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大寒 · 三候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古时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
一候鸡始乳
💠
在大寒时节,母鸡感受到寒冷中漂浮的一丝春意。因春日的阳光即将到来,便开始准备繁衍后代,抱孵小鸡。
💠
二候征鸟厉疾
💠
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大寒时节,寒意盛浓,鹰隼之类的猛禽在这个时期行动迅猛快速,捕食能力增强,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
三候水泽腹坚
💠
湖水的中央结冰最厚最坚固,标志着大寒时节的水域冰冻到了极致。此时冰天雪地,但也成就了冰面嬉戏的欢乐场景。
二十四节气
{ 大寒 · 诗词 }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中唐 · 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大寒吟
北宋 · 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辛未)
清 · 赵翼
大寒节候正寒增,添得寒衣又几层。
曷旦鸟先愁露宿,纥干雀转愿炰烝。
炽炉热减红无燄,残雪冻乾白有棱。
却是今年时令正,太平日月倍升恒。
二十四节气
{ 大寒 · 习俗 }
买芝麻秸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象征一年更比一年好。有时不容易买到芝麻秸秆,也用花生壳、瓜子壳代替,一边踩一边念叨“岁岁平安”。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在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地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所谓农历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与头牙一样,吃春饼(南方叫润饼),这一天生意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除旧布新
大寒节气一般跟农历的年终岁末时间重合,所以大寒时间多是人们的过年时间。按照传统习俗,每到大寒这一天,人们便开始忙着扫尘洁物,除旧布新。一方面是清理过往,一方面是期盼未来。人们会对房间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打扫的过程中不说话,意思是“闷声发大财”。清扫的垃圾也不能直接往外扫,要集中处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消寒糕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在寒冬季节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在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二十四节气
{ 大寒 · 农谚 }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资料来源 乡庐
中国有声阅读
系列有声作品
总策划 王秋
策划 胡银芳
制片人 郝卫群
主编 洪博
节目监制 天时 白钢
设计制作 张亮
统筹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新疆广播电视台
云南广播电视台
河北广播电视台
上海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贵州广播电视台
四川广播电视台
辽宁广播电视台
河南广播电视台
湖北武汉广播电视台
天津广播电视台
山东广播电视台
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
山东青岛广播电视台
安徽广播电视台
安徽合肥广播电视台
江苏广播电视台
江苏连云港广播电视台
湖北广播电视台
广东清远广播电视台
海南三亚广播电视台
陕西广播电视台
陕西西安广播电视台
陕西铜川广播电视台
山西广播电视台
宁夏广播电视台
新疆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
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吉林广播电视台
长春市广播电视台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
辽宁沈阳广播电视台
辽宁鞍山广播电视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
出品单位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意见/联络/投稿请发送内容至邮箱:
zgysy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