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冬至:一岁谁比今日短,画九消寒待春渐丨有声诗词

文摘   2024-12-21 20:19   北京  

冬 至

一岁谁比今日短

画九消寒待春渐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应天长·甲辰冬至

作者:凯文  诵读:彭坤

·点击收听·



一岁谁比今日短,

萧瑟更觉青岭远。

冻枝脆,鸦啼缓,

入骨寒风削人面。


尽萧疏,人声怨,

却是严冬一半。

不待眼前雪慢,

须臾春花乱。





应天长·甲辰冬至

作者:文雄  诵读:樊强

·点击收听·



一岁今朝犹觉短,

寒意更添心绪乱。

望天边,云黯淡,

满目萧疏山渐远。


雪纷飞,梅绽艳,

只把琴弦轻弹。

莫叹严冬漫漫,

转眼迎春暖。





应天长·甲辰冬至

作者:张纪中  诵读:晶武

·点击收听·



异域冬至昼极短,

高纬酷寒心向暖。

冽风狂,霜枝颤,

瑞雪飘飞遮望眼。


志犹坚,情更焕,

渴盼明春阳灿。

散尽朔风哀怨,

福临运皆转。





应天长·甲辰冬至

作者:王秋  诵读:陈红

·点击收听·



寒天冻地时令换,

夜长日短光轮转。

枯枝瘦,鸦声断,

人影稀疏星河远。


茶酒温,心自暖,

安然静享清欢。

踏过流年水岸,

待春花自还。





应天长·长夜大至

作者:蔡晓江  诵读:白钢

·点击收听·



凛冬无雪才过半。

缭绕灰云山渺远。

树鸦寒,狸奴暖。

闭户围炉心缱绻。


梦思多,枯笔懒。

弛废凤箫龙管。

只问几时开饭?

踏雪沽酒满。





应天长·冬至

作者:沐林人  诵读:洪伯

·点击收听·



夜长城笼霜天冻。

枝上寒鸦啼早梦。

腊梅苞、香暗弄。

岁末甲辰冬至共。


喜团圆,情暖懂。

家祭待耕春种。

礼敬四方恩众。

抚平生伤痛。





应天长·记澳门

回归25周年

作者:张君  诵读:天时

·点击收听·



昨夜濠江光影炫。

龙舞横琴连北岸。

莲花忆,妈阁暖。

氹仔渔歌传盛宴。


碧云天,游未晚。

七子之歌行板。

二十五年不倦。

馨香豆腐面。





应天长·甲辰冬至中华新韵

作者:冯梅  诵读:麦恬

·点击收听·



雾浓浑沌迷蒙眼,

寒厉风割白昼短。

紧合窗,衣裹暖。

鸾镜照人闲怠倦。


小提壶,茶紫酽。

呼友羊汤尝鉴。

一束梅香飘散,

举樽同相伴。





应天长·甲辰冬至

作者:熙光   诵读:燕文

·点击收听·



蚯蚓结屈麋角解,

泉动水流声脆悦。

初阳至,老阴冽,

万物欲萌清彻夜。


腊梅开,芳草谢,

傲骨寒风摇曳。

数九春归满箧,

笑语山花靥。





应天长·甲辰冬至

作者:红勇   诵读:陈兵

·点击收听·



子月萧瑟鸿泥浅。

亚岁阴伏阳升现。

日南至,极北远。

画九消寒待春渐。


香一炉,茶一盏。

寂坐偏问愁满。

苦思却叹昼短。

遥寄佳人暖。




作者简介



凯文,曾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机构工作,高级记者。

文雄,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原副主任,高级编辑。业余诗歌和音乐爱好者。

张纪中,著名导演、制片人。曾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诸多奖项。

王秋,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会长,高级记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蔡晓江,天津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文学硕士,一级编剧。

沐林人,高级记者,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副会长。

张君,文化学者,出版《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教育》《行舟白云苏海》等。

冯梅,长期从事广播电视宣传和内容创作管理工作。著有诗词《暗香集》等。

煕光,本名袁方明,哲学博士,文化学者。

红勇,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诵读简介



彭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主播。有声阅读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樊强,西安外国语大学播音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晶武,哈尔滨市朗诵协会会长。

陈红,金话筒奖获得者,中广联合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

白钢,播音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节目监制,小说演播艺术家,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读导师。

洪伯,北京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演播人。

天时,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播音员,资深文学编辑。

麦恬,国家一级导演,主任播音员,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专家库专家,普通话推广专家。

燕文,北京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首届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获得者。

陈兵,资深演播者。30年演播小说120余部。




中国有声阅读

系列有声作品


总策划  王秋

策划  胡银芳

制片人  郝卫群

主编  洪博

节目监制  天时 白钢


统筹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

云南广播电视台

河北广播电视台

上海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贵州广播电视台

四川广播电视台

辽宁广播电视台

河南广播电视台

湖北武汉广播电视台

天津广播电视台

山东广播电视台

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

山东青岛广播电视台

安徽广播电视台

安徽合肥广播电视台

江苏广播电视台

江苏连云港广播电视台

湖北广播电视台

广东清远广播电视台

海南三亚广播电视台

陕西广播电视台

陕西西安广播电视台

陕西铜川广播电视台

山西广播电视台

宁夏广播电视台

新疆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

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吉林广播电视台

长春市广播电视台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

辽宁沈阳广播电视台

辽宁鞍山广播电视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


出品单位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意见/联络/投稿请发送内容至邮箱:
zgysyd@126.com

中国有声阅读
中国有声阅读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