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华!体验古老的“印刷术”🤙🤙🤙

政务   2024-12-29 15:02   四川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成华,作为成都的中心城区,有着悠远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根基。成华历史是巴蜀历史的组成部分,成华文化是巴蜀文明的重要篇章。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携手成华区地志办、区民政局联合推出“成华往事”,带您发掘、找寻、传承成华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底蕴,追忆老一辈成华人的似水年华。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成华的“非遗世界”清水拓。


一件青铜器重现于宣纸之上,造型立体、铭文清晰,仿佛是从远古而来的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艺术“新作”。


一纸一墨,拓古传今。传拓技艺是我国一门古老的“印刷术”,在成华区就有一位清水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物象留影、为历史佐证、为文化传承……她坚持传承创新,让清水拓走进生活,将古与今融合在非遗之美中。

▲学员展示拓印作品 图源:杨娟本人提供


清水拓:传拓,是将纸覆盖在金石器物的文字、图画上面,再用墨拍打,把文、图拓印出来的一种技艺。清水拓技艺使用清水上纸,拒绝使用白芨水等一切胶性溶液作为上纸的辅助材料。因拓制过程中,使用清水而得名,因此被称为“清水拓”。







承载信息 记录历史
传拓技艺 代代相沿


传拓之事,石刻之学,由来古矣。


传拓即制作拓片,由于拓片价值极度依存于所拓碑碣或器物价值,传拓技艺本身的精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而随着现代摄影技术和复印技术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传统的传拓工艺将被它们所取代。


事实上,传拓并非只有映像文物一种功能,传拓、拓片之间同样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目前最早提到传拓这一技艺的,在隋代已经产生,甚至可追溯至南北朝。《隋书·经籍志》就有过“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的记载。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拓片实物是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原藏于敦煌藏经洞)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拓片。


在唐代,人们会在碑石刻立之后传拓墨本作为原碑影像留存,以广泛流传;或传拓古人遗文,以收藏欣赏、学习书法。唐代诗人王建曾在诗中写道“古碑凭人拓,闲诗任客吟”,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传拓古碑是一件颇为寻常的事。


到了北宋时期,随着金石学的始创,传拓进一步应用于青铜器上。传拓的主要目的也由传播碑刻文字,扩展为研究、收藏、品玩。清代中期开始,金石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传拓艺术再次经历了大发展。不同于石碑的平面拓,金石器大多造型、纹饰繁复,为了更好地传播和利用,全形拓应运而生。


清嘉庆时期,浙江嘉兴人马起凤开创青铜器立体拓法——全形拓,其弟子六舟和尚又创全角拓,使得金石传拓更具表现力,在当时可谓盛誉满天下。


民国以后,传拓技艺随着金石学的落幕渐渐不被重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又开始进行文物收藏和研究,传拓技艺又慢慢回到大家的视野中。


清水拓则是在历代传统平面传拓的基础上,融合各地风格,集各家所长,经过拓工们大量的实践,“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技术含量高、技法独特的传统技艺。清水拓在清末民初已出现,经过不断创新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洛阳传拓名家裴建平先生将清水拓技艺进一步提升,对保护金石作出了突出贡献。让清水拓技艺,在中国整个传拓界打响了知名度。








清水为媒 纸墨为介
历史痕迹 完美复刻


走进位于保和街道和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的“人文书房”生活美学空间,成都市成华区清水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杨娟熟练地将裁好的宣纸,轻铺在有图案的金石之上,用喷壶将清水均匀浸湿宣纸,随后用特制的鬃刷和扫刷反复扫压宣纸,使纸紧贴金石的凹纹,再用一张小方巾按压紧实,使金石与宣纸间的气泡排出。待宣纸晾干至七八成时,用拓包蘸取墨汁,便可在宣纸表面拓上一层薄墨。反复几次上墨后,揭开宣纸,待其风干。杨娟一番操作后,砖上奔驰的骏马、威武的士兵、气势磅礴的马车等复杂精美的图案一一浮现于宣纸上。这便是被誉为中国“最古老印刷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而杨娟使用的传拓技艺则是一代代拓工们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累积和智慧的产物——清水拓。


▲《风气云扬驷马来》 图源:成都市成华区文化馆


▲《铜鎏金龟凤香炉全形拓片》 图源:杨娟本人提供


“‘清水拓’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技艺之一,它以清水为媒,以纸墨为介,将金石上的文字与图像完美复刻,既保留了原物的神韵和年代感,又赋予了拓片独特的艺术生命力。”杨娟对清水拓最主要的工具和技艺做了详细的介绍,传拓要经过备工具材料、绘图、清理、上纸、扫纸、上墨、揭取、整理、装裱修复等十几道工序。



工 具:


▲部分拓印工具 图源:刘青青/摄


▲不同规格的拓包 图源:刘青青/摄


喷壶、独创扫刷、研磨墨汁、手工宣纸、清水、不同规格拓包、拓板裁纸刀、毛巾、镊子、大中小鬃刷等。大的扫刷用于平面碑刻,小鬃刷用于青铜器文物印章边款等。








百年技艺 轻刷慢扫
文物保护 做到极致


和传统的干纸上器相比,杨娟强调清水拓采用“清水上纸,扫纸入凹”的技艺,“首先传统的技艺是利用中药白芨制水,让纸附着于器物上。白芨水具有酸性,年代久远后,纸张会发黄变脆,不利于拓片的保存。使用清水上纸,就完全避免了上述的情况。此外,清水湿宣用鬃刷能够很轻松扫纸入凹,不会产生气泡,而传统的干宣上纸法,需要后期用打刷才能使气泡排出。‘扫’对于纸张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但‘打’则会伤及纸面,鬃眼留痕的同时,墨面缺少精美之感。


▲《礼墨·饮中八仙》 图源:杨娟本人提供


杨娟对上墨也颇有讲究,“我在上墨时的技艺,没有采用传统的捶拓,而是恢复了宋代使用的‘擦拓’。顾名思义就是在对拓片上墨时使用捶拓的同时,再在纸上有一个轻擦的动作,这样上墨可以避免捶拓过度用力造成局部上墨不均匀。”拓包的使用也有技巧,“我会同时使用到两个拓包,负责上色的小拓包蘸上墨汁后,再在大拓包上进行揉擦,这个技巧叫‘揉墨’,可使小拓包上的墨汁更加均匀。”


清水拓整个过程看似简单,操作上手快,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非易事。“一个简单的铺纸步骤,就需要有耐心、细心,在后期拓印时,纸张上一个小小的褶皱,就会毁掉整张作品。想要拓印出字迹清晰、墨色均匀的拓片,没有上年头的手上功夫,是不可能有完美作品的。更不要说还有字迹模糊、缺损严重的器物,拓印起来就更费劲了。”








古物再现 承载文史
价值体现 不可取代


不同于书法绘画,拓片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也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它身上凝结了一种难以名状的金石气息和历史文化积淀。


清代中晚期,金石文化日益兴盛,拓片的市场价格也逐步走高。当时的一张名碑拓片和一张名家字画等值,而一本剪裱宋拓,价格要超过一张宋画。


一些古器的拓片经过名人收藏、题诗、考记,其价值和意义甚至超过了原拓本身。杨娟表示,“拓片”原本是对古物的再现,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蒙上了浓浓的人文色彩,尽管今天摄影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但拓片仍有它不可取代的魅力。“因为只有拓片才能把原物本身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最原始、最本质,也最朴素地反映出来。”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都墨亮如新,所以这项传统的传拓技术一直沿用至今,足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为使清水拓传统技艺后继有人,杨娟也在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学员们的技艺水平从零基础,到已有数年拓龄的传拓爱好者大概有十余人,专业从事拓印的徒弟有三人。只有让学员们真正领会到‘字口清晰、墨色均匀、墨不透纸’的传拓理念的深刻内涵,才能拓出高质量的传拓作品。”想要守住这门技艺,杨娟挑选徒弟也格外严格,“必须要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定恒心,对清水拓这门技艺的由衷热爱,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枯燥,才能在技艺永无止境的这条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走得稳健。”

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网、

来源/方志成华相关资料整理

制图/姚鹏

编辑/姚翼傑

责编/姚瑶、冯莉枝

主编/张媛

总编/刘蓄瑞


中共成华区委宣传部主管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成华发


文旅

紧跟「雪怪」脚步!迎接新年来东郊记忆就对了🤍🤍🤍

医疗

回眸2024 | 好安逸!优质医疗服务就在家门口→

文旅
成都理工大学“恐龙”上新了!速速围观→



成华发布
发布最权威的成华声音、最新的新闻资讯、最实用的民生信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