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浏览一些年轻用户居多的论坛(比如:猫扑)时,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婚姻适龄的群体都对生育乃至结婚有了很明显的抵触情绪。
年轻人群体的总体观念是:生活本身已经很难了,养活自己尚且是个问题,如果再有个孩子,那压力会更大。
从数据上来看,这种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印证了。
2024年11月3日,民政部官网近日公布了名为《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的报告。
相关数据表明,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结婚登记的新人数量为474.7万对。和去年相比,今年前三季度新人结婚登记量同比减少94.3万对。
在网民看来,人们婚育兴趣下降也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趋势。
两性与婚育
男性用户群体更多的网络论坛体现出一种“单身不结婚能够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在提升个人生活情趣上”的论调,
他们认为如今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跟同龄的朋友偶尔小聚一下,平时独居,打打游戏,娱乐一下,生活也是挺惬意的。
而在女性用户群体更多的网站上,主流观点也认为生育会让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品质有明显的下降,同时生育还会为自己带来一重“母亲”的社会角色。
对那些在工作上已经感到压力很大的女性来说,无疑会让她们喘不过气。
由此大致可以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大部分处在结婚年龄的人们都或多或少因为各种原因而暂时将婚育作为“可以推迟”乃至“可以放弃”的事情,
这和我们传统观念中年纪一到就“成家立业”的婚姻观有着较大出入。
而且,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这批人,也渐渐开始接受“婚姻并非必须”这样的事实了。
从观念上来看,这种情况是存在多种原因的。
传统婚姻观的心理学解释
在传统观念中,结婚生子被视为人生的重要里程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
更令人关注的是,70后的父母们也开始认同并尊重子女的这一选择。这一变化背后,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因素的推动,更有深层的心理学理论支撑。
1.年轻人的“不婚主义”
首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的自我实现需求是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中的最高层次需求。
上文提到的社交论坛观念也可以得知,现代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追求的是生活质量而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完整人生”。
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促使他们对婚姻和生育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
其次,根据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而这一阶段的危机是亲密与孤立的对立。
现代年轻人在面对婚姻时,更倾向于避免孤立而非盲目追求亲密关系,这反映了他们对个人空间和自由的高度重视。
2.70后一代的观念转变
在之前,这些观念是无法被70后这代人理解的。
但是在社会整体变化的前提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当下人们的生活,并且在观念上慢慢进行着改变。这种过程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来看,
当这些做父母的70后们意识到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使得婚姻不再是幸福的唯一途径时,
他们自然也会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观,以减少内心的认知失调。
近年来全球性的经济下行以及就业难度增加、生活成本提高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
切身的艰难使这代人开始学着去换位思考,体谅自己的子女。在心理上,这种认知的转变使得他们更愿意接受和尊重子女的选择。
此外,从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视角来看。
年轻人婚姻和生育的成本(比如经济负担、个人自由的限制、精神压力)可能超过了其带来的收益(比如情感支持、社会认同、情绪满足)。
因此,他们选择不婚不育,以保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在之前,他们70后的父母会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这样的选择视为“不负责任”,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传统观念。
但在近几年,家庭经济状况的弱化以及大面积的婚姻成本提升使他们认识到婚育的难处,也开始怀疑当下人们的价值观。
两代人在此时反而达成了一种“和解”。
对于已经为人父母的70后一代而言,近年来在婚恋观念上的转变是显著的,同时,也许也是积极的。
这种转变拉近了两代人的情感距离,有利于原生家庭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