅活过16岁,还享受了正常人的生活。


杨芳仪住在美国新泽西,近年来也时常回台湾参加民歌活动和慈善的演出。


2006年,民歌30年时,民歌嘉年华- 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她和徐晓菁唱了《秋蝉》


民歌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会,她们唱了《秋蝉》和陈云山写的《听泉》,“吉他诗人”董运昌为她们伴奏。



女子二重唱民歌手们还组成过一个“七小福”的非正式团体,包括杨芳仪+徐晓菁,阎宗玉(大南方)+林明桦(小南方),许淑绢+林佳蓉,以及邰肇玫,本来应该有和邰肇玫搭档的施碧梧的,但施碧梧2011年去世了。

下图,七小福演出中,杨芳仪在最左。

2020年的民歌45,人在新泽西的杨芳仪没能前来,七小福剩下六小福。

而2025年民歌50演唱会,杨芳仪和徐晓菁都不会参加,让人觉得好遗憾啊,不过第三天的歌单里有她们的《秋蝉》,最后一首歌《就要挥别》也是她们的歌呢,就是不知道谁来唱了。

《老师,斯卡也答》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是一部描写师生情的校园电影,在擅长关注社会议题的宋存寿导演和两位当时年轻的编剧手里,这部电影反应了相当多的当时台湾的社会风貌。

比如当时山地的酗酒问题(尤其是青少年酗酒),曾是影响台湾多年的老大难社会问题。


以及酗酒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家暴。这位演家暴男的演员直接找的高山族演员,撞脸张震岳啊。


还触及到酗酒的根源,山乡杂货店奸商老板贪得无厌“迷醉”乡亲。近40年过去了,这些杂货店大都不在了,取而代之是乡乡都有的711。


还有当年的未成年少女辍学问题和女童教育问题,比如背着弟弟上学的古萍萍。


更深挖的,还有反映山乡少女到山下城市的出路,以及很尖锐的风尘陪酒女问题,并触及到当年全岛流动的那种“歌舞团”和工地秀的现象。


山乡信息闭塞,会被草台班子的艳俗工地秀吸引去买假药。


艳俗工地秀土嗨音乐用的是ABBA的《Gimme,Gimme Gimme》,1981年由高凌风在台湾翻唱成《恼人的秋风》。


电影中还有纵横台湾30多年的长寿真人秀五灯奖的段落,多年后山乡的卑南女孩张惠妹就是从五灯奖走出的。



要不怎么说宋存寿是大师级导演呢,在他最后一部电影中,留下了堪称研究那段历史的佐证影像。


让我们唱一首祝福的歌,献给各位老师们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画台湾】联络邮箱:

771539504@qq.com



(END)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文艺连萌成员


本期编辑:黄豆豆  落山风

映画台湾
本帐号旨在介绍台湾电影史、台湾电影现状、台湾导演研究以及台湾经典影片个案赏析及其他台湾电影相关内容,宣传、研究台湾电影,书写一本民间的台湾电影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