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第二年,我开始自己做饭了

科技   其他   2024-10-24 17:03   意大利  

个人成长丨思维养成丨英语学习丨留学生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给你写干货的Stella




在意大利留学的第一年,我一顿饭都没有给自己做过。租的房子里有和室友共用的宽敞明亮的大厨房,但我决定对厨房敬而远之。


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坚持做饭的人。做饭这件事情如果无法持续,那么添置任何厨具就显得很不划算。我不想自己一时心血来潮买的炒锅、蒸锅、刀具、调料最后都闲置。在我武汉的家里,柜子里至今躺着一个一次都没用过的颇为昂贵的厨师机。


在我没有厨房的时候,我总是对下厨房这件事情存有非常美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给自己做顿早餐,哪怕只是煎一个鸡蛋、烤一片面包,是一件光想象就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事情。当你开始做饭,你看到食材在你的劳动下变成可口的饭菜,这样的过程或许天然地会让人感到愉快。


研究生快毕业的那一年,我和那时的男友在学校租了一个一室一厅。那是我们俩第一次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的住处,也是我第一次有了一个可供自己施展的厨房。虽然那个厨房非常简陋,但我会在晚上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想着明天早上要做一顿什么样的早餐,内心充满了喜悦。


后来我俩结了婚,一起去荷兰留学,那几年也是我做饭最多的几年。也许是留学生活压力太大,也许是度过了对厨房感到新鲜和好奇的阶段,虽然我偶尔也会很乐意做一顿饭,但大部分时间,做饭都让我感到疲惫。我总是一边为研究上没有进展的一天感到焦虑,一边又意识到该回家做晚饭了。整个做饭的过程中,我紧绷的神经也并未完全舒展开来。甚至在后来离开那种生活后,偶尔下厨房做饭,我还会感觉到若有若无的焦虑,哪怕生活中已经没有太多让我感到压力的事情。我笑自己:不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患上做饭焦虑症了吧。


妈妈是个非常称职的家庭主妇,家里的里里外外都被她打理得紧紧有条。尽管我们家在小镇,家中又有三个小孩,只有爸爸一个人工作,生活经常拮据。但印象中我们家的一日三餐都吃得很好,妈妈也几乎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没有做饭,让我们随便吃点什么应付。因为她从来没有过正式的工作,于是就把照顾好家庭视为她最重要的工作。我常想,如果她也能有一份家庭之外的工作,她一定会是一个非常爱岗敬业的好员工。


在荷兰留学的那几年,以及后来回国有了小孩之后,虽然做饭并不多,但我偶尔也会对做饭这件事情感到困扰。有一些时候,是我兴致勃勃地想要做饭,但更多时候,我并不太愿意做饭。我会想到妈妈,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给我们做饭。而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是不是也应该像妈妈那样?但我又知道我做不到。当我感受到家属期待我做一顿饭时,我会有种既气恼又自责的情绪。


做饭成了一件让我感到焦虑的事情。因为我很少觉得自己有做饭的心情。如果我早上起得很晚,上午想做一些事情,可能才刚刚进入状态,就要到了做午饭的时候。那我就势必会带着焦虑的心情做饭。做饭需要花时间,需要费精力,在我连该做的正事都没做完的情况下,做饭只会加重我的焦虑。另外一些时候,我可能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不想做饭。我吃别人做的饭一点都不会挑剔,即便难吃我也会吃饱。我也很愿意吃食堂,不动脑筋地接受别人给我做好的饭菜。但是吃自己做的饭,如果不好吃,我会真的无法下咽。以至于有时候忙活半天,做的饭不好吃,我又花好多时间收拾干净,然后再去找点什么现成的食物吃一下。这样的一顿饭过后,身心都是不舒服的。


但我并没有完全停止对做饭这件事情的幻想。看日剧《昨日的美食》会让我非常想要下厨。在电视剧里,不知道为什么做饭是一件看起来既简单又有乐趣的事,而我一旦想要自己去实践,总是一团糟。有一次,我甚至开始记录下剧里的食谱,想着将来要如何给家人做一日三餐。很快我就冷静下来,不,日复一日地做饭这件事情,我真的做不到。


离开家人和小孩重新来意大利留学之后,我完全断了做饭的念想,每顿饭都在外面吃,怎么简单怎么来。选择和别人合租,而不是独居。因为我不需要厨房,也不需要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我成为了一个生活上的实用主义者。虽然还是会被独居、拥有自己的厨房这个念头诱惑,但我终于意识到,不是做饭不好,经常做饭或许真的有很多乐趣在,只是我现阶段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我的生活总是匆忙和焦虑,很多个要开始做饭的时刻,我并没有那样的心情。当我的生活捉襟见肘的时候,做饭肯定是第一个会被舍弃的事情。


我由衷地羡慕每一个认真做饭的人,羡慕他们的耐心,羡慕他们拥有能管理好自己生活的能力。 

但是,在外食了一年、一顿饭都没有给自己做过之后,事情居然迎来了转机。在米兰吃一顿饭自然是很贵的,我的一顿饭大概在8欧到12欧左右,折合人民币就是60到将近100。想着自己的奖学金够吃饭,也因为习惯了这样的物价,我倒从来没有心疼过钱。直到第一年结束之后回上海过暑假,我才更深刻地意识到,60到100人民币够我们一家三口吃一顿达美乐、萨莉亚或者谷田稻香,或是一家品质还不错的外卖。我突然就对自己在家不做饭这件事情感到释然了。我即便天天不做饭,全家人天天在外面吃,不过也跟我在米兰一个人生活花的钱差不多。这个发现让我发生了两个改变:第一,在国内可以坦然地不做饭,不会觉得自己在家里不称职;第二,回米兰后吃不下60到100人民币的快餐了。


于是,在意大利留学的第二年,我开始做饭了。我并没有贸然地开始。首先,厨具从简,只买最基本的工具。正好有个朋友有个多余的小汤锅送给了我,我于是连买炒锅都省了。因为没有炒锅,只有小小的汤锅,锅铲都用不上,我便买了一双料理筷。从国内带过来一个老式的高压锅,10分钟能做好米饭,做任何需要炖的肉菜都能大大缩短时间。这是我觉得最值得特地从国内带来的厨房用具。其次,菜谱从简。我现在的菜谱就是牛里脊或者猪里脊,搭配一样蔬菜。最后,调料从简。只用油、盐、生抽和蚝油,葱姜蒜全省了。这一套搭配下来,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做一顿饭只需要1520分钟。甚至比我去外面吃一顿饭花的时间还少。自此,我的做饭焦虑症都被治好了。


我甚至对未来的家庭生活充满了信心。一家三口,我也能在30分钟之内做好一顿有肉有菜的健康饭菜,每人一盘。白人饭不就是这样么?相比之下,我们真的在做饭这件事情上花的时间太多了。一家三口,至少要做两三个菜,还得荤素搭配,还得切葱姜蒜,菜与菜之间还得洗锅。做一顿一锅出的菜,有肉有菜,盛三盘饭,每盘饭上浇上一些菜,这不就够了?这样还能让我们更珍惜每一道菜,去用心品尝食物的味道。我之前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一块豆腐赞不绝口,不理解白人说他某一顿饭里吃的蘑菇有多好吃,这些都是多么简单的食材啊,在一桌丰盛的中餐里,它们毫不起眼。但如果这一顿饭只吃了牛肉和蘑菇,我想我也一定能吃出它的好来。


前些天听了一期关于厨房的播客,听着主持人和嘉宾谈论厨房里的那些琐事,红烧鱼和辣椒炒肉,走在秋日阳光下的我,竟然从心底涌出一股感动,眼眶发热。那种发自内心地对生活的热爱令人动容。不禁想到自己刚刚总结出来并打算将来执行的懒人版做饭攻略,顿时觉得有点惭愧。


我想,有一天,或许我也能从容而又享受地在厨房做一顿饭。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









往期推荐



30+大龄留学第一年总结


学英语,是一件能慢慢改变你的小事。




END





本文作者:白露为霜Stella,数学系毕业的英语学习博主。30+已婚已育,前30年的人生循规蹈矩,从小镇做题家,到985毕业,到留学欧洲。留学期间重新认识了自己,并决心告别主流道路,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现在,我是一名英语学习/读书/个人成长领域的内容创作者。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在看!

Stella的学习笔记
英语学习|留学生活|个人成长|思维养成|效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