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

2024-09-14 20:13   重庆  


顶尖画稿

Top paintings





————————

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8日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等


/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 / 



画面描绘的是高更理想中的伊甸园在青绿色的神秘大气氛围中,由生到死的过程依次展开。“不加任何修改地画着,一个那样纯净的幻象,以致不完满地消失掉而生命升了上来,我的装饰性绘画我不用可以理解的隐喻画着和梦着。在我的梦里和整个大自然结合着,立在我们的来源和将来的面前。在觉醒的时候,当我的作品已完成了,我对我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高更在画这幅画的时候自己说。



/ 你何时结婚 / 


南太平洋岛的大溪地岛是高更的艺术源泉,不论是那里的山,水,民族风气还是人物都是他画笔下的优秀题材。而那里的妇女更是高更主要描绘对象,在他的笔下显示了特殊的魅力。这件作品中的妇女肩宽体阔,肢体圆浑,肤色黝黑,其动作自然而随便,甚至显示出一点憨态,仿佛从画里怯生生地望着你,望着一个陌生的文明人,用她们那审慎而不乏友善的目光,安静的姿态和你保持着一定距离,不仅丝毫没有一点做作,而且别有一番发乎自然的优雅之态。




/ 塔希提少女 / 



《塔希提少女》描绘的是这个岛上劳动妇女生活的一个场景。画面中心两个坐在海边沙滩上的塔希提女人形象,给人以一种平衡、庄严感。为了突出这种特定的风土人情,高更采用的是近于古埃及壁画的平涂手法,故意显露单线平涂的稚拙结构形式。画上的两个人物极富东方色彩的趣味。大面积平涂色块的装饰画法,使土著人民在强烈的阳光下晒成的棕赭色皮肤,与鲜艳的裙子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高更把这里的热带原始园林简化,然而强化了气氛。这幅画上的异国情调,浓郁的自然景物,没有透视感,没有色彩的层次,充满着主观的装饰味道。



/ 塔希提少女 / 



38岁那年高更曾到法国的布列塔尼省去描绘当地的风土人情。

画里用的是勾黑边的色彩平涂。这些平涂面是彼此对立的,为的是不依靠中间调子而表现出空间感。这幅画的整体在形和色上是统一的。它的独立自主性已经达到这种程度,即为了创造一个具有独立生命——艺术生命的客体,艺术家的视觉就会不符合现实的视觉,就要从后者中抽象出来。某些次要的细节还很像印象派,不过画面总的风格已是另外一种,即建立在新理论的基础上;高更将把这种风格发展下去,并且至死不渝。他称这种风格为“釉彩派”和“综合法”。确实,这里一片片颜色是像景泰蓝(Cloisons)那样平面分布的。这是走向平铺形象而不要像塞尚那样表现空间与体积的相互关系,避免写实的刻画而集中注意力于艺术对象的第一步。



/ 高更自画像 / 




/ 献给梵高的自画像 / 



这幅高更《献给梵高的自画像》中,你似乎都能听到高更在冷笑:“哼,没错,我去窑子就是为了那个。”但正是这种创作的感觉,让来到阿尔勒的梵高决定拒绝那种可疑的愉悦,或者至少限制了自己两周才去一次。当他们交换肖像时,梵高把自己画成佛教的和尚一般(献给高更的自画像),头发很短,背景是青瓷般的绿,让人陷入沉思。而高更把自己画得好像在挑衅,他的头似乎是一刀一刀凿出来的,如同非洲或是印加武士的半身像。后墙上有一幅埃米尔·博纳尔的肖像,那是他们共同的朋友。肖像下面,高更写下了富有同志情谊的题词:“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侵权联系删除


毛栗儿 ▏一个“有质(Pang)”的妹子


-



微信:

dingjianhuagao




 小顶的微信二维码

一个有 freestyle 的公号 

顶尖画稿
捕捉世界艺术经典瞬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