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师生参加云南新闻界庆祝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大会

教育   2024-11-09 23:32   云南  

传播党的时代主张,记录世界的风云变化。11月8日,云南省新闻界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在云报传媒广场大厦举办。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杨明月老师带领19名学生应邀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大会由云南电视台记者周炎择主持,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记协及驻滇央媒代表参加会议。大会伊始,省记协主席、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何祖坤同志致辞。他表达了对新闻工作者诚挚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坚持党的政治立场、进一步改进正面宣传、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建设好记者之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贡献力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庄志强同志发表了关于“新时代媒体如何改革”的演讲。他指出要做到三改三不改,即改画风、改个性、改视角,讲政治、讲导向、讲责任,以便在这一轮的改革中抢占先机。

会上,何祖坤同志对第40届云南新闻奖、第四届云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总计350件云南新闻奖优秀作品。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9件、二等奖103件、三等奖196件、优秀新闻工作者20位。云南新闻奖获奖代表钟丹利和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优秀选手高玉,生动讲述了优秀新闻作品背后的采访故事。

钟丹利记者讲述了如何通过细节挖掘新的报道角度。他接到采访任务后,没有立刻进入采访工作,而是通过整理之前的报道,沉下心去观察,进而捕捉到三个细节,还原了鲍卫忠局长的工作形象,发现了他的精神在同事和后辈中传承。他说:“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利得多。”这次报道就是在不断地寻找和发现细节的过程中,把鲍卫忠局长的形象和精神鲜活地刻画在屏幕上。

高玉记者以《隐形的翅膀》为题,深情讲述了与昭通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孩子们背后的故事。她讲述了老师通过“人体模型”教学法,帮助盲童感受钢琴的魅力,用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插上自尊的翅膀。老师们翻山越岭不畏辛苦,只为给特殊孩子们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解到学习音乐的过程对于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她回访了特校毕业生,发现音乐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高玉记者提到孩子们登上少儿春晚舞台的画面。她说:“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践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承诺,把这个关于翅膀和编织翅膀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

会议圆满结束后,云南省报协秘书处的刘梓辰老师带领学生们先后参观了采编部门、学习强国编辑室和社史馆。讲解员详细讲解了云南日报的发展历史、平台的运营、所获成就等,另学生们学习到专业新闻人在报道重大事件和基层采访中的写作风格和采访技巧,对各平台功能定位、稿件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随后,同学们积极参与游园活动,品尝有机蔬菜,参与写书法、画自画像等活动,收获颇丰。

参加记者节活动,让传媒学子们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业内优秀的老师前辈们。22广电普杰冉同学对于残障儿童群体的深度报道印象尤其深刻。她从中深切感受到了新闻工作的温度和力量,大大拓宽了报道视野,进一步认识到了记者的使命和与社会的关系。23新闻A班李睿逸同学则是意识到细节捕捉和深入社会的重要性,二者都在报道中不可或缺。

在信息爆炸时代,记者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传媒学子将以前辈们为榜样,坚守新闻理想,担当社会责任,用心感受、用心采访、用心传播。

END

文字:丁文越

采访:黄晓琴 闻晟宇 郑雯心 

 图片:杨宇杰 周蓉 邓卓

排版:刘思君

一审:杨明月

二审:肖   青

三审:赵枝琳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用于增进学院与社会、学生的信息交流、沟通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