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影视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有哪些新变化与新趋势

体娱   2024-11-05 22:30   四川  




近年来,以IM两岸青年影展为代表的短片电影节展在数量上的日趋增多与在质量上的日渐成熟,在人才培育、艺术品格、文化生态等维度成为推动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与生态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短片电影节展的勃兴,既有新时期影视艺术对于青年力量的召唤和期待,也有影视教育对于影视行业陈规的突破和超越;既有“文旅融合发展”“谱写新时代社会建设美好篇章”的政策背景,也有维护电影工业体系完整性和多元性的使命感。

第4届IM两岸影视教育及产业圆桌会议由福建省电影局指导,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海峡卫视、东南卫视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宣传与影视发展部共同承办,汇聚了两岸最具代表性的高校影视教育者与产业前沿创作者。围绕新学科目录背景下影视教育的变革、高校人才培养与华语影视产业的接轨、以及短片电影节展与高校教育的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影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新思路,助力两岸影视人才的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

同时,作为IM两岸青年影展的举办地,平潭将进一步借助两岸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智慧,推动“有组织的产教融合”,提升影视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影视专业招生改革

嘉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星

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钟军

主持人:作为执掌17年的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指导委员会主任以及艺术教育专家,想就高校影视教育情况向您请教以下问题:
1、您能介绍一下目前开设戏剧影视本科专业的大体情况吗?
2、从今年开始,影视类专业高考取消艺考,只以文化课录取,您可以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吗?
3、面对如今的市场环境,您觉得影视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影视行业发展?


周星:
第一问题就是中国大陆的影视教育格局。近十年以来,影视这个学科的专业变化非常明显。从学术研究的C刊发表量来说,据统计,影视和戏剧专业已经超越音乐和美术成为C刊发表数量最多的学科。另外,从学科专业角度来谈的话,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属于影视和戏剧类院校,一个学校可能有十一二个专业,是5 大艺术的门类里数量最多的专业。随着互联网加入之后,新闻传播等方面的学科也逐渐纳入大类,这个规模只增不减,意味着在中国大陆的艺术教育学科中戏剧影视占据了显学的位置。

第二个问题的话,教育部10年前制定的政策是以文化课分数的高低来录取,国家认为影视这么庞大的招生规模就应该以学生的知识与文化为基准。那么也就涉及第三个问题,影视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全部的中国大陆院校专业,尤其以艺术类为主非常庞大。六七年前艺术类最鼎盛的时候,每年报名高考上大学的学生里面有15% -16% 报名的人是艺术类的人,其中很大比例是影视表演等,整个录取比例中1/ 10 是艺术人才。因此国家会有理由认为在需要务实的工程师年代时,艺术的人才和整个专业都要去调整,想要出成果就需要考虑文化素养、知识构成等社会阅历。




新学科目录下的影视人才培养方向

嘉宾: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

主持人
作为戏剧与影视研究生教指委主任以及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想请您谈一下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向。
1、新一轮国务院学科目录调整之后,戏剧与影视成为一级学科,从之前的学术型研究转向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不仅有专硕,现在还有了戏剧与影视专博,这次变动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您如何看待目前的影视创作考博热潮?


王海洲
关于学科目录调整这个问题,其实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一个时代最重要的是要看文艺的发展,要看作品。没有优秀的作品都是表面功夫,对于文艺来讲,创作是根本,之后艺术创作各个领域其实都在调整。对能够代表时代的优质作品的需求、对大师的需求合在一起就是艺术教育,导致学科目录调整之后是六专一学,即原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由5个合并为艺术学,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6个,即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并升级至博士层次。这不仅提高了学位层次,而且也有数量上的增加,但是学术学博这一块就不会再多增量了,之后学术力量都会投入到专硕和专博的培养上去,顺应国家往实践人才培养的趋势。

在考博趋势这方面,首批艺术专业博士还是需要稳妥推行高质量、高标准,因为实践人才的作品是需要接受检验的。刚起步专业的标准还是要定得高一点,能够朝着多元人才、艺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来培养。在今年的林更新、靳东考博成为热门议题之后,相信应该会有更多一线的导演、演员逐步加入考博热潮中来。



上戏的影视人才培养创新经验


嘉宾:上海戏剧学院副校长聂伟

主持人
上海戏剧学院在戏剧、电视剧、电影等方面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想请您谈谈上戏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经验。


聂伟
从现在整体的大环境来讲,人工智能,特别是数字智能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它不仅是日常生活,可能它已经使我们很多关于电影的创制、电影的消费和人工智能和数据智能结合在一起,尤其也对我们行业生态和教学有冲击。黄建新导演在今年国庆节期间,邀请我到他的片场去,并向我介绍了一个能够进行场景应用的制片流程,已经在他的影片制定里面出现,并且他也很自豪地告诉我说他们对于流程的控制已经越来越规范化。

目前问题是我们还是缺少懂算法、懂数据挖掘,同时又了解艺术创始的复合型的人才集群。关于这一点,上戏也在做一些尝试。一是在做实验室。2004 年我们做了数字基础的演绎展示实验室,2014 年我们也做了虚拟环境下的能力创造,实验室开始向虚拟制作迈进。到 2024 年,我们做 AIGC演绎的实验平台,这三个平台它们之间不是一个互相取代的,而是一个相互升级的过程。我们现在不仅从教育部找资源,从科委找资源,从文旅部找资源,我们尽量向这个大场景里面去使用。

二是我们最近也在一直在推进,希望开辟一个未来电影局的赛道。因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我们的具体业态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创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也需要考虑怎么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继续推进。第三个是我们要做学科的协同。相对来说,电影学院是上戏比较年轻的学科,但是这并不妨碍在整个影视的综合学科里面有其他的来自于导演系、表演系、舞美系的学生,他们的优秀的毕业生和优秀的师资支撑我们电影学科的发展。我们希望打通我们的舞美、导演、表演,包括我们的戏文,来形成一个协同。



台艺大的影视教育模式及人才培养路径

嘉宾:台湾艺术大学电影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丁祈方

主持人
IM青年影展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台艺大很多作品,整体来说,质量都非常高,尤其是技术层面都非常成熟。其中第一届最高奖的作品《带妈妈出去玩》就是出自于贵校。我们都很好奇,也很想请教:
1.台艺大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是怎么做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包括本科、研究所两个层级的招生人数、课程设置、毕业要求?
2、台艺大是台湾地区影视人才的摇篮,曾培养了侯孝贤、李安等国际名导,也包括像程伟豪这样的新兴力量。您能谈谈目前台湾地区的影视人才从学校毕业之后,如果要进入到台湾地区的行业中,并获得成功,大概要经过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吗?


丁祈方
台湾艺术大学戏影专业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四大指引方针:自由的学风、人文的传承、国际视野以及创新思维。在大学部(本科)层面,课程设计围绕这四大方针,强调影片鉴赏与分析、人文素养积淀、制片行销能量、实物创作与新技术运用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还鼓励学生发展个人专长,如导演、编剧、摄影等,并强化毕业生职业发展,让做生在专业知识和产业界运用、沟通以及平衡能力上得到不断提升。

硕士班则聚焦于影视创作,课程方向包括电影美学素养、影片创作与影像论述、实物创作与技术、国际视野与制片,以及新媒体与社会科技等。毕业要求方面,大学部学生需在三年级升四年级时选择自己的毕业专长,分为创作类和论文类,其中创作类以名片制作为主,需要经过提案、审查、筹备、公映等过程。硕士班学生则需在毕业前提出自己的毕业创作计划,并完成两部影片入围或得奖,之后还需进行公映和创作论述,合格后方可毕业。

关于台湾地区影视行业,作品获奖和掌握好的题材模式是进入该行业的一种途径。同时,十年磨一剑的方式也很常见,即不断积累人脉和能量,等待机会发挥。随着相关单位和民间机构不断推出影视专案,学生也有更多机会通过参与专案磨练自己。学生时代的作品也可能被媒体平台购买或授权,为进入影视产业界打下基础。然而,导演事业的现状需要学生具备长时间关注和强大的耐力,一次的开花结果并不代表未来的顺畅或繁花。



北艺大的影视教育模式与台湾地区电影类型化

嘉宾: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孙松荣

主持人
北艺大作为台湾地区影视人才培养的另一摇篮,也想请孙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1、贵校影视相关科系的设置,以及本科、研究所两个层级的招生人数、课程设置、毕业要求?
2、柯汶利导演也毕业于北艺大,今天在华语市场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毕业作品就是即将在台湾地区公映的台版《默杀》。为什么一个学生的毕业作品可以做到这么成熟,众星云集,您觉得这是他个人的才华和能力,还是说北艺大这样的平台给予了他拍电影的技术和资源?


孙松荣
北艺大在影视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于2003年成立研究所,2010年才设立大学部。尽管如此,北艺大在电影创作和制片方面的教学一直备受瞩目。研究所每年招生人数较少,大约在6人左右,分为导演组、编剧组和电影研究三个小组。而大学部每年招生40人,其中10人专攻表演,其余30人则专注于创作,包括录音、编导、美术设计等专业。

进入到北艺大的大学部学生、本科学生都很清楚说他们是来学拍片的,所以无论他们上西方的、亚洲的、华语电影的、中国电影史的理论课程,都认为这些课程更多像营养补给一样,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拍片,凌晨半夜或者跟剧组去跟拍,或者他们很早就去跟外面的提案。所以我们其实很期待学生在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养成拍片的能力,毕业之后能够进入到业界去。但近年来也逐渐平衡了技术与人文、思想训练的比重。

毕业要求方面,大学部的学生在三年级暑假时必须提交剧本,经过老师甄选后,选中的剧本将被拍成短片。学生需要自行组织团队,包括导演、演员等,甚至邀请业界的专业技师和演员参与。就我个人观察而言,近年来学生制片成本越来越高,反映出台湾地区影视界产业化的趋势以及学生对接轨业界的焦虑感。

目前台湾地区电影越来越倾向于类型化,学生作品中实验性的精神较少见。新一代学生可能对蔡明亮等导演的传统电影风格感到挑战,因为电影科技的发展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快速表达所要强调的事情。同时,新导演要想站稳脚跟,还是需要通过类型电影作为立足点。以柯汶利导演为例,导演的才华和题材的选择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在当前众多影视作品充斥网络平台的背景下,观众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因此电影院必须提供超越家庭影院的观影体验,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基础教育中的影视课程普及与青少年艺术素养培养

嘉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晟姝

主持人:

北师大作为师范高校的领头羊,您也一直与周星老师等一起从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相关工作,您能介绍一下尤其是给台湾地区的老师们介绍目前影视进入大陆的中小学课标,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操作?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一变化的?


任晟姝
在整个影视教育的维度之上,我们不仅有向上的人才高端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领域其实也在做很多的试水。2022年中国大陆出台了全国基础教育的新课标,在艺术课程的框架设计上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本以音乐和美术为主的艺术教育,现在拓展为了包括戏剧、舞蹈和影视在内的五合一艺术课程体系。这种变化显示了影视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前沿和前瞻性思路。一方面,影视或视听已成为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媒介,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影视教育的综合性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科融合方式。

此外,国家也开始强调拔尖人才的培养,而艺术课程的改革为影视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前置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维度的影视教育人才的挖掘和课程的输入,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感兴趣的青少年在以他们的方式,用电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就我个人观察而言,很多中小学在校园微电影和影视剧本创作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超越了一些大一、二学生的能力。这背后离不开青少年对技术的热爱和对新媒体信息平台的熟悉程度,尤其是在新媒体更为广泛接触的背景下。另外,基础教育阶段的影视教育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明确自己是否对影视学习感兴趣、有天赋,甚至做出长远的职业规划。这也有助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为产业赋能。

那么基础教育阶段到底教什么?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开设,如如何拍微电影,与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融合等。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则要求在设计艺术课程时包含影视内容。在实践的部分,我们会带领初二、初三的同学在校园里面拿起最简单的,例如像手机、像卡片机这样的设备来去进行校园的拍摄。对很多同学来讲,在学校里面拿起相机拍摄这件事情还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继而影响很多同学可能会选择把影视教育作为终身的方向。



西南大学的影视创作实践与区域影视教育启示

嘉宾: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爽

主持人
作为西南地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贵校近些年在影视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拍摄了多部成熟的电影作品,并进入上海国际电影节及院线,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徐爽
西南大学作为中西部综合性大学,影视系并没有独立的电影学院,而是隶属于文学系。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南大学仍然有一些影视创作方面的出色表现。例如,2019年,由刘帆老师制作的电影《白云苍狗》入围了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并获得了一些奖项。今年,刘帆老师制作的第二部影片《岁岁平安》也引入了青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些单元,并有知名演员参与。此外,西南大学的毕业生王一通也创作了在全国引起轰动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与北师大、北电等上位圈的高校相比,西南大学在影视创作方面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属于后进生。

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学生们可能更注重实用性,会进入各个产业领域,包括从政、考公等实际意义上的工作。因此,在学生培养方面,西南大学还需要加强理念,学习东部的台湾地区以及福建省等地区的先进理念。



浙师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跨国影视教育经验

嘉宾: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乔宁

主持人
1、浙师大地处金华,与横店影视基地有着最亲密的地缘关系,想请问您们是如何与横店一起做产学研合作的?
2、您本硕博都在韩国学习,又有着在韩国从事过商业拍摄的经历。韩国有着非常自由、发达的商业电影创作环境,想请你谈谈目前中韩影视教育之间的差别,您又是如何把韩国的学习和创作经验运用于浙师大的学生教育当中的?


乔宁
浙师大位于浙中地区,具有地缘优势,因此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浙师大的影视教育方式主要分为四方面:一是与横店影视城的合作。浙师大与横店影视城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会在假期期间进行产学研究学习,了解横店的产业模式,并参与一些活动如剧本大赛和影视产业报告的制作。然而,由于横店主要涉及的是长篇或大片电影,学生参与的机会有限。二是与衢州微短剧基地的合作。鉴于短视频的兴起,浙师大与衢州微短剧基地合作,带领学生进行实习,并已有作品产出。三是与义乌直播行业的合作。义乌直播行业量大,需要专业人员,浙师大的本科和研究生在这一领域就业也表现良好。四是中非纪录片的拍摄。借助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专业背景,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和电影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和央视上。

浙师大与韩国釜山几所大学也有合作关系,我们邀请韩国业内的导演和剧组人员来校,手把手的进行单一场景的剧本创作以及电影的拍摄。我们的核心要求就是教MFA在讲好故事之前,首先要怎么用利用镜头把故事给讲清楚,并且你要知道你在哪个部门,适合什么样的职位的同时,才能找到相应的工作。



厦门大学与金鸡奖、IM影展的高校影视教育联动

嘉宾: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郑国庆

主持人
随着金鸡奖落户厦门之后,福建省尤其是厦门市近些年在影视产业、教育等方面急速发力,所以也请郑老师作为福建省高校代表,谈谈包括金鸡奖、IM青年影展等节展是如何影响了高校的影视教育的,高校又是如何与影视节展联动互融的?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郑国庆
我所在的电影学院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成立于2021年。这个学院的成立与金鸡奖落户厦门有着密切的关系。金鸡奖的落地使得厦门市政府和中国电影家协会希望厦门能有一所电影学院来对接这个重要的电影奖项,并培养产业所需的人才。像金鸡奖、IM青年影展等节展为高校提供了一个与产业对接的平台,使得学生们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到电影行业的实际操作和前沿趋势。同时,这些节展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厦大影视学院主要采取了学术研究与专业实践并重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加强学术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我们也非常注重专业实践,邀请了黄建新等著名导演和谢晓欣等业界专家来学院担任院长和副院长,并常驻厦门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学院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专硕和专博的培养模式,并计划在未来成立专博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既有学术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优秀电影人才。



导演谢飞对青年影人的建议与行业观察

嘉宾:导演谢飞

主持人
1、作为大前辈,您身兼创作者与电影教育家的双重身份,就您的观察,就目前的影视创作环境中,跟您当年比,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是更简单了还是更难了。
2、您被称为最敢讲真话的影评人,您在豆瓣等社交网络上也很活跃,一方面您在跟进年轻人的文化潮流,另一方面您也会坚守老知识分子的立场,您参加过很多影展包括IM两岸影展,所以想请您评价一下今天年轻创作者的整体水平。您比较看好哪几位年轻创作者?
3、现在短视频泛滥、微短剧流行,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短视频不仅重构了影视行业,也对观众思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您认为长此以往,对电影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谢飞
我曾多次前往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对两岸的教学情况较为熟悉。两边的影视发教育发展这一年还是特别快,特别是大陆。现在不仅是影视界,整个传媒领域都在经历着变革。传统影院过去在电影时代是独大的,但随着电视和网络的出现,尤其是高清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各种媒体形式开始合流。AI技术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因此,教育必须面对这一新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

北京电影学院在50年代建设时,借鉴了前苏联电影学院的模式,本科教育分得非常细,这导致学生在年轻时就被限制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内,难以转行。而欧美和台湾地区的本科教育则更注重综合培养,学生在头两年会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后两年再有所偏重选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我是从来觉得我们这个制作为主的研究生不要搞硕士。这两年北电新入校的硕士和博士 100 多人,多数之前都不是传媒专业。我在初中、高中,我 15 岁到 20 岁看了 400 部电影,我说这里头有 10 部电影都是搞电影人永远要看的,结果100 人里大概只有 20 人看过,像《战舰波将金》《小城之春》《雁南飞》都没看,让我很惊讶。所以我认为这是第一个看法,就是我们不要为博士而博士,为体制而体制。还是要实实在在的把我们制作教育搞好。

我很高兴听到北师大会启动影视制作中小学课堂,因为人类知识化以后,第一个任务是文字写作,即扫盲。而现在出现了第二个写作——视听写作,即利用画面和声音来表达自我、记录社会和人生,让学生从小就掌握视听写作的手段。我们应该普及这个,所以我这是很高兴,把这件事还可以继续做下去。

我觉得大陆的电影产业现在最重要的一个改革任务就是使传统影院电影迅速融入融媒体的大洪流中,不要只局限于影院,其实电视网络可以容纳更多的视听作品,这些作品也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收入。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们不要看不起系列剧或网络作品,以为到电影节得个奖就了不得了。因为长篇小说永远是民族叙事作品的代表作,而现在的系列剧或网络作品就相当于长篇小说在影视领域的延伸。

对于台湾地区的影视产业,随着网络的发展,奈飞等海外视频网站对台湾地区华语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影响到台湾地区本土影视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自主性。因为我去年刚去釜山,他们就谈到由于韩国人口少,很难有一个很普及的网站。其实我们没有让奈飞有机会,因为还有爱奇艺这些民营的网络,但现在他们也在自己博弈,这也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分析,所以我们也需要思考未来融媒体的洪流如何影响经济各方面发展。



导演魏德圣对台湾地区电影市场变化的观察

嘉宾:导演魏德圣

主持人
1、魏导见证了台湾地区电影三十年起伏沉落,请您谈谈目前的台湾地区电影市场容量,年轻导演要走到您这一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2、我们知道,这个月18号魏导的新片《816》会在大陆公映,那作为一个拍长篇的导演的话,你们面对台湾地区现在的这个网络环境,或者说影视行业的这个情况,您是什么样的一个看法?


魏德圣
台湾地区电影目前面临的是网络平台冲击和疫情带来的双重危机。网络平台崛起和疫情导致观众习惯改变,电影院仪式感被取代,大家更习惯在家看剧。台湾地区的网络平台主要由海外公司控制,决定影片价值,导致影视作品越来越迎合海外平台口味,失去本土叙事特色。韩剧等海外内容受欢迎,台湾地区影视作品被购买量减少,价格压低,产量下降,市场萎缩。

网络时代影评人专业度下降,观众感想主导舆论,好东西可能被贬低,劣质作品可能被捧高。台湾地区电影市场及全球电影在台湾地区的市场都在下滑。尽管成本高、风险大,但我认为在最坏的时代也可能出现逆转机会,期待影视产业能再次爆发。




两岸影视发展合作前景

嘉宾: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

主持人
作为台湾地区的知名导演和编制,您现在也在大陆这边工作教学。您觉得目前年轻的学生们想进入到这个市场的话,有什么样的一些建议呢?


徐小明
我在台湾地区学习并工作后,认为那里的电影人经验四海皆准,特别是电影作为协作艺术的观念。90年代,我因电影节与大陆电影人相遇,逐渐建立深厚友谊。后来,我开始频繁访问中国大陆,除了探亲,还与导演如王小帅、娄烨、贾樟柯等结识,共同筹措资金合作项目。在北京常驻期间,我深刻感受到电影是讲究协作的艺术,需要挖掘合作伙伴的独特才华。随着2005年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北京电影圈迎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我选择保持距离,以研究性旁观者的身份,为朋友和项目提供建议。我认为,电影管理需要好莱坞式的理性和数据管理,而我们的电影人常常感性决策。

作为长期在中国大陆工作的电影人,我一直有一种浪漫的想法:大陆可以发展完整的电影工业,而台湾地区则可以专注实验电影。台湾地区的政策扶持和国际基金对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大胆实验,这些经验如果成功,可为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提供养分。两岸电影若能形成这样的互补关系,华语电影的发展将指日可待。


本文由IM两岸青年影展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画台湾】联络邮箱:

771539504@qq.com



(END)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文艺连萌成员


本期编辑:黄豆豆 落山风



映画台湾
本帐号旨在介绍台湾电影史、台湾电影现状、台湾导演研究以及台湾经典影片个案赏析及其他台湾电影相关内容,宣传、研究台湾电影,书写一本民间的台湾电影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