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三川大地炊烟袅袅,一排排新建的楼庭别院整齐坐落,孩子们嬉笑的广场上,崭新的五星红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波涛不息的母亲河怀揣三江源头涌出的大爱,如一条长龙蜿蜒而下,同那面五星红旗夹岸相望,见证北岸的向荣。
红旗下,不时有护航重建的公安队伍整装经过,以官亭、中川派出所所长张伟群、张海军为首的巡逻队伍坚持巡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笔尖记录群众冷暖,用心灵感触幸福瞬间。
一年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勤劳的高原儿女没有停留在大地颠覆的悲痛中,反而汇聚出无形的力量,坚定的朝着涅槃重生的目标一路前行,从帐篷转入板房,再从板房搬进洋楼,日渐提升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传递重建后的喜悦。
震后响应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让黄河两岸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小朋友,先把叔叔的棉衣穿上,这么冷的天别冻着了”。凌晨1时许,民和公安第一批警力深入重灾区域开展转移工作,全局200余名民辅警同步投入排查、安置、安抚一线,开展伤亡排查、道路清障、治安维护工作,全力以赴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是民和县受灾最严重的村落,因地震引发的砂涌造成人员失联。面对3、4米高人力无法接近的泥浆,公安队伍在村民的支持下,迅速搬运木板在泥浆表面搭建浮桥,全速打开救援通道,解救被困人员。
高原隆冬时节,气温在零下10度以下。清晨的废墟旁,训练有素的巡警队员已经帮助受灾群众搭建起帐篷,女警搀扶着焦急等待的群众,用家乡话安抚情绪。
震后8小时,中川乡政府院内一排帐篷拔地而起,公安临时指挥部成立运作,鲜艳的党旗在指挥部上方迎风招展,把灾区人民和公安民警的心紧紧连到一起,激发出共克时艰的战斗意志。
“迅速在各安置点组建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增强队伍凝聚力,发挥战斗力”。指挥部里,公安指挥员昼夜联络指挥,周密部署警力。
离黄河最近的官亭派出所,震后被定为危房,成为全局唯一一个“帐篷派出所”。但所里8名民辅警、14名村警的战斗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短短三天内完成全镇4430户18640余人的入户排查工作。
“大爷,您不能进去,现在余震不断,您的危房很不安全”……
废墟搜救过程中,全体民辅村警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熟悉地形和人员分布的优势,一次次进入危房危楼,排查救助受困人员,为救援队伍提供准确信息,协助救援被困群众56人,搬运救灾物资40余吨,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高效支撑。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紧要关头,公安队伍犹如照亮黑夜的星辰,及时出现在群众身边,把群众的安全感提升到最大。
护航重建
顶着500多次的余震,以人民为中心的巡防机制伴随着安置点的建立快速形成。省市公安机关援助警力在最需要警察的地方安营,以官亭、中川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受灾乡镇的大巡防模式启动,一抹“公安”字样频繁出现,为安置过渡注入“强心剂”。
“大冬天的,脚下都结冰了,警察一直在帐篷外巡逻,夜间又来提醒我们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有他们守候,我们心里很踏实”。虽然受灾严重,但金田村的群众看着整齐的帐篷,对重建家园充满了信心。
杏儿乡也有很多受灾群众被集中安置。“他们帮我搬家、背碳、提水、抬面,宣传防火防电知识,一直在身边照顾我,真是人民的好警察”。杏儿乡安置点的群众早已把驻点村警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在说起才让端智对大家的帮助时,无不竖起大拇指为其连连点赞。
官亭镇安置点线长点多,官亭派出所积极组建专项巡逻队,针对受灾严重的村社、安置点及物资存储仓库等重点区域,开展 24 小时不间断巡逻。官亭派出所所长张伟群说,“重建期间,我们在每个点布警的基础上,每天坚持派员3至4人开展巡防,累计出动巡逻警力1300人次,警车400车次,及时处理各类治安事件300余起,严防水电暖安全、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震后重建是一场民生仗,护航重建更是一场持久战。局党委科学调配警力,强化临时安置点管理,先后选派3批25人次骨干警力轮岗驻守,筑牢稳定防线,减缓防区压力。
防区主力军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在有限的警力中优化警组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对民辅村警的心理疏导和业务培训,确保在高强度工作下保持良好的状态。在警力难以覆盖区域,县局无人机队协同巡查,特别是在交通不便、受灾严重的偏远区域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黄河沿岸发挥巡查作用,快速获取现场画面,为应急救援和隐患排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撑。
时刻想在前、干在先,把民生与警务融合推进,延伸警务触角、服务民生前沿,一线设立的多个警务站,为受灾群众办理身份证补办、户籍信息变更等业务2000余笔,主动服务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与乡村工作人员协作,建立安置点人员信息登记制度,详细登记人员信息40000余条,积极配合消防、武警等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排查受灾房屋、公共设施4000余间/处,标记隐患房屋1500间,并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定期巡查,防止群众擅自进入引发危险。联合相关部门对灾区的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查出安全隐患200余处,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抢修维护,有效避免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从临时帐篷,到板房暂居,中川派出所创建“派出所主导+村社志愿者”“警民联防联控”机制,在安置点组织群众成立治安志愿者队伍,经过简单培训后,协助民辅村警开展巡逻防控、排查矛盾纠纷等工作,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同时增强了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
社区警务队围绕民生警务,深入了解因震引发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承包方与农民工劳资纠纷以及对重建政策有疑惑等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调解,打消群众疑虑,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00余起,将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确保重建秩序,灾区稳定。
巡防新村
“喂,张所吗,今天我搬新家,你和同志们过来热闹热闹”入冬的前几天,金田村避险搬迁户张一青张罗着在温暖的新家过冬,对守护灾区的派出所工作人员发出邀请。
2024年冬天,经历了涅槃修整,一排排避险搬迁房整齐的矗立在黄河南岸,金田新村家家户户贴对联、吃饺子,一副喜庆的景象。
在这365个日夜里,官亭大防区时时刻刻把群众的“急难盼愁”挂在心间,点点处处把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担在肩上,哪里有矛盾纠纷、哪家留守老人需要定期走访都记在民辅警心里。
冬至当天,中川警务组像往常一样巡逻走访。辅警张庆让来到金田村张一青家,为他们送去过冬棉被。草滩新村,杨海参走访至搬迁户祁昌明家,揭露反诈最新套路,宣传反邪反诈知识,结合冬季行动,积极开展煤气电安全使用检查,叮嘱他们注意用火用电用煤安全。
这一年,这样的走访,他们不知开展了多少次。无论在板房还是新居,一次次微不足道的关怀,一句句随性随和的问候,在警民关系中播下温暖的种子,于灾后重生中萌发出新的枝丫。
“看见警察,就像看见了亲人”。洋楼在重建中新生,正义在危难处高光。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就是警察的使命感、荣誉感,那随口发出的心灵交流,如同寒冬里的暖阳,闪亮警徽的光芒,也照耀征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