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完善艾滋病防治“两项机制”,搭建高校“三重防控”,瞄准“四大环节”,形成“234”工作模式,有效推进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
“两项机制”:一是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2024年,青岛市建立高校艾滋病防治的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由疾控和教育部门领衔,携手相关机构、组织及24所驻青岛市高校,共同建立疫情通报、会商研判和工作调度制度。
二是专家指导工作机制。整合疾控、医疗、教育、团组织及志愿服务等领域的专家成立市级专家指导组,以流行病学、检验检测、临床救治、健康教育为重点,强化对高校的业务指导。
“三重防控”:一是校园纵向防控。2024年,驻青岛市各高校均成立由校领导主责的艾滋病防控领导小组,构建起“从校领导到辅导员”的纵向工作体系。
二是校园内部横向防控。各高校加强院系、校医院与社团组织之间的横向联动。如山东大学(青岛)通过开展“健康服务进学院”活动,增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借助外部资源形成防控合力。青岛市积极拓展外部合作,充分利用辖区公共卫生机构、协会学会及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防治艾滋病合力。如西海岸新区疾控中心携手14所高校开展主题宣教活动,青同防艾志愿服务中心也与多所高校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艾滋病防控网络。
“四大环节”:一是宣教环节。青岛市在高校中推行艾滋病防治“三个一”宣教制度,即每名学生获得1张教育处方、参加1期健康教育课、参与1次主题班会,提升了学生的防艾知识知晓率。
二是咨询检测环节。为提升艾滋病筛查服务质量,该市不仅在高校和街道增设自助检测设备,还在中国海洋大学等3所高校设立咨询检测室,在李沧区试点发放自检咨询“一体机”及试剂、安全套。
三是精准干预环节。招募青年学生志愿者,与社会组织合作,对高危群体实施精准干预。
四是多病同防同控环节。以艾滋病防治为核心,融合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防治知识,促进多病同防同控。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