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鲁肽科普

美体   时尚   2024-07-29 16:31   广东  


菲塑美 · 贝那鲁肽
减重之路,漫漫而长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体重超标和肥胖问题。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外在形象,更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而减重的方式也是各有不同,但是不管哪种减重方式,都离不开在进食端的控制辅助。
今天介绍的贝那鲁肽就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处方药,它无色透明,为了方便使用,以预填充注射笔方式提供。主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此外,它还被用于成年人的体重管理。通过模拟人体自然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下丘脑的食欲中枢,减少食欲和饥饿感。同时促使脂肪分解和代谢,提高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本文将着重介绍它在减重方面的机制以及跟其他同类型产品的对比。
注意:它尚未有静脉或肌肉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所以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推荐方式进行使用。使用方式与手册说明在则美的上一篇文章有详细介绍。

正文共 7819字
预计阅读 7分钟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产生的激素,属于肠促胰素,能够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1],减少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而且胰岛α细胞可以增加GLP- 1的产生和分泌能力[2],从而参与血糖稳态的调节。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
    促使胰岛素分泌: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3,4],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GLP-1还能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肝糖原的分解,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促使胰岛β细胞增殖与分化:GLP-1能够促使胰岛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阻碍其凋亡,促使胰岛β细胞的复生和修护,优化β细胞的功能。
    延缓胃排空、减少食欲: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能控制胃排空同时控制十二指肠、小肠排空,增加饱腹感[5],延缓胃排空、减少食欲等方式,减少食物的摄入,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6]

目前上市的GLP-1类药物,分为三类(从多肽结构层面):

·非人源GLP-1类似物——基于美洲蜥蜴唾液多肽Exendin-4 结构合成,如利司那肽等;

·人源类似物——基于人GLP-1结构修饰而来,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

·全人源GLP-1——贝那鲁肽,贝那鲁肽与人自身分泌GLP-1(7-36)氨基酸序列相同,对组织受体亲和力更高、免疫原性更小,在GLP-1药物治疗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





人体内的脂肪不仅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皮下脂肪或体内脂肪堆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它还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脂肪组织,每种类型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其独特性。本文旨在探讨白色脂肪、黄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01
白色脂肪

白色脂肪,也被称为白色脂肪组织,是人体内常见的脂肪类型,主要存在于皮下组织和内脏周围。白色脂肪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7,8],当身体需要能量时,白色脂肪会分解并释放出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血液循环,以供身体使用。然而,过多的白色脂肪堆积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02
黄色脂肪

黄色脂肪,又称为脂肪性骨髓或黄骨髓,主要存在于骨髓腔内。与白色脂肪不同,黄色脂肪不仅包含脂肪细胞,还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和其他细胞成分。黄色脂肪在新生儿和年轻人中较为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骨髓的成熟,黄色脂肪会逐渐被红色骨髓(负责造血的骨髓)所替代。黄色脂肪在能量储存和造血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成年人体内,其含量相对较少。
03
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也被称为棕色脂肪组织或褐色脂肪,与白色脂肪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棕色脂肪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这些线粒体能够卓效地燃烧脂肪酸并产生热量,从而帮助身体维持体温。棕色脂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的肩胛间区和颈部,但在成年人体内也存在一定量的棕色脂肪,尤其是在受到寒冷刺激或进行体育锻炼时,棕色脂肪会被激发并产生热量。棕色脂肪对于调节能量平衡和维持体温具有重要作用[9],且被认为与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


总之,白色脂肪、黄色脂肪和棕色脂肪是人体内的三种主要脂肪类型,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白色脂肪主要储存能量并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黄色脂肪在能量储存和造血功能方面发挥作用;而棕色脂肪则能够卓效地燃烧脂肪酸并产生热量,对于调节能量平衡和维持体温具有重要作用。









GLP-1类药品减重的目的也是通过各种路径来减少摄入消耗。GLP-1减重一般有四个主要路径:



1、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摄食中枢,降低食欲

贝那鲁肽能够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的GLP-1受体结合,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摄食中枢的活动,降低患者的食欲。这使得患者能够在没有强烈饥饿感的情况下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



2、作用于消化系统,减少胃蠕动,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
贝那鲁肽还能够作用于消化系统,特别是胃肠道。它通过与胃肠道内的GLP-1受体结合,减少胃蠕动,延缓胃排空[10],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这有助于增加患者的饱腹感,减少进食量,进一步降低热量摄入。


3、调节糖类、脂肪类物质的代谢

贝那鲁肽能够对糖类、脂肪类物质的代谢进行调节。它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优化胰岛素抵抗状态,促使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减少脂肪的合成和积累[11,12]。同时,贝那鲁肽还能够促使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增加能量消耗,进一步达到减重效果。



4、调节不同脂肪的能量消耗

贝那鲁肽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贝那鲁肽能够阻碍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脂肪的积累,激活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分解酶,促使脂肪的分解和释放。促使内脏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化并促使棕色脂肪产热

综上所述,贝那鲁肽的减重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摄食中枢降低食欲作用于消化系统减少胃蠕动和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以及调节糖类脂肪类物质的代谢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得贝那鲁肽成为一种有效的减重药物[13-15],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新的疗治选择。



目前临床中广受关注的GLP-1受体激动剂有贝那鲁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16-18],如此众多的 GLP-1受体激动剂在适应症、与人同源度、用药方式、代谢周期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

01
获批适应症不同

贝那鲁肽:获批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以及成人的体重管理;
利拉鲁肽:获批成人减重适应症,不仅可以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还可以用于BMI>=30kg/m2肥胖患者或者BMI>=27kg/m2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超重患者;
司美格鲁肽:获批适应症是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02
与人同源度不同

贝那鲁肽:100%全人源的GLP-1,药品的是与人100%同源的;
利拉鲁肽:属于类人源,通过对人GLP-1分子结构进行局部修饰加工而成,GLP-1同源性高达97%;
司美格鲁肽:属于类人源,通过对人GLP-1分子结构进行局部修饰加工而成,同源度94%;
03
用药方式不同

贝那鲁肽:短效制剂,随餐用药,餐前5分钟,每天2-3次;
利拉鲁肽:长效制剂,每天任意时间1次用药[19]
司美格鲁肽:超长效制剂,一周一次用药;
04
代谢周期不同

贝那鲁肽:半衰期是11分钟,短效代谢快,不易产生抗体;
利拉鲁肽:半衰期延长到 10~14 h,体内滞留时间较短,较容易产生抗体;
司美格鲁肽:半衰期是165小时,体内滞留时间长,容易产生抗体;


01
胃肠道不适
这是贝那鲁肽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20]这些症状一般会在疗治初期出现,随着疗治的继续,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02
血糖降低:
由于贝那鲁肽能够促使胰岛素的分泌,因此,未遵医嘱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降低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等低血糖症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03
过敏反应:
虽然较少见,但部分患者可能对贝那鲁肽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一旦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04
头痛、关节肌肉疼痛:
少数患者在使用贝那鲁肽后可能出现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这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但一般症状较轻不影响疗治

05
肝功能损伤:
长期注射贝那鲁肽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功能损伤。因此,在使用贝那鲁肽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始创全人源GLP-1减重新药
贝那鲁肽是由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始创全人源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餐时 GLP-1”。GLP-1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肠促胰素,其给药方式贴合人体自身 GLP-1 的分泌,它能够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而控制餐后血糖被证明对亚洲人群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贡献更大;同时餐时 GLP-1 能够更加显著延缓胃排空,降低体重[21]。而贝那鲁肽的“全人源”特性,与传统的外源性GLP-1类药物相比,贝那鲁肽的活动性成分氨基酸序列与人体内的GLP-1完全相同,这使得它在人体内不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降低了药物使用的潜在风险。而且贝那鲁肽与生理性GLP-1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能够模拟人体自然分泌的GLP-1的生理作用,更加贴近人体自然机制这使得药物在疗治效果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独特的减重机制
贝那鲁肽的减重机制独特且全方面。一方面,它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少食欲并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另一方面,它还能作用于消化系统,阻碍胃肠蠕动并延缓胃排空,进一步减少食物的摄入。此外,贝那鲁肽还能增加能量消耗,促使脂肪组织棕色化,激发产热,改变脂质代谢的基因表达,从而达到减重的效果。

半衰期短
①减少药物蓄积

贝那鲁肽的短半衰期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有限,能够快速从体内清理干净。这种特性使得药物在连续给药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蓄积减少了药物在体内的潜在副作用,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②快速调节药效

由于贝那鲁肽的半衰期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灵活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快速实现药效的调节。这对于一些需要迅速调整药效的疾病疗治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③提高疗治效率

短半衰期特性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短暂而集中,能够迅速达到疗治目的。这种卓效的疗治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用药时间和剂量,提高疗治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治效果和生活质量。


抗体产生率低

具有免疫原性的药物可能诱发机体产生有害的免疫反应,能形成抗药抗体和中和抗体。前者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免疫反应,甚至危害病人生命安全,后者能够中和能力,能够阻碍生物药的生物活动性而减弱其药效。

贝那鲁肽同源性高,贝那鲁肽能够与B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阻碍B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能够干扰抗体生成过程中的信号通路,阻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降低抗体的合成和分泌,抗体产生率较低。


高效、安全的减重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显著减少体重、腰围和内脏脂肪,同时对肌肉的影响较小。此外,由于其全人源的特性,贝那鲁肽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突出。相较于其他药物,它对肝脏的影响较小,且未发现生殖毒性方面的不健康影响。同时,由于其起效迅速、半衰期短的特点,使用中出现的常见不健康的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


主要成分
贝那鲁肽(重组人胰高血糖素类多肽-1(7-36)):

这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与人体内源性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具有相同氨基酸序列的生物活动性物质。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激素,在人体内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在控制食欲、减轻体重、促使胰岛素分泌和血糖代谢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功效解析

1、塑美塑形:

全人源GLP-1受体激动剂,其通过中枢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促使脂肪代谢、调控脂肪细胞体积与基因表达,展现出卓效的减重效果。


2、减轻体重:

通过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和食欲控制,有助于减轻体重。它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和储存,同时增加能量的消耗,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减重。


3、调节血糖:

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治作用。它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详细操作方法可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更多↑


1、使用贝那鲁肽期间发现怀孕了,能否正常妊娠?

贝那鲁肽作为仁会生物医药公司的原研创新药,是全球始创的100%全人源GLP-1受体激动剂,与人体生理性GLP-1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因此,该产品安全性高且无生殖毒性,这一点在产品说明书上有明确指出。

当然,妊娠作为人生大事,事关方方面面,需要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对胚胎进行评估,结果以妇产科医生的出具为准。


2、贝那鲁肽是降血糖的药吗?

准确来说,贝那鲁肽是有控糖的作用,但是和胰岛素降血糖机理相比贝那鲁肽的控糖更智能化。这种含有GLP-1成分的产品较早应用的场景就是控糖。贝那鲁肽的控糖智能体现在它会自动检测到我们体内的血液里血糖的浓度。如果说我们正常的低血糖是低于4,它检测到我们血液内血糖处于低血糖状态的话,会帮助我们血糖上调,所以不会引起低血糖。

还有我们很多人对血糖控的不是特别好的话血糖容易升高,它可以帮我们降低血糖,让身体内血糖维持在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平衡的状态。

所以贝那鲁肽除了在平衡血糖减重的适应症外,对于女性延缓肌肤老化也特别友好,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血糖上升,降低糖化反应,延缓老化。


3、贝那鲁肽会有抗药性吗?

我们知道,具有免疫原性的药物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有害的免疫反应,形成抗药抗体和中和抗体。前者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甚至危害生命,而后者中和抗体能减少生物药的生物活动性使疗效减弱。在GLP-1类产品结果和同源性比较来说贝那鲁肽的同源性较高,为100%,也就意味着它的抗体产生率较低,所以相对同类型产品来说是不易产生抗药性的。


参考文献

1. Klinger S, Poussin C M, Dolci W, et al. Increasing GLP- 1-induced beta-cell proliferation by silencing the negative regulators of signaling cAMP response element modulator-alpha and DUSP14 [J]. Diabetes, 2008, 57(3): 584-593.

2. Piro S, Mascali L G, Urbano F, et al. Chronic exposure to GLP-1 increases GLP-1 synthesis and release in a pancreatic alpha cell line (α -TC1): evidence of a direct effect of GLP-1 on pancreatic alpha cells [J]. Plos One, 2014, 9(2): e90093.

3.KAWAMORI D, SHIRAKAWA J, LIEW C W, et al. GLP-1 signalling compensates for impaired insulin signalling in regulating beta cell proliferation in  βIRKO mice[J].Diabetologia, 2017, 60(8): 1442-1453.

4. MÜLLER T D, FINAN B, BLOOM S R, 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J]. Molecular Metabolism, 2019, 30(11): 72-130.

5. Holz Iv G G, Kiihtreiber W M, Habener J F. Pancreatic beta-cells are rendered glucose-competent by the insulinotropic hormone glucagon-like peptide-1(7-37) [J]. Nature, 1993, 361(6410): 362-365.

6. Zhang F, Hao G, Shao M, et al. An Adipose Tissue Atlas: An Image-Guided Identification of Human-like BAT and Beige Depots in Rodents. Cell Metab. 2018;27:252-262 e253.

7. Balaz M, Becker AS, Balazova L, et al. Inhibition of Mevalonate Pathway Prevents Adipocyte Browning in Mice and Men by Affecting Protein Prenylation. Cell Metab.2019;29:901-916 e908.

8. Ježek P, Jabůrek M, Porter RK. Uncoupling mechanism and redox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1 (UCP1). Biochim Biophys Acta Bioenerg.2019;1860:259-269.

9. Maselli DB, Camilleri M. Effects of GLP-1 and Its Analogs on Gastric Physiology in Diabetes Mellitus and Obesity. Adv Exp Med Biol. 2021;1307:171-192.

10. Stafeev I, Sorkina E, Koksharova E, et al. The Effe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 Type 1 (GLP-1) and its Analogues in Adipose Tissue: Is there a way to Thermogenesis? Curr Mol Med. 2021;21:527-538.

11. Chen J, Zhao H, Ma X, et al. GLP-1/GLP-1R Signaling in Regulation of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Lipogenesis. Cell Physiol Biochem. 2017;42:1165-1176.

12. Frias JP, Nauck MA, Van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Y3298176, a novel dual GIP and GLP-1 receptor agonis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and active comparator-controlled phase 2 trial. The Lancet.  2018;392:2180-2193.

13. Coskun T, Sloop KW, Loghin C, et al. LY3298176, a novel dual GIP and GLP-1 receptor agonist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discovery to clinical proof of concept. Mol Metab. 2018;18:3-14.

14. Rosenstock J, Wysham C, Frías JP,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ovel dual GIP and GLP-1 receptor agonist tirzepat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URPASS-1):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2021;398:143-155.

15. Gao Y, Yoon KH, Chuang L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enatide in patients of Asian descent with type 2 diabete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metformin or metformin and a sulphonylurea[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9, 83 (1) : 69-76.

16. Yang W, Chen L, Ji Q, et al. Liraglutide provides similar glycaemic control as glimepiride (both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and reduces body weight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Asian popula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from China, South Korea and India: a 16-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ctive controltrial[J]. Diabetes Obes Metab, 2011 13 (1) : 81-88.

17. Yu Pan C, Han P, Liu X, et al. Lixisenatide treatment improves glycaemic control in Asi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on metformin with or without sulfonylurea: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24-week trial (GetGoalM-Asia)[J].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4, 30 (8) : 726-735.

18. Yang W, Min K, Zhou Z,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xisenatide in a predominantly Asian popula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insufficiently controlled with basal insulin : The GetGoal-L-C randomized trial[J]. Diabetes Obes Metab, 2018, 20 (2) : 335-343.

19. Knudsen L B, Nielsen P F, Huusfeldt P O, et al. Potent derivative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with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suitable for once daily administration [J]. J Med Chem, 2000, 43(9): 1664-1669.

20. 刘杨从,文煜,刘明,等.28 例 GLP-1 受体激动药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9,28( 6) : 403-407

21.Svec F. Incretin physiology and its rol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J Am Osteopath Assoc, 2010, 110 (7) : eS20-eS24. 




往期推荐

水光产品百科
则美帮科普企业微信开通了~
文章转载须知

声明:本公众号为科普平台,只负责产品资料的搜集,不销售产品!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品牌方,不代表则美帮立场,解释权归品牌方所有,请知悉!

文章、图片均为原创,只允许白名单转载!!!


则美帮
美业产品百科,致敬行业,发掘新生力量,共建美业生态新格局,推动美业产业往更透明化、更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