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藏着“最早的中国”

旅行   2024-11-08 11:27   山东  
一片甲骨天下传,甲骨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平衡之美。
11月6日—11月7日,第二届王懿荣文化传承交流会在王懿荣故里烟台举办。全国各地专家学者齐聚烟台,聚焦以王懿荣文化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懿荣慧眼识甲骨,将中国信史提前了1000余年,在中华文明史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成为甲骨文文化的“一代宗师”。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当学者罗振玉初见甲骨,既惊且喜下发出的感慨,反映了中国知识界的心声。此后,一代代甲骨文研究者上下求索,为破解古老文明密码而矢志不渝。

走过125年,甲骨文及后世文字的价值正愈发受到珍视。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汉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以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

01
汉字之源:传承中华基因

位于福山区实验二小,甲骨文书法教育已走进学生的课堂。

屏幕上显示“人”“日”“田”等几个甲骨文,从字形看与现代汉字十分接近,陆续有小朋友犹豫着念出声来。当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三千多年前祖先用的文字时,伴随着一双双瞬间瞪大的眼睛,嘁嘁喳喳的私语汇成了整齐的一声“哇哦”。

“甲骨文进课堂自开办以来,无论参与者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类似的场景反复发生。”福山区实验二小负责人说。

福山区在懿荣中学、西关小学、河滨路小学等学校,累计开展甲骨文学习进校园、王懿荣文化进课堂等活动300余场次,很多人第一次发现汉字的神奇之处,而让公众认识甲骨文、了解汉字的传承和历史,正是甲骨文进学校的初衷。

外地人了解烟台,王懿荣纪念馆越来越成为一个必去之处。

设立在王懿荣祖籍所在地福山的王懿荣纪念展馆,集中展示了王懿荣的遗物,包括手札、书信、著作、书法、甲骨文片等300余件,系统诠释了王懿荣生平,将甲骨文文明“馆藏”,为汉字发展立下“见证”。

王懿荣出生在烟台福山古现村的王氏家族,可谓是当地名门。自明朝初年,始祖王忠因出任山东登宁场盐大使而定居古现村,至王懿荣已是第十六代。就在王懿荣五岁那年,祖父王兆琛于山西巡抚任上获罪,贬戍新疆,家产被抄,以致家道中落。

这一切并没有动摇王家书香门第的本色,在母亲谢氏的悉心教导下,王懿荣科考入仕,更继承了其父王祖源的志趣,痴迷于金石文字之学,自称“好古成魔”。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药材“龙骨”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符号,这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今天的人们,对这段故事早已耳熟能详。

后来,甲午之战,王懿荣主动上疏回乡办团练御敌,并建“王家军”准备抵御进犯的日军。后因清廷与日议和,“王家军”及团练解散,王懿荣认为没有为国家出力,与其母谢太夫人变卖家产退还饷银。庚子国难,他兵败投井,清廷赐谥号“文敏”。

上世纪80年代,在福山城里保存有王懿荣所建造的“二宅子”和“天壤阁”藏书楼。

“文字归巢”,王懿荣纪念馆馆长于杰曾这样评价王懿荣纪念馆的设立。在许多人心目中,身为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的祖籍,福山,当之无愧是中国汉字的“家”。

如今的王懿荣纪念馆,细挖馆藏文物趣味性,通过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等形式,打磨“文博苑里过大年”“中小学生甲骨文书法作品展”等经典主题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自然科普、主题教育宣讲等社教活动。对学生群体,设计开发了多种主题的研学课程和活动,如 “甲骨文化探秘之旅”“甲骨文与汉字起源” 等研学项目。通过开展“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甲骨文书法成果展、“透过考古看世界”“书话甲骨文”等系列线下活动,传播甲骨文。

02
汉字之美:重新发现甲骨文

作为象形文字,甲骨文自诞生起就是美的载体,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千年来,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也形成了举世无双、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汉隶的生动流畅、魏碑的雄浑大气、唐楷的法度庄严,王羲之的飘逸端秀、颜筋柳骨的遒劲洒脱……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操。

11月6日,在福山王懿荣纪念馆,一场荟萃海内125幅精品的“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25周年书法篆刻展”,展示了别具一格的殷契韵味。

“教学相长施化雨,知行并重见春风”。参展现场,福山书法家协会理事、王懿荣甲骨学研究会会员、福山区河滨路小学书法教师贾爱玉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原创对联文质兼美,相得益彰。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这是甲骨文的美学精髓所在。”贾爱玉表示,要传承和弘扬王懿荣精神,深入发掘甲骨文的体势美,把这种美感传递给更多人。

作为王懿荣纪念馆馆长,于杰在不同场合被年轻人问过同一个问题:“信息化时代了,想交流对着手机说句话就行,语音、视频也能存储很久,文字还有那么大用处吗?”

即使早已回答过很多遍,于杰并不吝啬重复。他认为,文字的价值需要审视,更需要正视 :“甲骨文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又是符合当今潮流的创意字符,将它融入现代设计中,是历史文明的传承,更是人类精神的进步,远远超越文字和字体本身的意义。”

立足福山区福山深厚文化底蕴、王懿荣甲骨学品牌等优势,依托馆藏精品文物,如甲骨片、养素碑、王懿荣书法对联等,联合中国邮政等第三方公司设计、研发了一批以文化创意、市场驱动为重点的文创产品。

产品主要分为文化IP开发衍生类、艺术IP开发衍生类、甲骨文化传播与创新设计三个品类。

——文化IP开发衍生类:主要以馆藏龟注砚、养素碑、王懿荣书法对联等文物为蓝本,与中国邮政合作设计开发了打卡印章、邮戳、书签、帆布包、镇尺等一系列文创产品。

——艺术IP开发衍生类:以福山赋为蓝本,以城市实境全域图为创作灵感,用‘艺术+产业’的全新方式,将文艺作品逐步衍创成文化产品、生活消费品。与家纺企业合作生产了包括雨伞、床品、服饰、丝巾、家居和生活用品等12个品类的文创产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艺术性。

—— 甲骨文化传播与创新设计类:主要依托馆藏甲骨片实物展品,与中国邮政、剪纸艺术馆、烘焙工作室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批甲骨文主题的饼干、明信片、茶饼、钥匙扣、冰箱贴、邮票及家居工艺品等文创产品。

03
汉字之魂:传承中华文明的根脉

近年来,福山区依托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聚焦王懿荣爱国主义精神,甲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文化阐释、文化传承、教育普及宣传为工作抓手,积极推动王懿荣文化研究工作实践。

作为王懿荣故里,福山区高度重视王懿荣文化研究工作,以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和殉国逢五、逢十为两条主线,举办了7场高层次王懿荣学术研讨会,参会国内外专家学者700余人次,形成一批殷商考古、甲骨学研究、甲骨文字破译研究成果,推动王懿荣文化研究走向世界。

让更多人与甲骨文化,与王懿荣“相遇”。他们积极拓宽传播方式,在传统研学基础上举办“古韵风采”“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等10余项创新性活动,纪念馆社会教育体验功能得到丰富提升。每年组织“甲骨文书法大赛”“甲骨文知识竞赛”等文化体验社教活动10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

在更深的层面“读懂”王懿荣。新成立的王懿荣甲骨学研究会、甲骨文研究所等学术机构,搜集整理文献专著400余件套,征集王懿荣遗物200余件套,出版书籍9部,发布论文30篇,成果丰硕,是国内王懿荣研究领域成果最丰硕的县级研究机构,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福山区依托王懿荣纪念馆馆藏资源,参加高端论坛、展览10余次,举办跨地区联展、巡展20余场,其中原创展览“寻根溯源——走近尘封的甲骨文明”,先后在贵州省、玉溪、丽江、滕州等省市巡回展出,福山地域文化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拓展。


往期回顾





收藏!2025年山东省考,这10个问题一定要知道→

消防奖品、消防装备展示……11月9日福山消防宣传日精彩活动等你参加

苹果盛宴!臧家庄镇第四届金苹果大赛火热举行
 福山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烟台日报
编辑:吕艺
审核:区委宣传部

点赞+在看!
马上分享小伙伴↓ ↓ 

福在福山
千年古邑,三乡福地!烟台福山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