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第一书记易亮:以石化之光,燃乡村振兴之火

文摘   2025-01-21 17:30   江西  

编者按: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为激励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充分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在基层一线的干事创业风采和良好精神风貌,会昌组工微讯现开设【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专栏,记录宣传他们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群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奋斗故事,以此激励更多党员干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本条展播中国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驻珠兰乡祠堂下村第一书记易亮的优秀事迹。




“驻村工作,有喜有忧……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纵使走向最后一公里,仍有挑战和困难,我依然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向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中国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派驻珠兰乡祠堂下村第一书记易亮在驻村工作日记上写下的一段话,字里行间满是坚毅与执着。


情系教育,守护乡村未来之星



在挨家挨户走访过程中,易亮经常听到村民满脸愁容的诉苦:“孩子学习不好,怕是考不上高中了,如果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太不让人放心了。”每当这时,他总是默默将这些学生的情况记在心里。他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因此他借助先前在江西石油技工学校工作的经历,与学校和有关部门多次沟通协调,2024年成功帮助10名珠兰籍学生入学,累计为江西石油技工学校输送99名会昌籍学生。此外,易亮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全力推动童心港湾建设。他先后邀请兄弟单位开展共建活动9次,协助举办江西石油公众开放日活动,主动组织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等主题活动63次,用关爱和温暖,在留守儿童的心中点亮了一盏灯。

精准帮扶,点亮脱贫希望之光




“只有入百家门、知百家情,帮百家忙、解百家愁才能真正了解基层,解决问题。”易亮始终坚守这一信条。每一次踏上入户走访的小路,他都怀揣着满满的热忱与真心。他刚到村里时就深入每一户贫困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致贫原因,每一个数字、每一种病症,他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并和村民一起探讨解决办法。他还主动为他们量身定制帮扶方案,通过产业扶持、就业推荐、政策兜底等方式,成功帮助2户新增监测户争取到10万元防返贫保险、大病医疗补助及医保补贴等,累计减少家庭支出3.5万元。


依托平台,拓宽助农增收之路




“会昌的特色农产品品质绝佳,一定得借助大平台、好资源,把它们送到更多人眼前。”易亮认为要帮村民增收,首先要打开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此,他一方面主动多次争取上级支持,成功促成江西易捷公司与珠兰乡龙头企业永记果业合作,在全省1276座加油站上架销售贝贝小南瓜、桔柚、脐橙、酸枣糕、红薯干、豆干、啃老鸭等会昌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邀请专业团队设计特色包装,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组织企业参加江西石油脐橙节、助农特色商品展销会等多场活动,累计销售36万元。


壮大经济,激活乡村发展之源




“我们来驻村,最主要的就是要驻心,就是要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易亮不仅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导向,灵活调整农机合作社项目合作机制,实现业务覆盖全乡,全年创收25.89万元,还根据调研实际,向上争取55万元建设狮头鹅养殖项目,采用“村集体共同投资+参股养殖+村干部带头+村民参与”的模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真正参与产业发展,推动狮头鹅养殖项目成为该村的致富新路子。

在祠堂下村的乡村振兴征程中,易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承“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工作理念,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希望与活力,助力祠堂下村不断向好向前发展。



推荐阅读
▶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第一书记何允祥:脱贫攻坚乐奉献  乡村振兴谱新篇
▶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第一书记李春润:心中有“数”  才能手中有“术”
▶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第一书记钟明清:用心用情为乡村振兴赋能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展】第一书记陆金平:用“心”驻村  用“行”帮扶

总编:刘源   审核:谢镇江   编辑:陈菁





会昌组工微讯
传播党建理论、反映工作动态、展示组工成果、推进党务公开、提供党员资讯、服务基层群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