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浩瀚简牍中汲取文化养分

时事   2024-12-26 17:22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王瑞红

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外景

2024年11月4日,在湖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些珍贵的简牍,诉说着秦汉历史中一个个鲜活的家国故事,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古老智慧,其中的许多思想理念至今仍可镜鉴。古老的简牍,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探寻云梦简牍里的中华文明


云梦县博物馆是湖北省具有特色的县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与保护、考古发掘与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64件、三级文物242件(套)。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12月在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共1155枚,残片80枚,近4万字。


2022—2023年,博物馆实施展陈提升工程。升级后的博物馆展陈包括《古泽风华——云梦古代文明展》1个通史展和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云梦出土秦汉木漆器展2个专题展,主要展示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汉简、黑夫家书木牍、龙岗秦简、“中华第一长文觚”等珍贵文物。作为最早发现和出土秦简之地,云梦是秦简牍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云梦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秦简。秦简的简文反映了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大量法律文书的发现,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为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法制状况提供了可信的实物史料。


此外,睡虎地秦简简文字体是中国最早的隶书,秦简也成为中国重要的书法遗产之一。资料显示,自1975年出土睡虎地秦简后,云梦先后出土秦至汉初简牍八批次3000余枚,创下多项之最,如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麻风病记录、最早的木牍家书、最早的个人年谱、最早的相马经书、最早的告地书等。


秦汉木漆器展主要通过艺术展的方式展示云梦秦汉漆器的发现情况、种类、装饰、工艺等特征;云梦出土的秦汉漆器迄今有1000余件,数量多、种类丰富,保存完好,有多件为首次发现,如郑家湖墓地门板画等,在湖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云梦是千年古县,史前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周时期是中原王朝南下和南部铜料北运的咽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是楚王的游猎区和楚国陪都,也是秦统一六国的南方重要基地和县邑。


云梦,曾是“气蒸云梦泽”的巨泽、江汉平原湖泊的总称。从水乡泽国到阡陌交通,云梦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迁。作为郧国故里、楚国别都、秦朝禁苑,这里还是“东有云梦之饶”的宝地。从北进门户到南下要津,云梦印刻着2000多年前秦、楚文化的历史印迹。近年来,云梦县博物馆通过展陈、社教、研学、文创等多种形式,展现秦简书法、漆画的特色,撬动了文化热。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文字记录功不可没。从先秦到魏晋,长达一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华先民的文明创造和积累大多由简牍记录并传承。简牍上承甲骨文和金文,下启纸质的写本和刻本文献,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简牍,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也让人们从另一个独特视角窥见历史的细节。透过简牍,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跨越千年,跃然眼前。随着释读和研究的深入,简牍中蕴藏的文化密码不断被破译,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更加真切、鲜活。在探寻中华文明延续的过程中,人们更可从中深切感悟文化归属与自信。


从简牍中看中华文脉传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曾经推出过首个以“简牍”为题材的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节目选取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天回医简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简牍发现,诠释出土简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物质与文化遗存,探秘其中蕴藏着的中华文脉密码。“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巨大的文化价值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让简牍“开口说话”,成为沟通大众与历史文化的桥梁,是摆在简牍研究者、保护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组图)云梦睡虎地秦简

中国历来有文献名邦之誉,甲骨陶符、简牍帛书,典籍精华、经久不泯。古老的中国不仅拥有海量的传世文献,也有地下文献层出不穷,甲骨卜辞、包山楚简、里耶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走马楼吴简等,共同讲述着文明的历史。其中,有一种以竹木为载体的文献,方寸之中包罗万象——那就是简牍。据有关资料介绍,简牍是中华先民主要的书写载体,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脉络中,简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过30万枚简牍。透过写在竹片木板上的文字,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跨越千年,跃然眼前。这些珍贵的考古文物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为我们追文明之根、溯文化之源提供了直观且可靠的线索。


不同于其他观赏价值较高的文物,简牍往往内容晦涩难懂,也因此成为冷门绝学。而事实上,比起鸿篇巨制,简牍更像是历史的注脚,勾勒着具体而精微的古代生活。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在简牍中栩栩如生的普通人,无疑是更能激发大众情感共鸣的。以更深入的挖掘、更鲜活的表达,让有温度的小人物从简牍的字里行间“活”起来,也就能更生动地讲好简牍里的中国故事。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创新性的阐释和表达中,昔日冷门的简牍学如今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简牍、了解简牍、爱上简牍。破译好简牍蕴藏的中华文明密码,充分利用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一定能够让简牍文物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彩。简牍是对竹或木制成的书写材料的统称,包括简册、牍、觚等。把竹、木劈成窄长条,就称作“简”;分解为较宽的长方形片状,就是“牍”;削成四面、六面等多面体,则叫作“觚”。因为地区差异,南方多用竹简、竹牍,北方多用木简、木牍。把一枚一枚的简、牍编联在一起,就是简册了。


从殷商到魏晋时期,超过1500年的时间里,中华先民创造的文明有多种记录和传承载体,简牍则是最主要载体。早在35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简牍就与占卜时楔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和祭祀、飨燕时铭铸在青铜礼器上的金文等文字典范同时使用。《尚书》中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据专家介绍,与甲骨文、金文需要在特殊场合或特定器物上使用不同,简牍是我们祖先在纸张出现之前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书写材料,也是最简便的书写方式。百余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出土简牍呈“井喷”之势,祖先们书写在竹片木板上的文字以及凝聚其中的中华文脉,石破天惊般地再次真实呈现在世人面前。


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仅需要“形”的外在表现,也需要以文化价值作为基本内核。央视播出的《简牍探中华》能把“冷门”讲热,靠的就是持续探寻传统文化历史脉络的耐心和定力,对故事表现形式不破不立的勇气和远见。近年来,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再到《简牍探中华》火爆出圈的背后,都是各主办方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借助一个个文化精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简牍承载着祖先无穷的智慧


谈及秦朝,不少人可能会想到它复杂庞大而又严密的律法系统。秦律是中华法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以前,古典文献中关于它的记载只有一些不成体系的片段,人们无法一窥全貌。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1000余枚,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来自秦代的简牍,也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代律法——由11号秦墓主人、秦代基层法律工作者“喜”摘抄、记录的法律文书,涉及当时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为世人揭开了秦律的神秘面纱。

简牍《秦律十八种》

云梦睡虎地秦简

而央视播出的《简牍探中华》节目,则从 “喜”的视角,借助现代化的节目手段,打开尘封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历史记忆,重现古人形象和历史场景。据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据多学科综合研究推算,“喜”身高为161.5厘米、体重为59.9公斤。勤于笔耕的“喜”,给世人留下了璀璨瑰宝。而睡虎地M11秦墓竹简,堪称“秦史百科”,总计竹简1155枚,简文总计近4万字。竹简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日书》(甲种、乙种)。其中出土的法律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律文献,价值巨大。


在被整理者定名为《为吏之道》的文书中,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人们对于如何评价一名官吏已有成熟的思考。《为吏之道》说“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与之相应的是“吏有五失”,喜抄录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大意是这样的:面对百姓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倨傲态度,这是第一失;不安于朝廷赋予的官职、使命,这是第二失;利用职务便利巧取豪夺,这是第三失;对于朝廷下达的命令推三阻四、虚与委蛇,这是第四失;心中只想着自家而忘记了公职的责任,这是第五失。


正如云梦睡虎地四号墓的主人 “衷”,他有两位弟弟“黑夫”和“惊”,随葬在“衷”身边的有两件弟弟写给他的家书。这两封家书没有载明年份,据学者考证可能写于公元前223年,这一年秦终于灭亡了楚国,黑夫和惊参与了对楚战争,他们在前线写下家书,托人带给在家乡的哥哥。黑夫和惊的家书,真实还原了两位两千多年前在前线打仗的士兵的希望、困窘与急迫。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历史,经由出土文献保存了下来,从而让大历史更加生动、更加温暖。古人或许未曾预料到,这一枚枚小小的简牍,正掀开文化星河的一角,在竹木春秋千年不泯的悠远回响与尺寸方圆中,传播继往开来的新声。翻开历史长卷,数千年传承不息、一代代薪火相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简牍所记载的内容精彩纷呈,简牍中记载的名字多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为家为国奋斗的人们的缩影。从传统文化中探寻源头活水,从历史细节中感受奋进力量,不断探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包括央视播出的《简牍探中华》在内的文化产品,在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带领观众回望过往,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同时,引领观众眺望未来,从古至今,在实现跨时空情感共鸣的同时,把握时代的价值坐标,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翻阅简牍,如同打开了古代的“百科全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民族交流……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可见,简牍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文字载体,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回顾历史,溯源文脉,我们会明白简牍帛书等在内的文献资料,彼此联结、一脉相承,勾勒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脉络,传承着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底蕴,讲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往期回顾

冰雪藻饰高成山

透过《争座位帖》解析颜真卿艺术的审美价值

水墨氤氲,气韵悠远——张瀚东的山水画艺术赏析

中国周刊
触摸活的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