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以“智驭蓝天·共创未来”为主题的西安市碑林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创新大会在西安创新设计中心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高校代表、科技企业和服务机构代表纷纷为低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推动碑林区未来产业聚集区建设“乘势而飞”。
这是碑林区发展低空经济、推动未来产业聚集区建设的一次生动展示。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超33%,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5万亿元。
“碑林区拥有人才优势、科研和产业优势及营商环境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得天独厚。”11月11日,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主任林原介绍,碑林区辖区聚集了高校17所、各类科研机构131家,拥有各类科研人员6万余名。其中,西北工业大学以“总师育人文化”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西安交通大学探索出“校招共用”人才引育新机制,让科技人才的天地更加广阔。
“碑林区辖区内还拥有无人飞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无人机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碑林区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组建基金矩阵,全面服务保障低空经济发展。”林原介绍。
今年以来,碑林区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在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西工大—西安光机所”核心示范段,通过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孵化低空航空器设计研发、核心系统、组件制造、关键材料、行业应用等领域的创新企业,探索无人机标准制定、“专利池”建设与运用,并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发园区协作,加快低空经济创新产业集聚。
在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看来,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产业基础和场景应用,要想发展低空经济,就要先让无人机飞起来、用起来、动起来。“低空经济就是85%的无人机加15%的有人机在真高1000米以下,特殊的情况可以延伸到3000米空域中,所产生的集聚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目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还将与多个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杨金才建议,“碑林区可以在文旅融合、文物古迹安全巡查、校园无人机物流配送等领域开辟应用场景。”
作为“碑林区人民政府引聘智库”专家,杨金才将在产业规划、科研、标准化方面为碑林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支撑。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周洲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是根本,技术是支撑,政策是保障,安全是底线。“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角之一。发展无人机产业,需要结合无人机的最新技术细化规则,要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指导设计、制造、运营全过程的适航准则。”周洲表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低空经济产业,为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西安猎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该企业落户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深耕无人机领域。截至目前,该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外观专利等4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碑林区为我们这样的科技企业搭建了一个高效的资源平台。”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晓青介绍,落地碑林区以来,猎隼科技已转化高校科技成果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