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创共享——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文摘   2024-11-15 21:31   四川  

共生共创共享

—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成都市信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专题教研

活动在蒲江县北街小学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落地实,坚持素养导向,探索以信息科技赋能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月15日,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蒲江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四川省李伟名师工作室承办,蒲江县北街小学协办共生共创共享——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专题教研活动在蒲江县北街小学举行成都市各区(市)县,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南充市仪陇县的劳动教研员及教师代表100多人参加。




01

智慧课堂  亮点纷呈

蒲江县北街小学侯柳汀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信息技术劳动教育融合的课例《蒲编香囊——我是蒲编小小传承人》。侯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蒲草编织香囊的过程中,通过微课介绍编织技法,现场连线蒲编非遗传承人解决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展示劳动成果,开展评价,实现了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劳动技能展示、过程记录、难点突破、作品呈现、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价值,真正赋能劳动教育效率提升




02

案例分享  智慧启迪

蒲江县北街小学党总支书记曹志富作题为《信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评价的北小实践》专题分享。他交流了北街小学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借助信息技术深化劳动教育开发特色劳动课程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评价进师生发展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03

专家讲座  引领方向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中小学劳动通用技术教研员刘至宁老师在线上为大家《技术赋能 促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专题讲座。刘老师介绍了闵行区劳动“技术赋能—精准教学—因材施教—精准教研—素养提升”特色,并对“技术赋能”作了全面阐释重点讲解了技术赋能促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策略,为我们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指明了新的方向。




04

专家点评  研思共进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教研员戴金芮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她从信息技术角度,提出了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展劳动教育,还需打破边界,让学生更好地从生活中学习,回到生活中去。她表示信息技术平台的搭建和设计服务于课堂的这一做法别具一格,希望今后我们的课以教学为导向,信息技术为支撑点,让劳动课程教育更加省力,更加高效。





成都市教育科学院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肖慧老师认为,此次信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平台与课堂无缝衔接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她认为劳动实践是一门真实的生活教育,越接近真实越好,所有的探索都是遇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她希望今天的探索能够应用于未来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为全市信息技术赋能劳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更新了大家对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认识相信一定会激发大家积极投入技术赋能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END


文字:唐田梅

图片:刘仕卫

编辑:黄雪莉

一审(校)| 张    瑜

二审(校)| 陶文娟

三审(校)| 曹志富




蒲江县北街小学
发布蒲江县鹤山镇北街小学的工作、活动信息,搭建学校与家庭、社区沟通交流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