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领先CBDC进程

文摘   2025-02-01 11:48   天津  

中国和欧洲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和推进过程中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以下是两者在CBDC进程中的具体情况:


中国的CBDC进程


起步早且持续推进:中国央行于2014年成立数字货币研究团队,2019年年末开始试点数字人民币(e-CNY),试点场景不断扩大,开立钱包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7月,电子人民币应用程序已吸引1.8亿个人钱包用户,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额达7.3万亿元人民币。


技术与应用领先: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公众,这种模式既利用了商业银行的现有资源和客户基础,又保证了央行对货币发行的控制权。同时,数字人民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可控匿名等特性,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跨境支付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跨境支付项目,如“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参与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享的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平台,以实现即时跨境支付和结算。2024年中期,mBridge项目进入最小可行产品(MVP)阶段。


推动金融创新与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不仅提升了国内支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还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跨境支付合作,数字人民币有望在全球支付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欧洲的CBDC进程


多国合作与研究: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瑞典央行以及瑞士国家银行等成立小组,共同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使用案例、经济、功能和技术设计选择。这些合作有助于整合资源,共同解决CBDC研发中的技术难题和政策挑战。


数字欧元计划:欧洲央行计划在2025年推出数字欧元。尽管布鲁塞尔方面出现了日益增长的反对声音,但欧洲央行仍计划公布未来数字欧元的关键特性。数字欧元的开发注重隐私保护,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平衡隐私与反洗钱等监管要求。


跨境支付项目:欧洲央行参与了多个跨境支付项目,如与瑞士合作的Jura项目,该项目重点探索批发市场而非日常零售交易,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平台上实现CBDC跨境支付结算。这些项目为数字欧元的跨境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


应对全球竞争:在特朗普禁止“数字美元”的背景下,欧洲央行有机会通过数字欧元设定隐私和网络安全标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欧洲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标准。


中国与欧洲CBDC进程的对比


发展阶段: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用户数量和交易额均显著增长。而欧洲的数字欧元仍处于研发和规划阶段,尚未正式推出。


技术路线:中国的数字人民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注重双离线支付和可控匿名。欧洲的CBDC则更注重隐私保护和跨境支付的互操作性。


应用场景:中国的数字人民币主要在国内零售支付场景中应用,同时也积极探索跨境支付合作。欧洲的CBDC则更侧重于跨境支付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政策导向:中国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应用,以提升支付效率和金融安全。欧洲则在推动数字欧元的同时,需要应对内部的政策分歧和公众对隐私的担忧。


综合来看,中国在CBDC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欧洲则在跨境支付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双方在CBDC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将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AI大时代
解析数字经济时代新思维、新动向。赚取财富靠术,守住财富靠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