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日报1.21

教育   2025-01-21 20:20   北京  

国内
(一)全国

1、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2、自然资源部印发《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移出管理工作要求》


(二)地方

1、广东绿色金融领域政策落地量居全国前列

2、北京农商银行:做首都绿色金融“碳”路者




国际


1、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

2、全球开启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


观点

刘元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关键点

在当前政策组合持续加力方面,应着重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市场关注的核心和深度治理的重要支柱。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宜过度关注赤字率,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广义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2025年和2026年广义财政支出的正增长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核心。因为,当收入端出现下滑和收缩时,仅以赤字率为核心来衡量政策的积极性并不准确。我们应从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出发,重新定义财政政策的“积极”内涵,这一内涵体现在广义财政支出的正增长之上,其增长速度应与名义GDP的目标增速(约5%)相匹配。

第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辅以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进行配合,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积极对于防止经济“低温症”、避免通缩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

第三,当前的逆风向因素将持续较长时间,所以,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必须具有跨年度的视野,最好能够以两年的时间跨度对各项指标进行系统安排,同时向市场释放更加积极和持续的政策信号。这有助于消除市场对政策稳定性的担忧,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第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落脚点不宜过度泛化,必须集中在基础性和根源性的问题之上,保持内需名义增长持续扩充的同时,必须聚焦于房地产的调整与治理之上。稳房地产是中国稳信心、稳预期和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超常规出台房地产救助政策和改革措施在宏观治理第二阶段十分关键。



长阅读






外资视角下的中国绿色债券基金投资机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长阅读查看详情





本期责编:周霖

新媒体编辑:张雅涵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