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圳巴士集团
公交便民早餐、宠物友好巴士
集体出圈后
……
1月22日晚间
央视再次将目光投向
深巴“蓝海豚”
CCTV-13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
以《越来越小的公交,如何越来越好》为题
报道深圳“蓝海豚巴士”、青岛“宝宝巴士”
深入阐释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在当下正在发生的时代变革
公交车越来越小的背后,也是各地通过车辆更新、运营模式调整等多项新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从而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绿色出行吸引力的一个缩影。
深圳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安托山车队队长戎文谨接受采访,介绍“蓝海豚”新能源车辆引进的目的、车辆功能、运营情况以及对城市交通格局的影响、未来打算等方面。
推进绿色出行和公交优先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2024年,深圳巴士集团抢抓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机遇,更新引进230辆新能源公交车。深圳巴士集团坚持品质化、差异化发展,在车辆更新方面,精选11米的车辆,开通“深中跨市公交”,助力跨越伶仃洋的“双向奔赴”;精选7米、8.7米等二种不同长度车辆,满足社区微循环、接驳地铁等公交营运多样化需求。值得一提的是,5.5米级纯电动公交车创造了深圳公交车辆“最小”纪录,穿梭在社区之间。
▲点击查看
它不仅有广大的通达性和超强的灵活性,更承载着将市民安全、快速送达目的地的使命,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可爱的“蓝海豚”。
如果你一抬头
就看到那可爱的"蓝海豚"
缓缓向你驶来
直接带你回到那个温暖的家
是不是感觉心情都明媚了起来?
据悉,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提出的促进公交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深度融合,深圳巴士集团以民生诉求为立足点,创新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内涵,陆续推出“小黄鱼”“蓝海豚”“宝宝巴士”等小微车型的接驳巴,实现先行示范区轨道和地面公交协同发展,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公交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点击查看
以2024年1月推出的“蓝海豚”小型公交巴士为例,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与社区工作站合作,深化社企共建,进一步缓解城中村内部交通拥堵问题,有效填补城中村内部公共交通空白。截至2024年12月底,“蓝海豚”小型公交巴士的13条公交线路,为福田保税区、白石龙村、固戍村等多个社区及园区提供“送您到门口”的接驳服务;为助力夜间抵深旅客顺畅、舒适回家,推出深圳北站、机场“蓝海豚送到家”的服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让城市出行更美好”的企业使命。
下一步,深圳巴士集团将持续关注市民出行需求的变化,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公交地铁两网深度融合;持续聚焦出行全过程并换位思考,推动公交管理精细化,不断满足市民美好出行“新”需求。
本期看点
公交车的车身越来越小,乘坐越来越便利。“公交+卖菜”“公交+婚车”“公交+观光”,更多城市公交正在寻求多元发展。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至
CCTV-13新闻频道《新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