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1 日是第 37 个 “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中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中心医务人员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并发放宣传手册,并就艾滋病的分期、传播途径、防控方法等方面进行科普,引导居民以理性正确的态度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
一起认识艾滋病
定义: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易患各种严重感染和肿瘤.
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途径;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受污染器械等;感染 HIV 的母亲在妊娠、分娩或产后哺乳时可能传染给下一代.
非传播途径: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共用浴池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的病程分期
急性期:感染后 2-4 周出现发热、咽痛、乏力等症状,持续 1-3 周自行缓解,此时检测抗体可能呈阴性,需进行核酸检测.
潜伏期:急性期过后进入潜伏期,一般持续 5-10 年,平均 7-8 年,此阶段几乎无症状,但病毒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
发病期:分为艾滋病前期和典型艾滋病期,前期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周期性低热等症状,典型期则会出现严重免疫缺陷,引发各种致命感染和恶性肿瘤.
预防措施
避免高危行为:树立健康性观念,提倡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等.
暴露前后预防:发生高危行为前,可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高危行为后 72 小时内服用阻断药,越早效果越好,需连续服用 28 天.
注意医疗安全:文眉、打耳洞、拔牙等要到正规机构,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