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塞拜然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原定当地22日闭幕,但与会国家仍未能达成共识,须进入加时阶段。与会代表在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等核心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
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活动人士对协议草案进行无声抗议。路透社
主席国公布新的协议草案,提出由发达国家带头,在2035年底前每年提供2500亿美元,以协助较贫困的国家,但有欧洲国家的谈判代表批评金额太高,承担捐款责任的国家数目亦未有增加;而发展中国家亦不满方案,非洲谈判小组指,有关金额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形容是完全不可接受。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国都须设定“国家自主贡献”方案,每5年更新一次。
今年草案的争议主要围绕全球气候融资问题。由超过130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加中国”(G77 and China)要求,全球每年需要提供1.3万亿美元的资金来应对气候问题,其中,已开发国家至少要负担5000亿美元的支出,并大多数由政府预算负担。此外,该集团还要求,相关的融资应列为无附加条件的补助款,而非借贷款项。
然而,欧洲联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融资的主要捐助国对这项提议表示反对。发达国家强调,私部门提供的资金也将有助于实现融资目标;同时,他们也要求一些在1990年代被归类为发展中国家、但已在当今变得富有的国家,被纳入捐款国,如中国、卡塔尔和沙特等;此外,在协议细节确定前,已开发国家也拒绝提出具体的拨款数字。发展中国家则指出,阿塞拜然的最新草案缺乏明示具体的融资金额,让人无法接受。对此,阿塞拜然方面已表示,后续会公布一份较短的、包含数字的草案。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对草案在不同议题上的讨论占比不均表示担忧。中国也加入了拒绝草案的行列,不过呼吁各国尽速消弥歧见。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会议上表示:“目前的文本包含许多令中方不满意或无法接受的内容,但我们呼吁各方寻求共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Guterres)则呼吁各方尽力在会议结束前达成协议。
虽然应对气候变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但国家间基于政治意愿、经济利益、技术和资金不足等,充斥分歧,使全球合作变得相当艰难。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