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日报2.6

教育   2025-02-06 19:46   北京  

国内
(一)全国
1. 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研发中心项目1号测试场通过测试验证


2. 井眼清洁与井壁稳定性监测系统在西北工区首次应用


(二)地方

1. 浙江宁波户用光伏取消市级补贴!

2. 上海市2025年陆上风电、光伏开发建设方案启动申报!

国际

1. 欧盟考虑恢复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进口以促进乌克兰和平谈判

2. IEA将在巴黎举办第20届能源效率政策培训周


观点
魏青山:在强化绿证制度建设、加快培育绿证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魏青山认为我国绿证事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绿证引领绿色电力消费恰逢其时。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绿证核发政策体系。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有关要求,编制《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细化职责分工、账户管理、绿证核发、划转、核销、监管及争议处理、信息管理等内容,规范绿证核发及相关管理,依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实施细则》近期将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积极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加快推动绿证核销机制落地落实,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标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形成覆盖绿证核发、交易、认证、核销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充分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可追溯、防篡改的绿证监管体系。
三是推动绿证与碳政策衔接。强化绿证在消纳责任权重核算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将消纳责任压实分解到重点用能单位。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做好跨省交易绿证核算,推动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管理。建立健全绿证与CCER市场衔接机制,目前我局已与生态环境部实现信息互通,后续将加快推进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系统(CCER)的信息互通共享。
四是提升我国绿证国际影响。大力推动我国绿证与有关国际组织、国家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衔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构和自愿组织。强化标准引领,鼓励我国企业和机构参与核发、计量、交易等各环节国际标准研究制定。积极参与碳边境调节机制研究,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制定,也希望相关企业和单位能够同我们一道,共同为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长阅读






国家能源局专业解读《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长阅读查看详情




本期责编:王亦姗
新媒体编辑:张涵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