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自由潜水亚洲杯三豆个人总结及比赛视频集锦

文摘   2024-10-15 12:45   菲律宾  

离2024自由潜水亚洲杯已经过去四个月了,终于有时间让我可以静下来写这篇回顾贴。

在2024亚洲杯以及亚洲杯前的Depth Games比赛期间,我共取得了以下成绩:

2024.05.13 恒重双蹼CWTB 115米 打破中国纪录(亚洲最好成绩)

2024.05.15 恒重有蹼CWT 120米打破中国纪录 (亚洲最好成绩,亚洲第一个120米!)

2024.05.28 恒重有蹼CWT 123米打破亚洲纪录、中国纪录

2024.05.30 攀绳下潜FIM 111米打破亚洲纪录、中国纪录

2024.06.02 恒重无蹼CNF 67米白牌 

2024.06.04 恒重双蹼118米打破打破亚洲纪录、中国纪录、单项世界第三


成功卫冕亚洲杯男子冠军, 亚洲杯七连冠, 主办方也亲切的称呼我为“ Mr AFC” !


目前在AIDA的运动员页面中,深度项目都位列中国第一,三项亚洲第一。

目前深度总分428分,位列男子历史第三名。仅落后法国选手Abdelatif Alouach 3分。

送上我从2012-2024练习自由潜水的12年历史成绩走势图:


下面就让我回顾一下今年亚洲杯的备赛和比赛之旅吧!


【训练开始:毫无斗志】

今年的正式备赛开始于3月26号,距离亚洲杯开赛前61天。与往年一样,训练之初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项目和目标,我一直的理念就是以赛代练,用比赛检验训练,赛前训练到什么程度就比什么程度。今年一开始的训练情绪不是特别高涨,可以说毫无斗志可言。我也与韩国的女子纪录保持者Jung A Kim沟通了一下,她也有同样的感觉。这可能与长期待在海边容易产生懈怠感相关吧。


设定目标SMARTER

我非常清楚,这种毫无情绪的训练是无法取得进步的。于是,我开始着手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关于目标设定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公众号贴文:【巨人的肩膀系列6】探秘世界顶级自由潜水员的内心世界-第二章, 里面提到的SMARTER。


    Specific (具体)- 确保目标足够具体,比如目标不应该是我要尽可能下得更深,而应该是我要下潜50米这样具体的目标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你如何衡量自己的进度,将拥有哪些里程碑,比如为了下潜50米,你的里程碑将会是30,35,40等等。

    Ambitious (有挑战性的)–目标应该具有挑战,但可以实现

    Relevant & Aligned (相关且一致)-确保目标与你自己以及人生目标相关

    Time bound and Transparent (有时间限制和公开)-给自己一个截止日期而不是“总有一天我要下潜到100米”,你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日期并与他人分享你的目标。

    Evaluate (评估) – 评估你的进度,这可以通过记录日记或查看日志来完成,或者如果你有教练能帮你评估挑战和障碍则更有帮助

    Recognize & Reward(表彰与奖励) - 表扬你的努力和里程碑胜利,并奖励你的成就和实现目标的情况,当你实现主要目标和里程碑目标时,如何奖励自己


当时我设定的目标是:争取亚洲杯卫冕,主力项目CWT,CWTB争取各提升5米。

主要训练的方式还是针对柔韧性的适应性训练+拉伸,Mouthfill技巧和策略的优化,乳酸耐受,提速。


选择一个主项

然而, 两个月的训练周期其实非常短,按平均练二休一的节奏(练两天休息一天)。也就只有40个训练日,更何况后期临近比赛前的推进阶段,一般都只会练一休一。想要把每个项目都练好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的策略是以恒重双蹼CWTB为主项,附加CWT, FIM的训练,放弃CNF。


日常训练内容

每天早上空满肺拉伸2.0版(19分钟满肺+25分钟空肺), 休息日前的训练日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居家健身操2.0版,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训练日的影响。

海训内容还是以大量的SubMax-Rep,FRC下潜, RV悬挂,配合负重返回为主要训练方式,使用抹茶小蓝鸭(Molchanovs硅胶短蹼)为训练脚蹼。对这些训练方式不熟悉的可以阅读之前的贴文: 【百练成钢】海训究竟练什么 ?


训练日志与数据追踪

每次海训我都会写尽可能详细的海训日志,记录训练内容,体会与心得并分享出去。方便我自己追踪训练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来者的参考内容。我也想用日志的方式告诉更多的爱好者, 我们的日常训练没有什么秘密,只要不急于求成,愿意投入时间,认真做好每一次训练,善于分析总结,就能不断提高,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同时,我使用的电脑表华为Ultimate非凡大师也提供了不错的数据回看功能。下面列举一下我的训练日志,以及华为运动健康中的数据显示。


训练日志截图(详细内容可参考我的朋友圈,FB主页):



瓶颈与对策

训练么总会出现瓶颈!在我把恒重双蹼推进到108米,往110前进时,连续出现了两次ET。名词解释:ET,Early Turn, 未到达目标深度提前返回。 问题还是一直以来的耳压稳定性问题。

这让我不得不开始重新检查我的Mouthfill策略, 并用60米内比较浅的下潜专门练习充气以及气量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我双蹼下潜前期节奏较快可以达到秒速1.4米,导致我在25的充气时机偏晚且充气量偏少,过于习惯会让人忘记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很感谢这次瓶颈的适时出现,让我正视了一直以来的问题。在后续的训练和下潜中,我开始专注在充气与气量检查上。并做了下面的调整:


    1. 把充气提示从25米退回24米以获得更好的充气时机

    2. 充满气后做喉部的气量检查

    3. 在40米处做肩膀和上半身的放松检查


这三个针对性的调整,让我后期的耳压稳定性大大提升,应该说是今年整个训练周期最重要的改变!感谢那失败的几次下潜!

正如我在当时训练日志里说的:


       “ 训练状态,总是有好有坏的

        失败么,也没什么好怕的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当然 , 更可能再跌倒一次

        失败才会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要怨天尤人,善于分析和总结

        并勇敢的做出调整和改变

        掌控者永远应该是我们自己! 


【训练伙伴】

有稳定可靠的训练伙伴是至关重要的!

往年的训练过程,往往没有稳定的训练伙伴,这会导致可能需要不断调整改变热身的节奏时间,并需要投入比较多的看护甚至救援精力。而且今年几乎整个训练备赛期,都有龙潭二老:绍宇和老于两位百米级的强力潜伴,不但可以做好专业的看护,让我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也可以记录我的每一次下潜返回的状态。因为气体迷醉问题,在超过百米的下潜,我对整个返回的过程是毫无记忆的。我需要从潜伴口中的描述,以及录制的视频中判断我的状态与余量。这里,再次感谢两位


【关于训练师Trainer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是没有Trainer的,因为我属于探索型自由潜水员,探索自由潜水,探索训练方式,探索各项技巧的差别对我来说充满了乐趣。相反,成绩对我而言并不是很重要。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潜水员,特别是想要在某项目上崭露头角的话,聘请有经验的Trainer是我比较推荐的模式。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无需太多自律以及自我驱动,只需要完成Trainer所给的菜单并经常与Trainer沟通便可,甚至比赛中,Trainer也会给出更加合理的预报成绩与总结。现在有众多国内外的顶级选手、教练提供远程训练指导,可以包月甚至包年,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应该这么说,我不是没有Trainer,而是...它比较与众不同吧!

比如,它帮我训练我的Mouthfill问题

以及每天督促我拉伸


【赛前3天!】

时光飞逝, 2个月的训练时间短的可怜,一眨眼已经到了亚洲杯开赛日了!然而,赛前的最后一次平台训练,却遇到了今年最厉害的大魔王:顶针水母

当时,大家对这群金黄色的小可爱们还毫无警惕。我也选择了按计划进行训练调整CWTB 121米,距离当时的世界纪录只有3米之遥。 然而当我把脸没入水中的一瞬间,就如过电一般被弹了回来。这一潜,虽然我成功触底了,但是返回过程我呼叫了推进器把我带回水面。

结果不言而喻!

Superhome的裁判、安全员等小伙伴们也惨遭毒手!


于是,2024自由潜水亚洲杯就在人人面目全非中,开始了!


利好消息:

  1. Alexey 只会比恒重无蹼CNF项目,并尝试挑战CNF的世界纪录!

  2. 另外一位亚洲顶级选手来自阿曼的Omar Al Ghailani并未到场参赛

对总分夺冠有竞争力的选手只有:

来自美国的Kurt Champers, 西班牙选手Francisco Quesada, 台湾选手Hua Yang Huang。


劣势:

  1.  水母包还未消退,可能会影响MF充气。

  2.  赛前未能完成CWTB121米,会影响这个项目的成绩预报与心态

  3.  CNF训练次数极少,会限制这个项目的成绩


赛策略

先介绍一下2024亚洲杯的积分方式:

亚洲杯取三项积分,分别为CWT(或CWTB)+ FIM + CNF。

其中CWT, CWTB哪项得分高就计入总分。

每项的积分并不是下潜深度直接得分,而是会与当时的世界纪录做比例算得分。例如:男子CWT世界纪录为136米, 如果下潜深度为100米,得分就是 100/136 =73.5% = 73.5 分。


我的策略就是前三天比赛先保三项总分争取卫冕, 最后一天看状态进行CWTB的挑战!



【D2 : CWT 123米】

装备:Bestdive 2mm湿衣, Bestdive 颈重带(1.6kg), Molchanovs PM4碳纤维单蹼,Diveking鼻夹,Huawei Watch Ultimate 电脑表, Sunnto D5, D6i(官方电脑表), octopus腕带Lanyard,中性浮力20米。

我的电脑表提醒深度设置:

24米: 划手后捂嘴进行MF充气,气量检查

24-35米: Topup ,最终气量检查
40米: 开始自由落体,并注意检查肩部,胸腔的放松程度
80米,90米:剩余气量评估点位

我也会严格按照这个提醒进行,所有项目都几乎一样。

本次下潜的曲线(华为运动健康APP):


深度:123米

潜水时间:4:02秒

0~41米的踢蹼阶段:平均速度1.46米/秒。

41-123米的自由落体阶段:平均速度1.14米/秒。

触底时间:1:40 @ 123米

123-0的上升返回阶段: 0.87米/秒


我今年的训练重点主要是在双蹼项目上,单蹼练习的次数不多。我单蹼项目的主要限制还是在120-130耳压的稳定性上,而在大量的双蹼下潜以及RV悬挂训练中,耳压还是有一些明显提高的, 相比去年有进步了10米左右。今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超过110的下潜,气体迷醉导致我返回速度降速非常厉害,这个问题是明年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D4 : FIM 111米】

下潜的曲线:


深度:111米

潜水时间:3:51

0~40米的攀绳阶段:平均速度1.03米/秒。

40-123米的自由落体阶段:平均速度1.04米/秒。

触底时间:1:470 @ 111米

111-0的上升返回阶段: 0.89米/秒


攀绳返回的平均速度竟然超过了单蹼,可见气体迷醉对我底部踢蹼的影响。这次下潜完成度比训练中的攀绳113米好了很多, 出水后的状态以及体感余量还有不少。但我还是受限于手臂肌肉力量的问题,特别是伸指肌强度与肌耐力不足导致我需要配合很多的蛙踢来缓解手臂力量问题。这个是未来需要加强的部分。

【D7 : CNF 67米】
成绩太普通,属于保积分的下潜,就不放视频了。

下潜的曲线:

深度:67米
潜水时间:2:38

0~31米的无蹼下潜:平均速度0.905米/秒。

31-67米的自由落体阶段:平均速度0.9米/秒。

触底时间:1:15 @ 67米

67-0的上升返回阶段: 0.837米/秒


这次无蹼的表现平平,训练的太少,但AIDA在今年把底部的转身区(Candy Cane)调整为3米后, 让无蹼项目变得简单了,底部那一次全臂展拉绳应该是可以获得3米左右的帮助的, 本来想在亚洲杯后找小比赛重新把FIM, CNF训练提高一下的。但当时薄荷整个6月就没有比赛了,找了好几家潜店都不愿意举办比赛,最后只能放弃,待明年提高吧。



【D9 : CWTB 118米


下潜的曲线:

深度:118米

潜水时间:3:59秒

0~45米的踢蹼阶段:平均速度1.37米/秒。

45-118米的自由落体阶段:平均速度1.085米/秒。

触底时间:1:40 @ 118米

118-0的上升返回阶段: 0.85米/秒


终于最后一天迎来了我真正的主项:恒重双蹼CWTB的比赛。 虽然我赛前完成了CWTB119米的训练,但毫无疑问这次下潜还是充满压力与挑战的,毕竟这是目前世界第三的一次下潜。 对我来说,特别是由于气体迷醉导致的上升缓慢和乳酸堆积问题。要知道,我是可以用抹茶小蓝鸭从85米踢回来并保持1.1米/秒的速度,然而用Taras从118返回竟然会慢到离谱。

这一潜的完成度一般, 特别是上升速度真的是慢,相比我训练中的119米还慢了7秒钟。回到水面的状态也一般,感觉余量很少了,很庆幸的是我保守的预报了118米这个成绩,并成功完成了!

【写在最后】
我的2024自由潜水亚洲杯之旅就在这次下潜中结束了! 岛民的生活也重归平静 , 教学、训练、撸猫、旅行,妥妥的退休生活。
每年三个月的训练与比赛周期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训练比赛永远只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我并不是一个运动员,也不想太早耗尽对自由潜水的激情,当个岛民,开心的生活,慢慢训练、慢慢提高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模式。
另外,辟谣一下,我从A2到教练班的课程都有开设,也有接海训但时间不固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或者加我、豆娘的微信约课吧!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自由潜水
三豆自由潜水公众号,推广和介绍自由潜水运动,发布自由潜水相关的最新讯息,AIDA自由潜水培训课程介绍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