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中共隐蔽斗争史上的重要人物

文摘   2024-12-20 11:58   陕西  


摘自新周报 2024年12月20日 




导读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主管经济建设,是“共和国经济领域重要领导人”。但鲜为人知的是,陈云也是中共隐蔽斗争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在艰苦白区工作中成长起来的隐蔽战线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共早期情报保卫组织——中央特科的负责人。




01

早期的白区斗争
陈云出身工人,曾是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学徒、店员,思想进步,追求正义。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陈云参与组织商务印书馆员工罢工,并组织工人纠察队,负责保卫工作。此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委员长。
从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陈云所在的商务印书馆工人队伍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情报保卫工作的得力力量。比如,有计划地搜集情报,将各区警察署周围的地形地物、敌情动向摸得一清二楚;派遣工人打入闸北商会反动武装组织“保卫团”,乘机策反敌人,接管敌人的武装力量,起义爆发后共同向反动军阀进攻。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大量中共党员被杀害。受此教训,中共中央在武汉成立特务工作处,后在上海成立中央特科,中央特科由周恩来任负责人,顾顺章主持日常工作。从1927年成立到1931年4月,中央特科经历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壮大阶段,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有效地保卫了党中央在上海的安全。
同一时期,陈云一直在上海、江苏一带开展艰苦的地下斗争。他领导工运、农运、兵运,惩叛徒、打恶霸、斗黑帮、搞集会、散传单,和兵、匪、警、特、黑都交过手,曾蜗居在上海的亭子间,也曾在乡下躲避追捕。陈云学会了在白色恐怖、敌人环伺的情况下如何隐蔽自己,磨炼出丰富的斗争经验。
陈云时刻保持谨慎稳妥、小心细致的隐蔽工作作风,始终从最坏的方面做打算,从最细节的方面做准备。他直接布置的工作,出事的很少。为了应对敌人搜捕,他频繁变化住地,在一个地方住不到两三个月就重新换房子。
陈云在江苏省委期间,摸索并推广运用“开铺子、做买卖”的隐蔽方法,即广泛开办印刷厂、学校、商店等合法、公开实体作为秘密机关,白区同志则作为老板、经理、教员、伙计、工人等获得真实公开身份,从而将自己在社会上隐藏起来。

02

担任中央特科负责人
1931年4月,主持中央特科日常工作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并提出要帮助国民党特务将中共中央一网打尽。顾顺章熟悉中共在上海的重要机关,一旦将这些秘密出卖,上海中共组织将遭到灭顶之灾。
中央当即委托周恩来全权处理这一紧急事变。周恩来在陈云协助下,紧急采取应变措施,包括转移中央机关、改变领导人住处、斩断顾顺章已知道的工作线索、改变秘密工作方法、销毁机密文件等。当夜,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机关全部安全转移。陈云连夜派人找了一个印刷厂,出4倍的工钱,在两小时内将顾顺章的照片制版翻印100多张,发给上海各级党组织,通知他们防范。
一场后果极其严重的大破坏终于避免了。但不少白区组织依然遭到破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陷于停顿,许多中央同志被迫离开上海。为了重整特科工作,中央决定由陈云领导中央特科,重新肩负起保卫中央的使命。
陈云临危受命,开始对特科进行改革:首先,改变特科组织的掩护模式。过去特科采取的主要是“装”的模式,即把机关装扮成一个普通的地址,如律师通讯处、写字间、住家等,特科成员装成相应的身份。这种做法由于没真正的社会职业作为掩护,容易遭到怀疑或暴露,被捕后也找不到脱罪的理由。陈云到任后,对“社会化、职业化”进行了扎扎实实推动,明确要求特科干部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社会职业。他投入一定资金,让一部分同志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生意”,将大量铺子盘得“生龙活虎”。
其次,改变过去特科和其他白区组织联系较多,特科内部人员往来过密的情况,规定特科组织内外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与隔离,包括特科人员不得与其他白区人员一起办公;特科内部机构减少混同行动,人员间强调单线联系,严格限制相互之间的往来。特科机构和人员对内对外都必须使用化名和代称。由外单位调来特科的同志也必须与原来的组织进行切割,避免因外单位出事而牵连特科。
再次,采取新办法在敌内恢复和发展力量,以提前获取敌人前来破坏中共组织的情报。比如通过假装自首投靠的办法,指导同乡沈寿亚打入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长期潜伏;指导特科骨干欧阳新假扮成外国情报机关的特务,以交换情报为名与国民党社会部负责人接触,用假情报换取国民党的真情报。
此外,陈云指导特科创立了一种“警报站”系统,专门用来传递警急情报。从敌内获得的急报第一时间送到站里,再由站里驻守同志分报上级领导和相关组织。警报站一直运行到特科结束后还在发挥作用。
上述改革举措,重新使党中央和中央特科在中外特务眼皮底下隐蔽了下来。陈云的隐蔽做法一直被沿用到特科结束,使特科成为上海不多的没有遭到敌人毁灭性破坏的组织之一。

03

担任白区工作部部长
1933年初,由于上海白区局势日渐紧张,中央决定迁往苏区,陈云随之来到中央苏区。同年秋,陈云担任白区工作部部长,主要负责领导在苏区附近的国统区工作。具体有:指导赤白交界地区党和游击队的活动;开展白区群众工作,发动他们起来斗争;对国民党军队开展策反和情报工作;沟通赤白贸易,开展秘密交通工作;培训白区干部等,以达到保卫和扩大苏区的目的。
陈云对白军工作非常重视,将策反白军、瓦解白军,作为最中心工作之一。他强调要策动白军集体哗变,要广泛发动群众对白军士兵进行各种各样的宣传和鼓动,被占领区域的党、团和工会等组织要领导群众组成“白军士兵工作组”“侦探组”等,由专人负责开展白军工作。
在陈云指导下,白军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白区干部打入白军内部,半夜到白军据点贴标语,进行宣传教育,并设法对白军士兵耐心做思想说服工作。白军时常整排整连地跑到苏区当红军。陈云领导下的白区干部打扮成卖唱的、要饭的、拉二胡的,到白区去收集情报,常常能迷惑住敌人。
这一时期,赤白贸易和交通工作成为斗争关键。敌人加紧对苏区进行经济、军事封锁,苏区物资非常紧缺。为了搞到苏区群众日常所需的火油和食盐,白区工作部组织白区群众起来斗争,进行示威和罢工怠工,并注意武装群众,积极将武装冲突转变为游击战争,开辟新的苏区。各地白区党组织深入到贩盐的群众中组织贩盐武装队,反抗国民党的拦抢与屠杀。白区工作部联合国家政治保卫局在赤白交界地区建立秘密据点、接货站和油盐运输站,接收来自白区的物资,利用水路或陆路深夜秘密运到中央苏区。
1934年1月,中央明确由陈云分管秘密交通工作。当时从白区到苏区有一条主要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从广东汕头,经过福建大埔,进入游击区。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前往苏区,即走的这条线。
陈云对交通线建设十分重视,他在巡视福建省委时,专门和省委负责人进行沟通,为大埔站增派了得力人员。他要求交通线建立复线,一共建了3条:一条专供联络使用,一条主要转运部队,一条是首长来往的专用通行线。这样分散了风险,避免线路“一击即断”。他还对交通员的选拔培训、交接方式、掩护办法、保密纪律、经费使用等作出了详细规定,保证了交通线的安全稳固,成为敌人侦不破、切不断、摧不垮、打不掉的“红色血脉”。
陈云长期从事或指导隐蔽战线和白区工作,对从事隐蔽工作的同志非常了解、深有感情,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在中组部部长任上,陈云面对当时一些“左”的倾向,坚持不冤枉好人,不搞“宁错抓千人、不漏掉一个”那一套,更反对栽赃陷害、肆意怀疑那一套,即使因此遭到某些“左”的批评,以至于被调离岗位也在所不惜。

在经济、城市工作中注意运用情报保卫工作方法
1944年初,陈云被调往西北财经办,主持边区财经工作。他非常重视经济情报工作,对此中央向各地下发《关于收集研究全国经济情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搜集情报,定时向西北财经办报送。陈云还通过派人秘密侦察、搜集白区公开书报等方式搜集经济情报。由于掌握了最新商情变化,陈云能够及时对财经政策进行调整,成功稳定了边区经济形势,维护了边区经济安全。
解放战争中,陈云前往东北工作。他十分重视对当地特务、汉奸、土匪的清剿工作。随着战事的推进,接管大城市成为一项新的任务。陈云非常重视情报保卫部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要求在接管城市前,必须将城市中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接收计划;在接收城市后,要进行肃清残留敌特的工作。陈云通过接管沈阳等城市,形成了一套经验做法,推广到了全国。
杨幸何/文


精文品鉴
本平台为时政、法制、教育、健康、文学等综合性社科平台,着眼于人的健康发展,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阅读视野,欢迎关注,欢迎转发,共享阅读之美好,共享成长之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