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节特辑】系列报道(四)“民”以安为盼 “和”以治为先

政务   2024-12-30 21:49   青海  

 

“民”以安为盼  “和”以治为先

——记民和县公安局川口派出所

2024年,川口派出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战略定位,深化勤务运行模式改革,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提升警务工作质效”工作目标,高度把握县城派出所特殊功能,既抓“主防”铸坚盾,又抓“主战”磨尖刃,综合运用“打防管控宣”强力举措,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维护城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立足“主防”定位  巡控质效提档升级

聚焦“发案少、治安好、群众满意”目标,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牵引,组成重点区域巡逻组,根据每日110警情研判情况,按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模式,白天对社区、广场、重点部位开展巡逻,夜间驻守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有针对性的加大夜间对未成年人的盘查管控力度,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年内,街面巡处优势进一步凸显,现场警情矛盾未激化前介入调解1250余起,辖区刑事警情、街面九类警情、110接报纠纷警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融合“主战”思维  民生小案应破尽破

聚焦“破小案”,守护“大民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打击威慑。全年破获刑事案件16起,移送起诉11起,查处治安案件327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280余人,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追赃劝阻挽损240余万元,追回被盗摩托车、电瓶车20余辆,收到群众赠送锦旗8面。在持续高压整治下,街面治安环境得到持续净化,辖区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提升。

筑牢“善治”理念  行业隐患起底清零

聚焦“除小隐患,保大安全”警务理念,川口派出所从机制上创新、从人员上保障,建立“隐患点切入、排查线辐射、整治率增比”的隐患起底清零目标,配齐配强社区警务队,针对辖区公共场所众多、人员密集、治安案件易发等问题,经常性开展排查、清查、检查工作,全面清除整改暴露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风险因素。依托节前安全检查和平时监管行动,组织警力对辖区重点单位、行业场所开展安全检查360余次,对娱乐场所开展治安清查280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500余处,对人员密集场所不间断排查整治,整改销号80处,对消防列管单位开展安全检查72起,排查整改隐患45处,努力构建全方位监管格局,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提升“解结”能力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进一步提升风险源头管控能力,充分发挥“主防”职责,川口派出所组织民辅警深入辖区各行业场所、走街串巷,详细摸排梳理潜在的家庭矛盾、邻里积怨、情感纠葛、薪资纠纷等矛盾隐患,详细了解产生矛盾纠纷的根源,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积极发挥社区警务队和村警职能,排查各村社动态情况,收集各类矛盾线索,进一步夯实派出所风险源头防控职责,成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起,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建立清单台账,研判评估风险,及时开展化解工作,对不在受理范围内的及时对接党委政府、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建立多元化解机制,力求达到矛盾纠纷化解最佳效果。针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采取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矛盾纠纷化解后的最新情况,持续巩固化解成果,形成化解处置闭环。

构建“能动”机制  便民服务多点开花

人民公安为人民,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每一位公安人的不懈追求。川口派出所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窗口服务中树标立规,把“贴心、耐心、细心、用心”放在案头,以热情周到的态度,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为民、亲民。主动推出为“特殊群众”上门拍摄身份证、送证上门,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办证、领证;大力推行“休息时间错时办、简易事项直接办、重大事项联合办、特急事项特别办”等机制,创造性开展延伸服务工作,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民生警务无小事,百姓心头是大事”。川口派出所高度把握“县即镇、镇即县”的依附关系,推进落实“打造势、防筑基、管除患、控促稳”的警务举措,积极扩建网格化警务体系,全力提升安全宣传覆盖区域,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盼愁,为平安民和建设筑起了一道闪光的坚盾。

图文 | 川口派出所 王桂英
审核 | 谢全孝
排版 | 政工监督室 李民杰


民和公安
民和县公安局公众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