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让知识从生活中来 用到生活中去 | 身边好老师

教育   2024-12-26 18:40   北京  

从教近3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教师李莉教过近千名学生。多年来,她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初心,怀着严谨的教学态度,为学生的成长倾注心血,以实际行动丰富着“教师”这个词的深刻意义和内涵。“在数学教学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能够创新探索,走得更长远;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希望自己能够潜心钻研,走得更扎实;在育人的道路上,我希望和学生一起相伴成长,走得更精彩。”李莉说。



教师名片

李莉,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北京市第七期名师发展工程学员。她扎根山区从教近30年,撰写的研究论文、参加的赛课,曾多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她还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门头沟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先进个人”“门头沟区社会、家长、学生满意好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育感悟

教育的过程是需要默默耕耘、付出辛苦的,也是充满收获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深耕教育,潜心教学,在育人路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用发现的眼睛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长大了,我更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说起自己的教师梦,李莉笑着说,那是一段从“孩子王”成长为人民教师的蜕变历程。1995年,李莉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这所乡村小学校的讲台上,她一站就是近30年。

为了站稳讲台,她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努力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她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她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体验。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多年来,李莉一直在寻找答案。她认为,首先是要让数学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让数学的学习真正对学生有“用”。“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创新思维,更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李莉说。

因此,李莉总是将目光放在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上。她说:“老师要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她和学生们一起测量校园中物体的长度、计算面积……每一个小发现都能激发学生钻研学习的兴趣,每一个小问题都能成为他们潜心研究的小课题。今年,在开学第一课上,她巧妙地设计了以奥运会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这节课上,她和学生一起计算奖牌的数量、研究奖牌的形状,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为学生普及奥运知识,使学生了解运动员为国家荣誉拼搏向上、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


在李莉的数学课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在跨学科融合学习的过程中,解锁了很多实际又实用的生活小常识,提升了劳动实践等综合技能,真正学有所获。


课堂教学“慢下来”

“宝藏教师”分享智慧经


“李老师,你上课的进度有点慢呀!”每次听到别的老师这样说,李莉总会耐心地解释:“课堂节奏就是要‘慢下来’,数学的学习不是给学生答案,而是要和学生来一场‘寻找答案的旅程’,让他们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李莉进一步解释道,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李莉还喜欢从课堂上找问题。在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当李莉看到别的老师用很多种方法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提升了课堂效率时,她大受启发。“之前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很好了,在听了其他老师的课之后,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我意识到,只有取长补短,才能不断精进,好课就是这样磨出来的。”

小学数学课看似简单,李莉却从不马虎,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期,不能让学生从起跑线上就掉队。”课上,她总是认真观察,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课下,针对学习稍有些吃力的学生,她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个性化辅导。“有些学生喜欢画画,我就鼓励他们在加减法运算时先画竖线计算;有些学生喜欢小棍,我就让他们摆放小棍来辅助计算。”此外,李莉还鼓励学生在课上通过搭建积木锻炼空间思维。

2018年,李莉成为北京市第七期名师发展工程学员,与众多优秀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在教研专家辅导下,她深入了解教育教学前沿理论,不仅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有了显著提升,更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科研是教学进步的源泉,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李莉认为,科研和教学能够相互促进,对教师的个人成长很有帮助。对此,她不断刻苦钻研,开展“小学数学几何直观教学的实践研究”“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性”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她也通过公开课、说课等形式积极实践,将所学转化,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让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固守已经掌握的知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拓宽教育视野和教学思路。”

在不断成长中,李莉成为了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带领青年教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她与青年教师共同研究课题、分享经验,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倾囊相授。无论青年教师有什么样的问题和困惑,都能在李莉这里得到启发和答案,她成为了学校里的“宝藏教师”。“在和青年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受益匪浅。”采访中,李莉向记者展示了她正在和青年教师学习的人工智能课堂评估软件。“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大数据和实时分析,帮助我评判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率。虽然我是一名‘老’教师,但我还希望学习更多新鲜事物,为自己的教学助力。”李莉说。

创新设计小课题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李莉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珍贵的种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有知识的浇灌,德行的培养,更要有老师的精心呵护。在李莉看来,呵护有很多种,首先是了解和尊重,只有了解学生成长、尊重学生想法,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次是关注和关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被看见、被重视,要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中,成为孩子们最信任的朋友。

每一届学生成长的年代和环境不同,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标准、课堂学习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对此,李莉做了不少“功课”,积极调整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现在的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但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同时,在经历课程改革之后,当前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峪二小开展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研究之后,李莉和学校其他教师一起创新设计学习主题,和学生一起开展“为书包减负”小课题研究。“这个想法源于一次放学,一个学生由于书包太沉摔了一跤。孩子们哄堂大笑,这时候我灵机一动,就想到数学课上刚学了质量单位相关内容,不如就和孩子们一起从‘书包为什么会超重’这个问题入手。”李莉带着学生们反复试验。学生们先学会了用秤为书本称重,然后查阅文献,了解了书包的标准重量以及如何计算是否超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更了解了书包超重对青少年骨骼、脊柱发育的影响,增强了健康意识和观念。“学习之后,孩子们将每天所带的书本和物品进行了合理规划和精简,设计出一份详细的‘为书包减重攻略’。”

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李莉和学生们将研究方向聚焦在校园事、身边事上。“学生们告诉我,他们不仅了解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内涵,更想学习更多知识、解决更多问题,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大大提高了。”随后,李莉又和其他老师一起组成团队,设计了“打造节能型校园”小课题研究。学生们分成节水、节电、节纸三个研究小组,李莉则在三个小组中,分别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设计问题、开展试验。“一节课没关水龙头会浪费多少水?”“如果户外活动时每个班都及时关闭教室的灯,一天下来学校能够节约多少度电?”“如果将纸张双面使用,一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公斤的纸?”李莉说,在这种和其他老师一起开展的跨学科学习中,不仅学生们能够真正将所学化为所用,她也和老师们有了更多智慧的碰撞,在教学上也有了新的启发和收获。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苏珊

编辑:付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教委机关报《北京教育报》是《现代教育报》的前身。目前的发行全面覆盖了北京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及所有教育机构。每周两刊,周二《首都教师》,周五《家长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