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突破次元壁,北京校园藏着170万“传承人”

教育   2024-12-27 18:20   北京  

近日,我国传统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当下,非遗的风也吹进了校园里。在首都中小学,传承非遗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玩得热闹”,更要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校园落地生花。如何学非遗?如何真传承?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深入探访多所学校,并邀请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如何以文化遗产教育助推教育变革。



非遗融入校园文化

教育“暖”起来


唱京剧、写书法、做香囊、办雅集……12月16日至19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办了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节,师生共赴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18日晚,学校国剧团师生携手返校的“校友兼票友”,共同带来一场戏曲音乐与戏曲表演的专场演出。国剧团创始人是学校美术教师吴荻,他多才多艺,会写书法、唱京剧、讲评书,被誉为“用评书讲京剧的美术老师”。国剧团另外一位指导教师是政治教师郁露,从小学习京剧,也是吴荻的学生,大学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她,毕业工作几年后,于三年前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政治老师,同时投身国剧团,坚持着自己的热爱,也将更多学生带入传统戏曲的广阔天地中。



“记得上中学时,吴老师在美术课上讲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从京剧到其他戏曲形式,让我受益良多。”郁露告诉记者,自己得益于学校一直以来的文化熏陶,学习传统文化让自己拥有了更好的人生状态。从当初的学生转变为现在的教师,郁露更为看重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当前学生们面临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多元的选择,我们会结合音乐剧、歌剧、话剧等艺术形式与戏曲进行对比,也会从声腔、服装、舞台布局等多个角度讲述传统戏曲的特点,让学生们通过戏曲得到更多的文化滋养。”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不仅有国剧团,还有汉服社、雅集博物馆,不少有爱好、有特长的普通教师成为非遗传承“专业教师”。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师的口传心授,带动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校园内生生不息,在学生心中烙下“中国印”。



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原校长袁爱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世界遗产教育促进教育变革”的研究与推广。她强调,相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世界遗产有着更宽的外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又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重传统、不断进取的民族是坚不可摧的,这些遗产如同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学校教育要将中国人的基因刻在学生骨子里。这些宝贵遗产得到充分的热爱、珍惜、保护与传承,世界将一天比一天丰富多彩。”袁爱俊说,希望通过遗产教育助推教育变革,让教育暖起来、让遗产活起来、让青少年的未来亮起来。

非遗融入课程建设

学生“学”起来


非遗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看来,非遗的价值是多样的,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中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小学在引入非遗的同时,主动探索将其开发为系统化课程,融入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中心小学,“麦秆画”是一张靓丽的美育名片。学校基于“幸福教育”的理念,将其融入幸福教育课程体系。围绕麦秆画创作主题,学校开展了多学科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施:科学老师带着学生种植小麦、填写观察日记;道德与法治老师为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数学老师教授学生计算画框尺寸。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探索求知的内驱力。

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校园,学生们研究皮影、制作皮影、创作皮影戏、演出皮影戏……传承千年的古老皮影戏在学生们的世界中绽放出新时代的熠熠光辉,也推动着教与学的变革。学校组建“微影戏融合课程”教师共同体,汇集音乐、美术、语文、历史、劳动等多学科教师力量,开展皮影戏学科“微渗透”课程。例如,音乐教师带领学生鉴赏戏曲、民乐、管乐等多种形式的皮影戏音乐,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创编《后羿射日》《武松打虎》等剧本,物理、劳动等学科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皮影戏舞台搭建和灯光选择。



“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除了传承核心技艺外,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功能。”张勃认为,在校园里传承非遗不同于社会传承,应该更适应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需求,学校教师在主导非遗传承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更加系统专业的指导。

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加强非遗学科建设,与非遗传承人之间加强互动合作,实现了传统非遗的知识性转化,为中小学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具科学性权威性的学习素材。北京各区也围绕文化遗产传承统筹区内教育资源,推出可供学校教师使用的“课程包”,例如东城区教委于2021年启动青少年“京韵文化”融合系列课程,分为五大类别12门课程,先后在2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课程基地,累计辐射学生近7万人次。

非遗融入学生生活

遗产“活”起来


让非遗“活下来”“传下去”,对于青少年而言,就是要让非遗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增强非遗保护传承“造血”能力,以创新架设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找到更多“打开方式”,使其拥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如何让传统技艺更适于学生?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大兴一分校师生将传统武吵子“舞”出了新花样。学校组建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艺术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创作团队,邀请大兴区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和武吵子传承人作为艺术监制,尝试将民族舞蹈融入表演中,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让学生在演绎中体会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在北京市延庆区西屯中心小学掐丝珐琅社团,有一件“镇团之宝”。这件作品是由学校师生共同设计、精心制作的“万里长城”。学校校长吴亚琼说:“为了给学生们讲好长城故事,让长城精神在学生心中从小植根,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载体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当我们接触到掐丝珐琅这一传统工艺时,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当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校长宋淑英看到学生们的皮影戏创作《脊兽的寻根之旅》时,充满了惊喜。学生们用一出传统的皮影戏,讲述了家乡琉璃渠古老的历史文化故事。“优秀的‘大文化’转化为‘真营养’,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生动素材,能更好地打动和滋养学生的心灵。”宋淑英说。


为了让非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东城区教委在2024年非遗传承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为15万余名东城学子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就是《东城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地图》。该地图采用新科技、新手段,集地理信息、标志建筑、精选线路、打卡点位、非遗传承教育项目于一体,应用数字化技术,带领学生走进非遗之城,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这也为学生做好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份“活地图”。

“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张勃认为,学校、家庭、社会要携手为学生创造更多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亲身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文化自觉和传承自觉,让非遗传承在青少年中更加具有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来源:张娜 苏珊 王小艾 杨旭 赵翩翩

编辑:张秋颖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教委机关报《北京教育报》是《现代教育报》的前身。目前的发行全面覆盖了北京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及所有教育机构。每周两刊,周二《首都教师》,周五《家长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