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凭借“鸡”遇这个村“逆袭”了

文摘   2025-02-06 18:30   陕西  

凭借“鸡”遇这个村“逆袭”了


2月1日,大年初四,对于武功县长宁镇上焦村村民葛建昌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亲戚还没走完,他已经“返岗”,因为一批肉鸡即将出笼。

长宁镇上焦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肉鸡养殖厂内,一排排现代化鸡舍整齐划一,走进养殖车间,整洁的环境,全自动的饲养、清洁系统映入眼帘,鸡舍四处通风,没有传统养殖方式鸡舍里特有的“味道”,一只只肉鸡,就在这恒温定湿、吃喝不愁的“洋房”中茁壮成长。


葛建昌拨着饲料让肉鸡均匀“用餐”。

身着防护服,面戴口罩,葛建昌端着“餐盆”撒料之余,不断拨着饲料让肉鸡均匀“用餐”。

今年57岁的葛建昌是村上的低保户,一家四口收入微薄,2024年8月在养殖厂务工,负责均料和鸡舍的卫生,一天工作8小时,每月能领3500元工资,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上焦村有367户居民,一直以来村里都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过去村上集体经济全靠一辆流动舞台车租赁,好的年份能收取2万元的租金。

“有一搭没一搭极不稳定,2021年只要回3700元。”说起过往讨账的艰辛,村党支部书记崔明会叹了一口气。“腰里没铜不敢胡行,腰里没把不敢胡耍,村上没钱,想弄个啥都不得成,捉襟见肘。”

更让他觉得脸上“挂不住”的是,2022年因为村集体经济“拉胯”,上焦村还被武功县认定为“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

2023年,经过长宁镇党委、政府的多方争取,武功县农业农村局为上焦村拨付了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

“钱到位怎么用?村上着急,镇上操心。”崔明会说,当年村上召开了产业发展大会,有村干部建议发展肉鸡养殖产业,但如何跨过养殖技术这道坎,又成了问题。

2024年初,陕西好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来到长宁镇寻找“代养伙伴”,听闻消息,崔明会立刻赶到镇上争取项目。

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双方签订了协议,公司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服务,村上负责养殖,公司以市场价收购,合同为期5年。这下崔明会心里踏实了。

“两栋鸡舍存笼4.8万只,两月就可出笼,成活率98%,2024年8月开始运营,已销售肉鸡12万只,净利润15万元。”村上有了集体经济,崔明会说话都有了底气。

紧抓“鸡”遇,2024年上焦村摘掉了“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的“帽子”,被武功县认定为“千万工程示范村”。

“年后准备扩大生产,再建一栋鸡舍。”崔明会说,上焦村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发展特色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现代化养殖致富路。

说到以后的发展,崔明会自信地侃侃而谈。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石 文/图
编辑:陈静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过大年,逛咸阳!春节假期,咸阳人气“爆棚” 🥳

DeepSeek这样推荐咸阳!

▶咸阳1案例入选全国“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咸阳发布
传播党委政府声音,解读重大政策措施,提供服务资讯,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