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刚:在体制与个性之间找到平衡,推动教育评价多元化|复旦金融投资课

教育   2024-11-08 18:19   上海  

2024年10月31日,广东教育协会国际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彭小刚走进“2024复旦金融投资课”,以“国际教育规划与教育产业机遇”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分享其在教育规划与商业项目评估方面的独特见解。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教育已成为提升个人竞争力和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国际教育的规划不仅关乎个人的学业选择,还涉及家庭的未来投资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如何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为孩子制定合适的教育规划?

教育商业项目的评估标准有哪些,如何应用于实际投资中?

在教育规划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共识?

如何平衡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孩子个性发展的空间?

想要了解更多详情,尽在“2024复旦金融投资课”!

后附课程精彩问答...

课程问答

彭小刚教授与徐佳捷主任对话

最近在许志远先生的《十三邀》节目中,林小英教授的观点引发热议。您认为是否有人喜欢或者认可当前的教育制度?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国家的需求所致?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我认为肯定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这个教育体制。那些能够在体制中成功的人自然会有好感,而一些没法适应的则抱有批评。当然,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现有的评价体系确实难免存在问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制,所以我理解国家的做法。

林教授提到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提供了一些解决方向。我的看法是,首先国家的评价体系应更加多元化,同时满足国家对人才需求,但目前的难题在于既选拔人才,又满足所有人需求。国家做了很多改进,比如提倡职业教育、高考综合评价等。这些措施表明国家希望在有限的资源下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资源有限,人口众多,问题解决难以一蹴而就。

我们呼吁多元评价,比如多次考核而非“一考定终身”,同时,家长也要保持好心态,家长的关注点应该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注重孩子的品格、品德和品性。这样,哪怕孩子在学业上不理想,也能凭借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家长与孩子配合,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


这次三中全会将教育改革作为重点,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您认为为何教育改革如此重要,国家希望解决哪些问题?可能有哪些政策出台?

教育改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时代在快速变化,国家的需求和目标也在转移。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必须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我认为,未来国家可能会更加注重理工类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中已经可以看到文理科招生比例的调整。这说明,国家的需求正在向理工科人才倾斜,未来会更加注重理工思维的培养。其次,我认为未来还会更加强调科技的普及,特别是在低龄阶段。国家可能会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让孩子们尽早接触这些知识。此外,为了促进创新性、原创性和基础性研究,国家可能会推动更多的国际合作,与友好且先进的国家开展合作,带动更多的中外合作项目。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家长可以关注这些新变化,以配合国家的改革方向。


10月20日,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还提出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内涵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您认为国家在通过教育来解决就业问题吗?

我觉得不能简单理解为用教育来解决就业问题,更确切地说,国家希望通过教育来缓解社会焦虑,让学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确实,随着知识的积累,学历一直在逐渐贬值,这是知识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我认为国家这样的举措是合理的,在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选择,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对于那些不适应现状的个体,国内外其实还有很多选择,可以寻找不同的途径来获得发展机会。总的来说,让学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缓解就业压力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案。


我们看到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的教育制度在培养“绵羊”,而家长应培养孩子的“狼性”特质。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文化本身比较内敛,而国内人多资源少,在这种条件下,教育往往更注重秩序和统一,这也容易导致一些孩子缺乏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时,需要注重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不一定叫“狼性”。我认为,“狼性”要有合理的界定,比如在竞争环境中保持进取,但不应该带有野蛮色彩。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积极进取精神,而不是狭义的“狼性”。根据情境的不同,孩子该是“狼”的时候要有竞争力,该是“羊”的时候要有合作精神。教育要引导孩子懂得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取得平衡,这才是真正的积极进取。


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您能为这个主题做个总结吗?

我认为,我们首先需要培养孩子在现有环境下的自我进取心,而不是一味依赖外界的改变来推动自我成长。其次,我们要客观看待现实,理解国家政策的局限性。作为个体,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和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不能只依赖国家的体制。此外,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存在一个完全完美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体制必然需要照顾大多数人。所以,我们需要一方面学会适应,一方面主动探索更多适合自身的资源。



课程咨询

COURSE CONSULTANTS


复旦国金课程项目

推荐阅读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唯一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