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机关创建】会昌县司法局:“133”模式打造“红蓝绿”三色司法党建品牌

文摘   2024-07-31 19:23   江西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深化模范机关打造和“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推动全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先进单位示范引领作用,会昌组工微讯现开设“模范机关创建”宣传专栏,陆续刊发全县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供全县机关单位交流学习。



近年来,会昌县司法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凝心铸魂树牢红色基因、瞄定融湾特征引入蓝色理念、扎根客家传统文化汲取绿色养分三个主题,积极探索推行“133”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打造“红蓝绿”三色机关党建品牌,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获评年度全面依法治市优秀单位,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综合第一方阵,2023年6次荣登县“红榜”表扬,获2023年度全县综合考核第一等次、领导班子考核优秀等次。在全市率先启动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于全省率先推行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标准化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近三年荣获国家、省、市、县各级集体荣誉40余项。


聚焦凝心铸魂一个核心,

夯实“忠诚红”思想根基,培树司法铁军

会昌司法局牢记政治机关“红色”属性,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司法行政铁军。

一是强化示范引领。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中心组示范带头学+周例会及时跟进学+主题党日交流互动学+月例会重点巩固学+线上线下日常主动学”五学机制,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展示党员风采,形成先锋示范。实行周重点、月计划、年目标“三张任务清单”,完善“1+3+N”考核体系,不断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二是深化理想教育。举办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政治轮训班,推行会前学法、每月法治讲堂和业务培训制度,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和派驻基层司法所工作机制,每月组织开展“岚山读书”学习交流,推进“书香机关”建设。将党史教育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举办“汲取榜样力量·争当时代先锋”主题演讲比赛、“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组织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 130 周年诗词吟唱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点亮司法行政干警理想信念“长明灯”。

三是传承红色基因。用活身边的“红教材”,组织党员干部前往清溪第一党支部、粤赣省委旧址、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等县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沉浸式学习体悟中加深理解认识。同时,开展红色法治文化挖掘整理,打造红色法治文化阵地,传承宣传红色法治文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瞄定融湾标准三个步骤,

引入“湾区蓝”先进理念,打造一流服务

会昌县司法局坚持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蓝色”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湾区理念、湾区思维打造一流公共法律服务,努力开创司法行政事业新局面。

一是凝聚融湾思想共识。以“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为目标,组织开展“大湾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大调研活动,组织调研成果交流、评比,引导广大干警树牢湾区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激活创新思维,提升服务理念,努力以法治新成效为会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搭建融湾交流平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邀请湾区律所来会昌调研指导,前往湾区律所、司法局考察学习,与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探索建立沟通对接、合作共建机制,搭建交流学习平台,选派年轻干部到深圳市司法局交流学习,借助湾区先进理念、先进资源,推进干部队伍更新思维理念、提升素质本领、增强服务意识。

三是践行融湾服务理念。对标湾区标准,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片真心办事、一句好话相送“五个一”工作法,用心用情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推行法律咨询便民活动、法律援助端口前移、行政复议受理权限下放、公证减证便民措施、“家门口”远程会见等5项惠民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组建“送法”宣传队和“服务”工作组,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和上门服务,推动法治宣传润物无声。全面推进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经验做法在全市、全省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司法行政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持续进位,2023年进入全省前30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荣获江西省“法治为民好榜样集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着眼客家文化三个维度,

汲取“屏障绿”精神养分,守护万家灯火

会昌县司法局扎根客家文化土壤,汲取“绿色”养分,助力构筑起护航经济发展的法治屏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和谐屏障、营造干部队伍风清气正的清廉屏障。

一是挖掘客家文化法治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周田镇上营村、西江镇饼丘村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因地制宜打造主题法治文化阵地,建成宪法主题公园、民法典主题公园等5个法治文化公园,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我县城区法治文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会昌县风景独好园被命名为“第五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二是挖掘客家文化和谐因子。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客家“和贵、规矩、向善、崇法”等元素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引入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打造“独好”“老兵”“盐(言)之有理”等调解品牌。我县创建“独好”品牌调解室被刊登在“赣州政法”微信公众号新时代“枫桥经验”赣州实践“寻乌模式”专栏。组建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干警、乡村干部等组成的“客家调解员”队伍,推行“客家矛盾客家调”。持续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大走访活动,并将客家家训引入矛盾纠纷化解各个环节,做到客家文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2023年,会昌县司法局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协会授予“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是挖掘客家文化勤廉元素。以创建勤廉司法行政机关为契机,将客家文化的勤廉元素融入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客家勤廉文化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警遵规守纪崇法,形成干部队伍勤勉干事、清正廉洁的良好风尚,进一步筑牢廉政防线。强化廉政警示教育,扎实开展“提素质、改作风”专项行动,压实干部日常监管,因地制宜打造勤廉文化阵地,被评为2023年度全县打造模范机关、勤廉机关先进单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供稿:县司法局

推荐阅读
▶   洞头乡:党建引领“小网格” 撬动乡村“大治理”
▶ 【组工榜样】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高爱红
▶ 【新时代赣鄱先锋】“群众身边好党员”— 黄永生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 (第一期)

总编:刘冬萍   责编:李岚  编辑:陈菁





会昌组工微讯
传播党建理论、反映工作动态、展示组工成果、推进党务公开、提供党员资讯、服务基层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