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大海的呼吸 | 王秀梅主席新书《渤海传》赏读 [ 第1412期 ]

文摘   文化   2024-04-27 23:50   山东  
作者  徐滔

身居渤海小岛,交通十分不便,4月14日尽管错过了王秀梅主席《渤海传》读书交流会机会,但通过“海岛寻梦”马素平老师的朋友圈,幸运地观看了现场直播。

好事成双喜成对,烟台那边的活动圆满结束之后,马素平老师又单独发来一组照片——秀梅主席特请马老师转赠一本她亲笔签名的新书《渤海传》给我。隔山隔水隔不断秀梅主席对长岛文友的关爱和鼓励,点滴小事却能让人如沐春风心情甚是欣然。为了让更多人一起分享,我在第一时间通过快捷通道,购买了好几本《渤海传》分别送给孩子和朋友们。

2022年3月30日和4月12日,秀梅主席曾两次通过微信与我交流有关渤海海峡、长山列岛、长岛和旅顺黄渤海分界线、庙岛烽火台、长岛斑海豹洄游等历史史迹和有关考据。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知道秀梅主席正在创作这篇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渤海传》。当今天第一时间拿到油墨飘香的新书,翻看目录,选读篇章,饱含深情的字字句句跃然纸上,写满渤海的沧桑与厚重。

暮春的黄昏去海边观海听涛,一人一狗跑到那长岛黄渤海分界线,长滩漫漫,浪潮低絮,细读秀梅主席的新作,倾听大海悠扬的潮音;长滩的尽头,深深插入长山水道,跳荡的浪花之下,是湍急而来的黄海潮,闪耀的银波之上,是黄海与渤海的自然分界线,由蓬莱阁灯塔连接这条线,再转接大竹山岛灯塔坐标,最后与大海对岸的老铁山灯塔相交,以东为黄海,以西为渤海,我脚下站着的长岛“江头(渚)”(现称“长山尾”),正是黄渤海分界南起点的非虚拟线,即“黄渤海分界线”,或叫做“黄渤海交汇处”。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6500多个,大海是生命的起源之地,大海是我们祖国战略的要地和经济发展的高地、旅游度假的胜地。渤海,之所以成为我国唯一的内海,就是因为有了长山列岛这一串从南到北疏密分布的岛屿,按照12海里的标准把渤海海峡进行了完全无缝覆盖。

渤海是连接母亲河的蔚蓝大海,烟台是环渤海沿岸上一座神奇的城市,左手渤海,右手黄海;烟台是一座魅力的城市,一半山光,一半水色。秀梅主席作为烟台文学的领军人物,以具有使命担当精神,以环渤海为题材,一年时间走遍渤海沿岸“三省一市”的山山水水,借鉴参考有关典籍史志200余部(册),倾尽全力书写大山的深情,讴歌大海的情怀。

《渤海传》由山东文艺出版社于2024年1月出版,是秀梅主席首部长篇纪实文学,也是她在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继儿童文学之后第二次尝试全新文学体裁的创作。这部《渤海传》,对渤海及渤海沿岸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生态等多角度进行了挖掘和阐述,客观、全面地展现了渤海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对环渤海“三省一市”的农耕文明、渔猎文明、航海文化等有着独到见解,对于解读渤海与齐鲁文化、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关联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都说文如其人,读王秀梅主席的《渤海传》,确实感受到了鸿篇巨制历史史诗般的雄浑大气与高亢豪迈。从全篇看《渤海传》,既有历史的纵深,又有地理的科普,既有民俗的传承,又有文学的开阔。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正是秀梅主席付出超乎常人的辛苦和努力,才创作出具有厚重历史与精彩海洋的最新篇章。

渤海海峡中部的猴矶岛国际水道,是北方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至今也是渤海海峡最繁忙的东西走向大通道。1882年英国人在猴矶岛上修建了庙岛群岛第一座灯塔,并配套了“雾号”,历经142年的风霜雨雪,灯塔与雾号至今保存完好。

手捧厚重的《渤海传》,很快就被第一部分“渤海海峡”深深吸引。在这一个篇章里面,第一章“去往大海”和“鸥鸟的世界”2篇,第二章“胶东的蚕”“管仲和齐国”“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与《中国》”“‘大泽’仙境”“淤泥中的古船”“渡过渤海海峡”“羊头湾里的港口”7篇,全部内容都与我们胶东人有着最直接的关联,这里是我们胶东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最熟悉最有感情的家乡,我们的祖先,在这一片土地上耕耘,我们的前辈,在这一片海洋里闯海。

把渤海海峡作为第一部分,自然有秀梅主席的考量。这里,是渤海与黄海的分割,这里,是北纬三八线的坐标,这里是海上要塞长岛列岛,这里是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庙岛群岛,历史上,渤海海峡在孕育农耕文明和渔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实中,渤海海峡是北方海上的交通枢纽,而在渤海海峡这一片海洋之上的长山列岛,生活在这里的闯海人经过千百年来战风斗浪,在这一片神奇的海域创造出有目共睹的渔猎文化。

“所有的人或多或少,或先或后,都会生出向往海洋的感情。”秀梅主席在卷首“引言”部分借用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里的话,开宗明义表达征服海洋的凌云壮志。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与大自然抗争的潜在基因,从女娲补天到精卫填海,从愚公移山到大禹治水,从妈祖赐灯到八仙过海,无一不是藏着的是中国人的根骨,那就是向自然抗争、向权威挑战的斗志。千百年来,生活在渤海海峡和环渤海沿岸的亿万华夏儿女,傍海而居,向海而生,在波澜壮阔的蔚蓝大海之上,书写出了战胜困难征服海洋的壮歌。

穿越渤海海峡,秀梅主席抵达海的对岸,沿着渤海一路走过,秀梅主席的《渤海传》依次聚焦辽东湾(第二部分,共六章42篇)、渤海湾(第三部分,共五章20篇)、莱州湾(第四部分,共三章19篇)、黄渤海交汇处(第五部分,共7篇。全书五个部分97篇,43万多字)。在书中,出场的每一个地方,都令人神往,记录的每一段历史,都引人入胜。

秀梅主席在2022年站在老铁山岬黄渤海分界线坐标处,曾远眺烟台长岛的北隍城岛。而这一张照片,是我十多年前站在北隍城岛最高峰远眺一衣带水的旅顺老铁山,近前的海域,就是老铁山水道,即凶险异常的“铁山裆”。

回忆创作过程,秀梅主席说:“在2022年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想过,这一年我的写作和生活会这样度过:从2月28日乘船渡过渤海海峡,到11月12日完成全文修改,我深陷于与渤海有关的一切之中。”

“二月的最后一天,我渡过渤海海峡,站在老铁山岬黄渤海分界线坐标处,远眺烟台蓬莱的北隍城岛。之后,我在辽东湾沿岸游走了一个星期。七月初,驱车赶往黄河三角洲一带,在渤海湾沿岸游走。七月底到八月初,再次渡过渤海海峡,在辽东湾、渤海湾海岸游走。八月底,驱车在莱州湾沿岸游走。九月初,我站在田横山黄渤海分界线坐标处,眺望南长山尾。之后的九月,数次在龙口和蓬莱一带游走。十月下旬,乘船去往南长山岛,站在长山尾,目睹了渤海和黄海交汇对撞的奇美景象。”

“九次出行,行程近七千公里,是这次写作的精髓。一整个春天、夏天和秋天,在出行、写作、出行之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一年之中的三个最美好的季节,秀梅主席环绕渤海、穿越海峡全部行程七千公里,吃了很多苦,遭了不少罪,在许许多多热心朋友和陌生人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完成采访和写作,今天呈现给我们大家这本沉甸甸的《渤海传》,不知道凝聚了她多少心血与汗水。

秀梅主席告诉我们:“对于这次写作,我付出了以往从没有过的行走。特别是初稿完成前的最后一次行走,给了我一个难忘的馈赠:我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划破了手掌,摔破了膝盖。我膝盖上裏着纱布,完成了最后二十天的写作。在2022年11月12日结束写作的前一天,膝盖上的结痂终于脱落了。”从结痂脱落,让我想到“破茧重生”,经过将近十个月的“生生不息”,秀梅主席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部完美的《渤海传》。

《渤海传》读书交流会当日的快讯报道如下:4月14日,王秀梅长篇纪实文学《渤海传》新书分享会在烟台新华书店举行。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教授李士彪、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王春晓与作者王秀梅进行了文学对谈。对谈围绕跨界写作、环渤海行走、文体的包容、“海即历史”的观点、《聊斋志异》和《山海经》对作者写作的影响、环渤海行走所获得的素材对日后写作的帮助等话题进行。

现场互动环节,王秀梅一一回答了关于《渤海传》长达八页的参考文献资料的借鉴、故乡对于写作的影响、《渤海传》的风格、独特的关于海的描写、创作过程中的文学阅读、《渤海传》丰富的知识点、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传记文学的全新尝试、语言的处理等方面问题。另外还就其它作品中“父亲缪一二”小说形象的塑造等话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100多名作家、文学爱好者、学生等参加了新书分享会。

从读者的角度看秀梅主席的创作经历,我们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创作过程的艰苦和难度;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秀梅主席认真创作态度和严谨工作作风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新书《渤海传》就像一座蔚蓝色的回音壁,向我们同声传译着大海的心声和古老的渤海渔谣。

秀梅主席在“后记”中告诉我们:“这次环渤海行走,对我的世界观也影响很大。因为工作需要,我在2023年6月再次乘船来到长岛,并经由长岛到达另外一个小岛砣矶岛。再次欣赏奇异的黄渤海分界线,仍是令我最激动的时刻。”对我们读者来说,读到《渤海传》肯定是第一个惊喜,按照秀梅主席的写作规划,下一个惊喜也许已经启程向我们走来了。

长岛黄渤海分界线的长滩,深深插入长山水道,形成了黄海与渤海的自然分界线奇观,由蓬莱阁灯塔连接这条线,再转接大竹山岛灯塔坐标,最后与大海对岸的老铁山灯塔相交,以东为黄海,以西为渤海,长岛黄渤海分界南起点的非虚拟线,即“黄渤海分界线”,或叫做“黄渤海交汇处”。

倾听大海的呼吸,细读历史的回声:渤海水很深,在海的深处有着无尽的宝藏;渤海水很蓝,令人神往的烟波浩渺无时不在闪耀迷人的光芒;《渤海传》很厚,沉淀着远古的记忆与历史的厚重;《渤海传》很长,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光岁月去细细品读与领悟。

写于2024年4月22日上午

2024年4月23日上午定稿


  • 本文由《滔哥话长岛》原创

  • 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关注《滔哥话长岛》





海洋文明与渔俗文化传播

海岛风光与渔家美食推介



长按二维码点击关注

 滔哥话长岛

长岛文史影像 摄影旅游咨询

微信cctt518 腾讯610530518

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滔哥为好友

滔哥话长岛
长岛旅游资讯 海岛风光摄影 长岛影像史料 海神妈祖文化 生猛海鲜大餐 渔家民俗风情 订制旅游线路 推介特色渔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