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咸阳
裘敝金尽
part 01
【释义】
裘:皮衣。敝:破旧。裘敝:皮袍破了。金:铜钱。金尽:钱用完了。《辞源》释曰:“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比喻境况困难。
part 02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part 03
【典故】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裘敝金尽”的故事就是从苏秦学成后外出游历而说起。
苏秦学成后,先去赵国游说,拜见了赵国权臣李兑,向他陈述了合纵的观点。李兑未被苏秦的说辞打动,但李兑这个人非常豪爽,在送别苏秦之际,赠给了苏秦明珠玉璧、黑貂皮裘和黄金百镒,以示友谊。苏秦以此作为川资,西入咸阳,到了秦国。当时秦孝公已经去世,在位的是秦惠文王。苏秦向秦惠王说:“秦国是一个四面都有天险可作屏障的国家,境内东有函谷关、黄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郡马邑,这真是得天独厚的天府之国啊。凭着秦国稠密的民众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完全可以吞并天下。”秦惠王皱皱眉头,说:“秦国就像羽毛尚未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国家的政教没有完全施行,目前还谈不上去兼并六国。”当时,秦国刚刚杀掉商鞅,很讨厌外来的游说之士,所以秦惠王没有采纳苏秦的主张。
但苏秦仍不死心,几年之中先后十次到咸阳向秦惠王游说合纵主张,推销统一中国的策略,都没有被秦王所采纳。由于苏秦在秦国居住了很长时间,身上穿的黑貂皮裘已经破旧不堪,百镒黄金也已用完,不得已只好怏怏地离开咸阳回到老家洛阳。这时,他容颜憔悴,脸色黑黄,衣衫破敝,脚穿草鞋,肩背破旧的行李,十分狼狈地进了家门。结果是:“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一屋子的窒息气氛。苏秦自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而后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从此留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家人冷眼对他,他并不气馁,认为自己没说动秦王,是自己学业不精。于是,继续发愤攻读,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数年后自觉学有所成,转而去向六国鼓吹合纵之说,终于获得成功。
编辑:韩越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