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为激励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充分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的干事创业风采和良好精神风貌,会昌组工微讯现开设【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专栏,记录宣传他们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群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奋斗故事,以此激励更多党员干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本条展播会昌县人武部驻晓龙乡上保村第一书记邓大海的优秀事迹。
邓大海,1999年12月退役后在会昌县人武部工作,2022年2月担任县人武部驻晓龙乡上保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以来,他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做到退伍不褪色,推动上保村出现喜人变化。其本人获评2024年度市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
忠于职守,走访调研知民意
2022年2月邓大海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上保村是典型的偏远山区乡镇村落。邓大海在他日记中写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到晓龙乡上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就应该将全部精力洒在这个神圣岗位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带着这样的信仰,面对上保村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这项重大工作,为尽快熟悉村情民意,邓大海坚持吃住在村,利用中午和晚上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深入脱贫户、“三类人群”和农户家中,与群众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所思所想所盼。不到两三个月时间,他就与当地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见到邓大海都会热情地叫一声“邓书记”。
党建引领,文明实践聚民心
了解村情民意后,邓大海认为脱贫后,还有些村民的思想上并未实现真正的脱贫,有些人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一些不文明现象仍然存在。他着力从抓好乡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入手,将上保村老村委会改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合理布局了孝老食堂、农家书屋、积分超市、活动室、协商议事室等场所,每月举办孝老敬老活动,为留守儿童在周末开展亲情连线、周末课堂等活动;每季度召集相关村民召开协商议事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同时,精心打造国防教育室,体现了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邓大海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宣传党的好政策,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心系群众,乡村建设惠民生
上保村连丰小组至桂林村新胜小组有一小段狭窄道路存在安全隐患,邓大海了解情况后积极动员爱心人士捐款一万元,协调多方筹集近3万元资金对道路进行拓宽。邓大海不仅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建光伏发电245kw项目,还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村里自筹资金推动开通上保至桂林河排公路、新建山塘一座、建设高标准农田240余亩,对大坪脑、围上小组进行环境整治,全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产业兴旺,因地制宜富民路
此外,邓大海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户长会议,鼓励全体村民大力发展水稻、烟叶、红薯、脐橙、生猪、油茶等产业,组织全村种植早中晚稻890余亩、脐橙300余亩、红薯285余亩,烟叶种植150余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发展在全乡名列前茅。
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邓大海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为上保村乡村振兴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换来了乡风文明大有好转、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变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和点赞。
总编:刘源 审核:谢镇江 编辑:陈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