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2.8万名学生建言!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都有哪些金点子提案——

教育   2025-01-06 17:54   北京  

优化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供给、规范公共卫生间性别标识、完善乡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首都中小学校,有一大拨学生以“小切口”开展“大调研”,走出书山题海,走进广阔社会,通过模拟政协提案贡献青春智慧。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青少年“模拟政协”实践已经开展10年。10年间,带动了全市40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12.8万名学生积极建言。这些模拟政协提案的背后,是北京中小学生关注身边事物、关注生活实际、关心时事热点的浓浓家国情怀,以及解决真问题的真能力……“模拟政协”渐成生动、鲜活的教育新场景。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温泉校区学子参加模拟政协提案活动


以“小切口”开展“大调研”
少年的“急难愁盼”变为青春智慧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通州孩子,家距离北京城市图书馆很近。每逢节假日,我都会去那里学习。然而,多次体验后我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木质地板噪音、游客不文明阅读行为、服务时间与公共需求不匹配、工作人员管理松懈以及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中,开展了百余篇“模拟政协”提案现场展示交流,北京学校学生杨嘉乐在现场分享了他的模拟政协提案——《关于改善北京城市图书馆阅读环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案》。

杨嘉乐的模拟政协提案来自生活实际,来源于真情境中的真发现。在模拟政协提案中,针对发现的问题,他提出了“木质地板上铺设新材料”“设立专门的拍照区域”“适当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配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盲文图书等”等建议。

像这样来自生活中“急难愁盼”的“模拟政协提案”还不在少数。“有一次我去电影院,因为看错标识差点走错卫生间,于是我留意观察其他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性别标识,发现同样存在性别标识抽象不易辨识的问题。于是我开始调查收集数据,最终形成了我的模拟提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邢洛豪在分享自己的模拟政协提案《规范公共卫生间性别标识》时讲到。

“通过积极参与‘模拟政协’,孩子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调查研究更细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提供的对策、建议也更具有可行性。”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东城分院执行院长崔楚民评价道。

2024年9月,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实践推进研讨会上发布了“青春建言·共谋未来”2024年北京市青少年模拟政协交流展示活动方案。本届活动共征集模拟提案作品1436份,其中大学组536份,中学组885份,职业青年组15份。这些提案聚焦权益维护,建议着力预防校园欺凌,加强未成年人司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建议着力完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体系,推动文旅产业数智赋能……首都青少年以“小切口”开展“大调研”,通过模拟政协提案的形式,为解决社会问题、助力城市发展提供青年思路、贡献青春智慧。

“模拟政协”深度融入课程体系
“协商式”文化浸润校园


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实践整整走过了10年历程。10年来,300余件青少年学生模拟提案得到委员关注,以此为素材形成了150余件提案提交北京市乃至全国两会。在获得市政协2022年优秀提案表彰的59份委员提案中,有7项提案素材源于学生的模拟提案。学生的声音正在与社会进步同频,与时代发展合拍,并产生广泛影响。

在模拟政协提案、议事等实践活动之外,不少中小学还将“模拟政协”深度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作为首批“模拟政协”实践基地校,北京市京源学校依托校本选修课程“模拟政协”,向学生介绍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知识,提升政治素养。结合学校“小记者进两会”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参与协商、体验民主的热情;结合“现在进行时”课程即翱翔特别论坛,为学生搭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交流平台。学生们聚焦“真问题”,协商“金点子”,得到了历练成长。

日前,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中心小学开展“协商民主·建国之路”模拟政协现场教学活动,学生们穿越时空,再现了建国前夕政协会议的场景。学校通过跨学科融合,将历史、道德与法治和语文等知识融入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四(1)班学生韩硕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民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和决策过程。”“这次教学展示了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全新的联动过程,对拓展今后的教学视野和学科素养有很大帮助。”参加活动的教师刘国军也感慨道。

“在‘模拟政协’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政治知识,而是摸得着的国计民生,有温度的柴米油盐。”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学生任书娴深有感触地说。

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全景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回首北京‘模拟政协’的10年历程,真正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灵,厚植青少年关注政治、关心社会、关怀民生的家国情怀。”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廖春迎曾有8项涉及青少年的模拟提案,最终均修改为正式委员提案,获得相关部门的办复率为百分之百。他以模拟政协提案活动为抓手,主动参与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模拟政协提案活动的全过程、全要素。

“在孩子心目中,要种下一粒民主协商的种子,让课堂上的民主之花绚丽绽放。”廖春迎说。

如今,在北京的许多中小学,“模拟政协”育人实践已经成为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很多学校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通过“模拟政协”来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东城区将“模拟政协”活动深度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一方面与国家课程中的政治、历史等核心学科形成紧密联动,另一方面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开发模拟政协社团课程。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思政教师设计了“劳动合同体检”和“撰写模拟政协提案”的课程,创新思政课程实现途径,突出了思政课程的实践属性,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近日,一场由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学校共同策划实施的“模拟政协”展示研讨活动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举办。活动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和团委书记及相关专业的10余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共同研议“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在“模拟政协”项目上的构建。通过大中小学携手、校内外联动,协同多元教育主体、统筹多样教育内容、协调全过程环节,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拟政协’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和探索创新。”在西城区政协副主席彭秀颖看来,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作为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不仅让人民政协真正走进青少年群体,也让首都青少年更加关爱社情民生、关心治理难题和国家发展,更加深刻领悟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专家观点

持续拓展新资源观和环境观
构建横纵融通的大课堂


冯洪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十年磨一剑。北京市青少年“模拟政协”已经成为政协与科研机构共同建设的统战智库平台,同时也是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政协平台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政治启蒙,形成政治素养,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孩子们在模拟政协提案形成过程中关注身边的事、生活中的事、学习中的事,通过创新思维深入调查研究,培养创新思维品质,提升科学素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模拟政协”汇聚社会力量,建成了北京市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创新平台,持续拓展新资源观和环境观。它以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学生为主体,以模拟政协提案、模拟协商议事、观摩政协履职为方式,围绕青少年自身的生活、思维、品质,关注大世界、构建大课堂,推进大中小一体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新样态,推动青少年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引导青少年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积极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大业建言献策。


未来,我们还要常态化推进“雏鹰建言行动”、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在区域和学校特色化落地,构建横纵融通的思政育人网络,夯实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娄雪 王小艾

编辑:付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教委机关报《北京教育报》是《现代教育报》的前身。目前的发行全面覆盖了北京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及所有教育机构。每周两刊,周二《首都教师》,周五《家长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