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流学院】守正创新多元并举 培养卓越传媒人才——镜鉴工作室专访我院院长
镜鉴工作室:2024年11月8至10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以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4》首发式将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和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承办,传媒茶话会协办。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云南省较早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院校之一。学院新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专业入选云南省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入选云南省博士授权点申报培育学科。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学院着眼于媒介融合和行业发展前沿,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为此,镜鉴工作室对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赵枝琳教授进行了专访,以飨读者。
年鉴: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国际新闻传播学院”;2022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融媒学院”。可否简单回顾一下贵校新闻传播学科部校共建的过程?
赵枝琳:2018年3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云南师范大学挂牌共建“国际新闻传播学院”;2022年3月,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融媒学院”。部校共建实体学院落户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采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双方共同协作的管理运行模式。六年多来,部校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共建管理机构、共建精品课程、共建骨干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建智库研究五个方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年鉴:您如何看待部校共建对贵院发展的影响?
赵枝琳:通过部校共建,创新“政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发展,双方整合各类实习实践平台,加强实训类课程“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及云南传媒产业发展,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在部校共建特色亮点方面,双方联合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发起了“多彩中国云南行”暑期融媒体实训营活动,该活动于2023年和2024年暑期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余所双一流高校的师生,实训营深入到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州,围绕当地民族团结、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重点话题展开融媒体报道,发挥青年一代的创新意识以及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优势,书写和传播好云南故事。
年鉴:可否介绍一下贵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赵枝琳:一是坚持立德育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学院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厚值爱国爱校情怀,将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学生专业学习及实践活动中,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出品展现西南联大教育救国故事的原创情景剧《追寻》,并获批云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出版《诗意联大》原创音频作品;师生红色经典诵读作品先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推出系列精品党课视频;制作“诵红色家书 忆初心使命”音频作品31期;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开展红色教育宣讲50余场,覆盖全校和周边多个社区。我院共有40多名学生加入西南联大博物馆讲解员队伍,争做西南联大红色基因的践行者、传播者和推动者。学院积极构建多元协同的思政教育体系,建立健全“领导带动、教师联动、考核促动”的全员育人制度,形成培养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人工作格局。学生党支部被选树为云南省“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1个,校级“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1个,典型工作法1个;“习近平新闻思想读书会”获评校级一流党建示范项目。
二是坚持以本为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立足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及传媒产业需求,提出“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新闻传播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设专业,实施“铸魂育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工程,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构建“系-教研室-课程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对青年教师开展系统培训,抓实“导师制”,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传帮带”作用。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聚焦新文科建设,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本科教育创新发展。发挥各专业优势,打破专业壁垒,实施灵活开放的多维教学方法。将项目式教学和以赛促教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全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眼界。落实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OBE教育理念,实施“4+2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拓展学生成长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多样发展。
三是坚持“四有”标准,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积极推动“人才强院”战略,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12人,占比18.5%;副教授21人,占比32.3%;取得博士学位26人,占比40%;在读博士15人,占比23%;硕士及以上学历63人,占96.9%;硕士生导师29人。拥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千人计划”人才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人才1人,云南省“兴滇人才”9人,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2人,云岭文化名家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教学技术能手1人,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1人,云南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明德教师奖1人。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较高,团队实力较强。
四是坚持五育并举,深化协同创新育人。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始终把培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点,支持本科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近三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奖6项;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共计44人次;参加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获国家级奖19项,省级奖86项。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多部纪录片作品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云南卫视等媒体播出,并荣获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类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亚太广播联盟特别奖—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最佳纪录片提名奖,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国际虚拟现实VR|AR大赛“金辰奖”,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纪录片十优作品,国家广电总局“国产优秀纪录片”,教育部“高校原创精品推广计划”,中国国际微电影展一等奖,深圳青年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五是坚持“学生中心”,突出特色服务地方。学院立足传媒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教学,将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应用型人才。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组织本科生深入云南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通过“普通话+红色宣讲”“普通话+文化浸润”“普通话+职业教育”“普通话+直播助农”等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和培训。近五年,培训累计超过3500人次,辐射基层中小学师生及村民超过15万人,为消除语言隔阂,促进民族交往团结,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两次受到教育部语用司与共青团中央的联合表扬,学院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授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誉的高校单位。学院积极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倡导成果导向模式,推进教学和科研相融合。依托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指导本科生开展边疆民族地区舆情监测与分析。近三年,舆情专报获中宣部、教育部采纳36篇;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民宗委、共青团省委及云南省教育厅采纳171篇,切实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
赵枝琳:学院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单位、教育部舆情研究机制单位、中国广播影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媒介融合研究基地、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云南省媒介融合与讯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华社经济社舆情与大数据研究基地等。学院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训中心、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建传播大数据创新实验中心,建有音频实验室、视频实验室、多功能演播厅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虚拟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2000余万元。学院还与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省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等各级融媒体中心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2024年春季学期,学院融媒体大数据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实现校方官网、APP、手机站、数字报纸、微信集群、微博集群整合统一管理,与学校原有音视频实验室、计算机机房等有机融合,为内容制作与技术运行提供保障,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是目前云南和西南地区融媒体校园建设的典范。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已有特色或努力方向?
赵枝琳: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始终将社会服务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立足于学校和学院的资源优势,持续探索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创新路径,力求在文化传播、教育推广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以下从已有特色和努力方向两个层面为您介绍。
已有特色包括:
一是推广普通话和传承红色文化。学院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还深度结合党建思政和红色文化,打造了“青声讲述”“诵红色经典”等系列音视频作品60余期,受到广泛好评。此外,我们开展了面向云南农村、少数民族及边境地区的普通话培训,至今已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服务对象超15万人次,并通过“普通话+直播助农”等创新形式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获得教育部与共青团中央的联合表彰,彰显了学院在服务基层和弘扬文化方面的影响力。
二是媒介融合与学术交流。学院作为中广联合会媒介融合研究基地的共建单位,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论坛和会议,特别是在2023年成功举办了“媒体深度融合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议题涵盖数字中国和国际传播等前沿话题,为学界和业界之间的深度交流搭建了平台。此外,基地组织的全国广播影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活动和融媒体背景下的多场讲座,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高度认可。
三是舆情监测与边疆民族地区服务。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以边疆民族地区的舆情监测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发布了320余篇舆情报告,其中多篇被省级及以上部门采纳,用于政策参考。该基地由教授团队和舆情分析专家共同构成,已形成少数民族学生社会情绪、南亚东南亚舆情等稳定研究方向,持续助力边疆地区的政治安全与社会治理。
四是影视创作与社会效益。学院影视创作中心汇集了教师和学生团队,共同创作了多部影视作品,累计获得国内外奖项40余项,其中13部作品在央视播出,20余部在省级平台推播。此外,一部作品入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项目,2部作品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国产纪录片。这些创作成果不仅体现了传媒学院的教学实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还传播了中华文化,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传媒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在普通话推广和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深度融合创新,力求在服务乡村振兴和提升语言文化认同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学院将继续依托媒介融合研究基地,通过多元化的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推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创新。在舆情监测方面,学院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政治和文化舆情的研究,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更加精准的学术支持。在影视创作上,学院计划深化“产学研”结合,通过跨区域合作与国际传播,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优秀作品走向国际舞台。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关于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及成果?
赵枝琳:一是着力深化专业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双万计划”和云南省本科专业“增A去D”行动计划,对原有6个本科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先后撤销传播学专业、动画专业。现有的4个本科专业中,新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入选云南省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云南省第五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4个专业均位列全省第二。
二是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综合考核、动态管理、内外结合”,积极推进“4+2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 ,“2+2国际传播人才”项目,探索实行中期筛选分流、本硕直攻连读的方式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是强化思政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思政名师团队,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有机统一的理念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学院依托中广联媒介融合研究基地,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获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入选重点培育项目;近三年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
四是聚焦新文科建设,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近三年,学院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评审1门,获评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门;校级混合式一流课程6门;校级本科优势专业核心课程10门,B类课程10门,本科双语课程6门;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培育1项,校级教学成果培育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全面推进教考分离,牵头实施新闻传播学类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云南省七所高校跨校联考。
五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特色课程群和课程团队,加强跨专业课程融合共享。立足云南区位优势,开设《南亚东南亚传播》《南亚东南亚舆情》《边疆舆情分析与治理》《民族文化传播》等特色课程,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舆论学、深度报道等领域的特色教材建设,着力培养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
六是创新政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联合全省70余家县级融媒体共建专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近三年,面向全国举办“多彩中国云南行”应用新闻传播暑期融媒体实训营,联动多所“双一流”新闻院校联合开展“记录时代成就、传播中国声音”发展成就观察团暑期实践。学生通过“走基层、知国情、懂民意、强本领”一线专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新闻传播学子的独特视角进行观察、记录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思考?
赵枝琳:近几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横空出世,传统媒体时代宣告结束,传媒产业正在经历着不可逆转的深刻变革。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脱离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脱离媒介融合以及全媒体发展新形势等严峻问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刻不容缓。接下来,我针对新文科建设谈一些思考。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价值观引领,有利于发挥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推进党建与教学高度融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了传播阵地的稳固,培养学生抵御不良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凸显高校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思想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从而为教育强国建设积蓄力量。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面对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渗透的大趋势,新闻传播教育应通过媒体与高校共建“全媒体人才培养平台基地”,打破媒体与高校的界线,整合各种教学与实战资源,实现媒体与高校深度融合,实施人才的联合培养,教、学、研、用一体化,在更加紧密的产教融合中培养新闻传播的应用和科研人才。
三是优化课程设置。瞬息万变、信息密集的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应该如何培养人才呢?应当优化课程设置,设置综合素质培育课程,增进学生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打造特色课程群和课程团队,加强跨专业课程融合共享,立足云南区位优势,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跨专业项目,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新闻人才培养系列课程建设,着力培养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更加关注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理论教育、网络化思维的运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培养学生面对快速变革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所应具备的包容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是强化实践育人。大力开发媒体资源,紧密地与地方新闻媒体、校内媒体、省内外媒体广泛合作,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多元方式,把课内、课外、假期实践、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统一,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逐步实现学生到媒体实习实践的经常化、稳定化、制度化、规范化。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关于学院文化建设的努力?
赵枝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学院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大思政”理念,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紧扣“思政+专业”主线,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各项社会实践中。结合云南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学院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田野调查等方式,亲身体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如何在祖国西南边境的大地上落地生根。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新闻传播人才。近年来,师生参演云南省文艺精品项目《西南联大组歌》、红色话剧《我的闻先生》、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情景剧《追寻》;红色经典诵读作品《青春》、《红船颂》、《我的祖国》和师生团队创作的《薪火》《茶缘》《同济在云南》等多部纪录片作品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云南卫视等媒体播出,并荣获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类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国家广电总局“国产优秀纪录片”,教育部“高校原创精品推广计划”,中国国际微电影展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关于有组织的科研所展开的相关思考?
赵枝琳:学院从四个方面开展有组织科研:
一是制定管理机制,提升团队科研效能。学院通过制定科研团队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团队成员职责分工等作出规范,以激励科研创新和提高项目质量。例如,传媒学院根据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研究方向,设立了新闻学、传播学、国际传播(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研究方向)、舆论学(网络舆情与智能传播)四个科研团队,确保团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形成特色和优势,在学术成果上保持高度协同。同时,学院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为科研团队提供有效资源保障。
二是注重课题申报质量与科研创新。为了不断提升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学院定期开展专家指导、选题论证及申报动员。通过支持教师在选题策划、申报书撰写等环节提升质量,传媒学院在国家社科项目申报方面屡获佳绩,近五年学院获得10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省重点课题,1项省重大课题,这也展现出学院有组织的科研的持续创新能力。
三是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将科研与产业需求结合,提升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传媒学院深化与地方媒体、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通过实际项目和技术支持,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传播和区域治理中。这种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增加科研资金来源,还可以使学院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产生更大社会影响。
年鉴:可否谈谈贵院关于青年学术团队的培养的相关思考?
赵枝琳:传媒学院注意青年教师培养与青年学术团队建设,今后拟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强化导师制度与“传帮带”模式。采用“传帮带”模式,鼓励资深教授担任青年学者的导师,帮助他们快速适应科研环境并提升科研能力。传媒学院可以设立相应的导师制度,资深学者通过一对一或团队带教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帮助他们积累科研经验。
二是加大青年科研基金与项目支持。从学科经费中设立“青年科研启动基金”,专门支持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学术会议参与和成果发表,帮助他们积累研究成果。为鼓励独立研究和创新性,学院还可提供初期科研经费,并为优秀的科研方案提供额外支持,促使青年学者在科研起步阶段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进展。
三是拓展学术资源与国际交流机会。为青年学者创造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如海外短期交流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传媒学院可以通过与海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青年教师提供访学、学术交流等机会,帮助他们开阔国际视野,提升学术能力和影响力。
年鉴:对新闻传播教育同仁,您是否有其他要说的话?
赵枝琳: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希望各高校携起手来,在学术交流、学生交换、师资互访、科研协作等领域广泛合作,共同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赓续发展。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在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兄弟院校为我们出谋献策、和我们共享资源,共助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回应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推动新发展,以培养优秀传媒人才助力云南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服务于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的建设。
来源:镜鉴工作室
编辑:王志怡
一审:覃 榕
二审:柳盈莹
三审:赵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