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东德女警,其座驾是一辆拉达1500型汽车
(本文由主编“毛豆123”修改后刊登至本号,欢迎热衷军史文化方面的爱好者赐稿~)
从“一支不可靠的警察队伍”说起
“人民警察”最早可以追溯至1945年6月。为恢复战前秩序,当时的苏联驻德军事当局(SVAG)先是批准成立“中央警察单位”,后于同年10月31日又组建了片区一级的警备单位。1946年,人民警察的总人数虽超过了22000人,但面临着训练不高、专业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其最初的流动率高达50%,严重影响着这支单位的稳定性。
1948年,人民警察总数增至65000人,但“政治不可靠”、“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次年,上级不得不从中剔除了10000余人,使部队中的“统一社会党”成员总数达到86%。确保了部队的“根红苗正”。
自1949年5月起,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成立前三个月,该部才被正式冠以“德国人民警察”(Deutsche Volkspolizei)的称号。
人民警察虽以执法工作为主,但根据其组织结构也可被视为准军事部队。成立伊始的人民警察装备了装甲运兵车及火炮,其成员也按照军事单位的要求训练。
▲东德人民警察警徽
▲旗帜
和传统的警察一样,人民警察在国内履行各种各样的常规职务,包括查户口、交通管理、刑事侦缉等等。警员的工作报告大多会被上交给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因此,“史塔西”在各个部门均安插了人员。
60年代起,7月1日被东德官方定为了人民警察日。人民警察的常规职务单位主要包括:
调查局、户口部门、交通警察、特殊警察、消防警察、铁路警察
▲1955年,德国新施特雷利茨(Neustrelitz)一次阅兵式上出镜的东德人民警察成员,均装备着二战时期的StG-44型突击步枪
▲东德人民警察下辖的交通警察单位
▲东德空警支队,配有苏式直升机用于执行多项任务
▲东德人民警察下辖的消防单位
▲刑事警察
人民警察的职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人民警察可以被视为是东德所有武装力量的核心部分。它是东德第一个国家机关,其他如“史塔西”、东德人民军都是在其基础上组建,且在机构、人员层面均以该部为“样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了东德庞大的安全机构的一部分。
在一般警务方面,人民警察会处理诸如盗窃、谋杀等一般人所理解的犯罪活动,但它同时也会履行边境保护、管理护照和户籍、交通管理、保护敏感区域和建筑等职责,每项职责都有专门部门执行。人民警察另一个关键部分是从1952年起引进的“基层警务”,每个东德公民都会有自己的片警(Abschnittsbevollmächtigte)。
在片区内,不管所属分支或专业,所有警务均由片警负责。东德全境设置了大约5000个片区,平均每个片区要管理4000名居民。1953年的“六一七”事件后,片区和片警的数量翻了将近一倍。片警的目的是建立同片区居民的紧密联系以履行常规警务职责,并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能让统一社会党影响社会。
警察的职能也会通过“工人阶级战斗队”(Kampfgruppen der Arbeiterklasse, KdA)、工厂等有组织的单位拓展到官方或民营组织中。
▲手持苏制PPSh-41型冲锋枪,在勃兰登堡门前站岗的“工人阶级战斗队”成员
▲检查任何“可疑车辆”,确保东德边境的安全同样也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之一
“六一七”事件后,人民警察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德国统一社会党和人民警察的领导层解释称东德安全部门的反应是一场灾难。警察局和法院大楼都受到了攻击,骚乱期间,人民警察的各部门实质上已陷于瘫痪,其一些人员甚至加入了抗议者的行列。统一社会党中央在1953年6月18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六一七事件期间,警员仅观察、撤退、允许被忽视或被接触武装的普遍现象必须加以制止。”人民警察的警员在对抗中的失败则是另一个严重问题。
为了应对警方应对不力的问题,“史塔西”、人民警察和东德人民军之间加强了协调。这三个组织都在统一社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东德国防委员会的控制下进行协同合作。不同机关之间糟糕的合作,被认为是本次事态升级的部分原因。因此作为回应,建立了更为有效的协调机制,以确保在一系列危急时刻(如布拉格危机、第三次柏林危机等)可以迅速消除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些机构之间的高效率与党和国家之间的紧密合作被认为是维持1953年到1989年期间的表面稳定的关键因素。
以下两段摘录的是东德人民警察的官方誓词:
我宣誓:永远忠于我的社会主义祖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其政府,
保守国家机密,严格遵守法律和指令。我将坚定不移地、认真地、诚实地、勇敢地、警惕地完成我的职责并遵守纪律。
我宣誓:我将毫无保留地、以我的生命保卫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和法律秩序;社会主义的财产,人民的权利以及个人的财产安全以防范罪行。
一旦我违背了这庄严的誓词,我将受到我们共和国法律的惩罚。
▲身挎AK-47突击步枪的一名东德人民警察
1953年,东柏林境内发生了“六一七事件”。在此次事件中,东德人民警察在镇压骚乱时显然力不从心,最后不得不靠驻德苏军才平息事态。事后为了能制止更多类似的骚乱事件,东德政府在全国各专区的警局内组织了一支由职业警察构成的警备警察中央部队(德语简称:ZKS)。1955年,这支部队更名为“人民警察机动队”(德语:Volkspolizei-Bereitschaft,简称:VPB)
1956年,东德人民军在驻营人民警察的基础上成立(驻营人民警察并未在东德人民军成立后解散,其一直存在到了两德统一)。同时在这一年也实行人民警察机动队的全面改制。其最高指挥权先被交给了史塔西,1957年再次返还给东德内务部麾下的人民警察总部。
人民警察机动队在成立之初依然保留有驻营警察部队的部分机制,因此它的职能范围不光是单纯应对镇暴任务,其还负责抓捕驻德苏军的逃兵,战时也能配合工人阶级战斗队等民兵单位执行武装巡逻任务,甚至能应付防卫作战行动。人民警察机动队的单位通常驻扎在兵营内,所有人员也保持军事化训练,装备方面甚至有RPG火箭筒和BTR装甲车。总的来说,其作用和地位同我国的武警部队差不多。
▲“六一七事件”中,开进东柏林的苏制T-34/85坦克
▲东德人民警察机动队徽标
▲勃兰登堡门前执勤的东德人民警察机动队,摄于“东欧剧变”期间
进入60年代,人民警察机动队已经扩展到了10个营的规模。1962年,东德人民军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人民警察机动队虽然保留了志愿兵役制,但由于规定加入人民警察机动队服役后可以免服兵役,因而,警察机动队报名的名额几乎年年排满,也算是变相确立了义务兵役制。到了70年代中旬,人民警察机动队扩展到21个单位,总兵力在1981年的全盛期达到了12000~15000多人。
在管理级别上,人民警察机动队的指挥权均由东德内政部掌握,最高总指挥由东德民警内政副部长担任。东德机动队的管理层级划分同我国武警的“统一管理,分级指挥”极其相似,除少数机动队由东德民警总部直接指挥之外,大部分单位都隶属国内的各专区警局。
80年代中后期,由于东德经济日渐萧条,加上新纳粹组织的发展壮大,东德境内示威骚乱事件层出不穷。对机动队员来说,同示威者进行身体上的摩擦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不过一般情况下,镇暴一般都是由普通警察和机动队员一并组成镇暴队进行的。
▲东德人民警察单位也会与“史塔西”密切合作,在逮捕任何可疑嫌犯的同时,会将有价值的对象移交对方审讯
人民警察机动队的作战编制如下:
指挥部与直属部队(含7个排级规模)——通讯排、工兵排、防化排、运输排、补给排、维修排,医疗队等
此外还包括:1个机械化连(配备BTR轮式装甲车)
3个摩托化连(配备卡车、吉普车)
1个支援连(配备迫击炮、火箭筒及小口径反坦克炮)
▲自BTR-40装甲车上一跃而下的人民警察,摄于1958年1月某次军演期间
1972年8月,西德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此事件除了让西德政府脸上无光外,也深深刺激了世界各国的安全部门。震惊之余,世界各国开始组建专业的小规模精锐部队用于反恐,英国的SAS、西德的GSG9、法国的GIGN几乎都是受此影响建立。而在铁幕另一侧的苏东阵营,为了保障1980年将在莫斯科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苏联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也签署了关于建立阿尔法部队的命令。
东德民警的高层自然也是受到了此事件的刺激。出于防范恐怖袭击的需要,加之国内各大城市的犯罪率节节攀升,使得其不得不考虑成立反恐单位来以防万一了。于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东德开始面向西欧国家与苏联的内务部展开了情报分析工作以打下基础。
在目睹西德相继成立GSG9(第九边防大队)和SEK(特别行动突击队)两大反恐单位后,东德于1973年中旬总算是匆匆凑齐了第一支拥有30名骨干警员的暂编反恐单位。起初,他们被用于保护南部城市莱比锡的安全,并参与了莱比锡博览会的安保工作。
▲毫不夸张地说,西德时期组建的第九边防大队完全是被恐袭“逼”出来的
▲某次反恐演习期间的第九勤务部队成员
1974年,东德内政部民警高层正式颁布“002/74号令”,宣布建立特殊反恐警察单位,主要处理恐怖活动与严重暴力犯罪,其正式番号为:“人民警察第九特别勤务连”(德文: Diensteinheit IX/9. Volkspolizei-Kompanie)。(下文中简称为“第九连”)
第九连的成员均是从人民警察各部门的志愿参选者或机动队的优秀标兵选拔而来的,候选人的年龄要求在25~39岁之间,此外必须是警校的毕业生,最后还得通过各种严苛的生理和心理测试才能正式入选。
很明显的是,第九连成立时还参考了GSG9的少许机制。都是一支小而精的队伍,情报互通由史塔西提供,在国内各地的大城市都驻守着一个秘密行动小组等等。一年后的1975年,第九连的人数就由最初的30人扩编到了111人。
目前,第九连已知的行动包括:
1979年5月18日,一名苏军士兵在开枪射杀他的指挥官后逃往边境,被东德军警包围在边境的一座别墅里,最后被第九连击毙。
1980年代初,两名武装匪徒闯入法兰克福的一栋摩天大楼,第九连负责前往处置;
1981年12月,第九连为出席莱比锡博览会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提供保卫工作;
1986年12月12日,一架图-134客机在柏林舍内菲尔德机场坠毁,第九连负责控场和警戒工作。
▲执行抓捕任务中的第九连成员
▲身着防弹背心的第九连官兵
▲日本漫画《间谍过家家》中,出现的第九连官兵形象。但在现实中,第九连以使用波制PM-63型冲锋枪、HK33突击步枪为主
1990年,两德统一后,人民警察与机动队被宣布停止存在。而第九连也有一部分队员在经过苛刻的政治审查以后,被转编到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及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SEK中继续执行反恐任务。
⬛“听不见的森下下士”,一个热衷于东德及前苏联时代军服研究的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