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的西华门内,坐落着一座十分特别的西式洋楼建筑——宝蕴楼,楼中陈列着各类稀世珍品。宝蕴楼厅内,一座庭式落地钟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它曾多次“迎接”各国重要来宾,更见证了中美两国元首会面的历史时刻。
金丝楠木特有的纹理赋予落地钟古典庄重的气质,采用国家非遗景泰蓝工艺制成的钟面及钟锤闪烁着高贵华丽的光芒。钟身上精心设计“蝙蝠”图案,象征着洪福天下的美好祝愿,“勾子莲纹”如同一朵朵盛开的吉祥之花,环绕在钟身,代表着吉祥、美满、富贵和幸福。钟顶宛如一座精巧的戏台,戏台上“八仙过海”的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每一位仙人的神态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戏台的双重挑檐更是令人赞叹,四方共有八条铜錾刻腾龙盘踞其上,龙身蜿蜒,龙鳞闪烁,这些腾龙犹如守护神一般镇守着四面八方,为落地钟增添了一份庄重雅致的气息。这座落地钟名为故宫庭式钟,来自烟台美时嘉钟表有限公司。
钟表是时光的忠诚舞者。从古老的日晷到水钟,从沙漏的细沙流逝到机械钟表的精妙运转,人类对时间的丈量方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
十七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两台自鸣钟作为贡品献给明朝圣上,揭开了中国人使用机械时钟的序幕。能工巧匠们纷纷施展自身技艺,制作出风格各异的钟表,形成苏钟、广钟、御制钟三大古典钟流派。在江浙,苏钟融合苏绣插屏的艺术特点,运用浮雕、镂空或螺钿等装饰手法,并雕刻各种传统图案,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在广州,当地工匠以亭、台、楼、阁、塔等传统建筑形式为造型,采用铜胎珐琅或者铜镀金为钟壳,色彩鲜艳,光泽明亮,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在清宫,匠人们运用紫檀木、珐琅等名贵材料,将西方的机械之美与东方皇家的威严奢华融合,形成“御制钟”,使其成为宫廷文化中独特的存在。
民国初期,中国古典钟三大流派相继走向衰落。1915年7月,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先生在烟台开办了我国近代第一家机械制钟工厂——烟台宝时造钟工厂,填补了国内造钟业的空白历史,确立了“烟钟”的领军地位,开创了百年烟钟这一文化品牌的先河。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烟台又相继开办了永康、盛利、永业、慈业等钟厂,生产“宝”字、“永”字、“盛”字、“业”字等品牌机械摆钟,并先后研制出国内首创的单铃和双铃闹钟、15天走时机械摆钟、游丝摆轮挂钟、月球世界时落地钟。它们行销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各大商埠,屡屡在全国国货展览会上获奖。30年代中期,烟台制钟业鼎盛时,年产量达16万只。据当年报刊报道:“社会人士亦均以系咸乐购用。一时风声所播,遍及国内外,货物销路,日渐畅旺,北达辽宁、吉林、黑龙江各省市,南至安南、缅甸、新加坡以及南洋群岛各地。举凡交通便利之地,均可销货”。
一张维修桌,一台检测仪,在烟台美时嘉钟表有限公司不足15平米的钟表维修屋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表,宛如一座时间博物馆。墙边陈列架上摆放着三十多个座钟机芯,钟摆正有节奏地随之晃动,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初秋的暖阳轻轻地铺在窗边维修桌上,52岁的高力正手持特制小扳手,小心翼翼地给老式钟表释放发条。在他的右手边,工作架上整齐摆放着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螺丝刀、镊子、钳子……维修桌上整齐叠放的小盒子里,装满了一件件精致细小的零件。那些复杂的齿轮与发条,在高力的手中,构成了一个个精妙绝伦的微观世界。
“座钟钟表之美,第一在于木头的质感,第二在于机械的动感。”谈起自己喜欢的行当,高力的眼睛更是闪闪发亮。“我从小就喜欢机械类的东西,经常会把家里的旧物件拆开研究一番再组装好,尤其是老钟,后来因为喜欢,更是改了行,投身于钟表行业。”
从孩童时期的喜爱到决定终身投入钟表行业,一眨眼,高力已与钟表结伴而行二十七年,修好了数百台钟表。“在我维修过的所有钟表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台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英制钟表,因为岁月久远,钟表的齿轮断开了,又没有相关配件能用来更换,当时真是太愁了。”谈起这段维修经历,高力眉头紧锁。面对难题,高力埋头钻研,尝试了各种方式,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将只有两三毫米大小的断齿修整好重新接了上去。齿轮重新咬合,发出轻微而又美妙的嘀嗒声,老钟表也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新生机。
钟表问题检测、故障排查、拆解零件、修复故障件、组装、重新检测、进行测试……在一系列精细的操作流程下,一台台故障钟表在钟匠灵巧的双手中重获新生,奏响时间的乐章。
钟表上的时间不仅仅是流逝的刻度,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传承。改革开放以后,民营资本进入钟表产业,烟台钟表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以“美时嘉”为代表的烟钟品牌应运而生。
怀揣着对钟表行业的热爱与执着,面对维修钟表这一传统技艺逐渐式微,如同高力这样的钟匠纷纷将自己多年累积的经验化为前行的动力,向钟表设计研发的新征程大步迈进。
“如今,我们不只是局限于传统钟表的维修,还顺应时代潮流,设计了新式烟钟。”高力指着桌面上仅半个手掌大小的钟芯介绍到,“这种钟芯只有传统钟芯的一半大,主要是给小的台式座钟配备的,你看这里,最小的轴只有0.6毫米,非常考验钟匠的手艺。”为确保钟表走时精准,钟匠需要纯手工组装机芯,将各种零件的精度加工控制在设计要求的公差范围内,并亲自装配调试,确保每一个齿轮都能完美啮合。仅仅是组装这样一个小小的钟芯,一位钟匠往往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从最初的设计构思,到一点点精心打磨零件,再到钟匠们全神贯注地组装调试,每一个环节、每一台钟表都倾注了钟匠的心血与智慧。烟钟,不再是记忆中简单的计时工具,而是融合了现代科技、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艺术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闪耀出别样的光彩。
新时代的烟钟运用先进技术,通过研发,内在机芯有了自动上弦、联动等新的功能,烟钟仿佛有了自主的生命,不必依赖人工上弦。在外观设计上,烟钟坚持烟台深厚的文化传统,汲取古老传说、历史典故,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元素和甲骨文元素融入钟表,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木雕、内画、蜀绣、漆器、篆刻等多元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钟表。
景泰蓝的华丽色彩与质感,如同给烟钟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锦袍。蜀绣为烟钟增添了几分典雅,漆器的光泽和独特工艺,让烟钟更具质感。烟钟不仅具有了实用性,增加了观赏和收藏价值,更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情感,诉说着千年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