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拾忆【16】:淘米塘

文摘   情感   2024-09-08 06:30   湖北  

公众湖畔黄昏347篇文章

连续日更的第140

读小学时我很是幸福,因为学校就在家门口,几步路就到了。

参阅湖畔拾忆【12】:70年代小学往事

中学则在8里路外的山旮旯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唤作“淘米塘

那时候没有自行车,没有公交,师生都住校,周末回家补充给养。

学校也没有通电,晚自习点汽灯。

每到黄昏,陶姓同学就在教室走廊给汽灯打气、换石棉纱网,弄一手的油污。

上完晚自习回宿舍。

宿舍就挨着教室,上下两层大通铺。

学校食堂附近有一方池塘、一口井,没通自来水

我们就在池塘那儿刷牙、洗脸。

此外,每人还自备一个搪瓷茶缸,放几撮米,就着池塘水淘好,再放进食堂蒸笼屉子里。

也许这就是学校得名淘米塘的由来吧。

木制蒸笼屉子四四方方,可放百来个茶缸。

食堂师韩信点兵似的,给茶缸一一加水,将蒸笼抬上大灶。

再摞一层,总共应该有4、5的层高吧。

然后往灶膛铲煤,蒸饭。

我们在教室都能看到食堂烟囱的炊烟袅袅。

吃饭的时候,大家就一窝蜂似的围着蒸笼找自己的缸子

不是每次都能找得到,比如被别人有意拿走或无意错拿了。

那怎么办呢?学校没有小卖部,最近的村落也有几里路。

再说那时候谁也没有零花钱。

于是几个发小每人匀出一点饭,凑合一顿

后来,我们几个发小就用布条把缸子系在一起。

别人想拿,也不可能拿一大串。

还有几种运气不好的情况。

比如食堂师傅给缸子加水时加猛了,米被冲走了,蒸出来小半杯稀饭;

搬蒸笼时倾斜了,缸子里的水洒了,蒸出来小半杯夹生饭;

或者是缸子倒了,那便啥也没有。

菜也是从家里带来,诸如干萝卜丝、干豆荚等梅干菜。

梅干菜没有汤汤汁汁,多放点油,不容易馊

但即便放再多的油,搁一个礼拜也不是全然无忧。

那年头,有谁的菜没有馊过呢?!

寒假后的头一个月,是我们的幸福时光,除了带梅干菜,还能带些生腊肉,放在米饭缸子里。

蒸熟后的米饭油澄澄的,香味扑鼻!

初夏的一天,到了午饭时间,我蹦蹦跳跳的去食堂拿饭。

下坡的时候,很意外地看见家里赶过来的父亲,在食堂门口张望着

父亲提着网兜,网兜里一只搪瓷缸,露出的煎鸡蛋金黄金黄,很是耀眼。

多年过去,犹历历在目。

以上。

2008年5月23日旧文,有改动

阅读更多

湖畔拾忆【12】:70年代小学往事

湖畔拾忆【10】:民办老师达洲伯

湖畔拾忆【9】:六一·江云鹏老师

湖畔拾忆【5】:记忆中的春天

湖畔拾忆【13】:沙塘坝·护坝·东头坝

根在鄱阳湖畔【一】:塘里五百年

根在鄱阳湖畔【五】:细房两百年

湖畔拾忆【2】:记忆中的中秋

如果您喜欢,麻烦点在看,分享、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看到,谢谢!

湖畔黄昏
湖畔黄昏,历史自媒体,专注于都昌龟山曹氏人文历史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