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澄海·励新论坛2024顺利举办

文摘   科学   2024-06-29 14:00   北京  

叶澄海·励新论坛2024“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于2024年6月2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圆满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罗德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并围绕“比较视野下中国之治”这一主题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叶澄海讲席教授、副院长吕杰老师进行主持,依次介绍本次论坛主讲人与评论人;由中国人民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院长杨光斌老师致辞。杨光斌老师介绍了学院在历史政治学等研究领域近期成果,并向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与政治经济学助理教授罗兆天老师(线上参会)以《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基于重复博弈的道德风险模型》为题,首先从中央地方之间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引入,他指出中央政府需要地方政府的地方知识并激励地方政府努力,同时也需要防止地方政府进行权力寻租。中央会循环往复的放权作为奖励,将收权作为惩罚。中央无法同时实现有效激励、有效信息和有效监督这三个目标。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苏毓淞老师认为,本文中所指的中央政府感觉更像上级,而且更像是一个集权型的中央政府,但是很多国家的中央政府存在制度性约束无法集权,上下级之间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下级而言,地方政府的目标不仅仅是寻租还有提拔的考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刘宇辰老师介绍了题为《美国警务武装化的政治起源》的研究,在当今美国警务的战备状态与心理背景下,研究回顾了美国警务武装化不同阶段表现,并根据美国对外扩张时殖民主义遗产、特种武装部队制度扩散以及政党政治主导下运动式警务三种路径,追溯了美国警务武装化过程的复杂历史演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于晓虹老师对研究进行点评,认为研究在国家建构强制维度有所理论建设,并从警务武装化概念、路径作用识别、案例外部效度、对话文献扩展方面做出建议。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副教授吕晓波老师介绍了题目为《Mobilized Compliance: When Do Political Parties Facilitate Wartime Fiscal Extraction?》的研究。研究收集了上世纪初开始的县级税收、党员数量、新入党人员类别的数据,发现两党税收汲取水平均有一定变化,但征税力度存在显著差异。吕老师介绍了大众和精英两种类型的动员机制,详细梳理两党税收策略和不同时期状况,对两种模式进行了详尽过程追踪。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张扬老师谈到孔飞力关于农村财政汲取的论述,提出民国、建国时期的财政问题可以结合晚清状况进行分析,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革命动员、两党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外战争对不同税基的影响也许会提供补充解释,他对政党渗透程度的测量和可能的断点回归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建议。

罗德岛大学教授徐萍老师以《Media Framing and Public Support for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China》为题,探讨了媒体宣传框架和公众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态度之间的关系。徐老师采用了实验研究法,并发现不同的媒体宣传框架会对公众对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持态度产生的不同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赵檀老师对该研究进行了点评。赵檀老师简要总结了徐萍老师的研究,并对该研究结论的条件性、机制分析、竞争性解释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刘露馨老师介绍了题为《“摸着石头过河”:美国科技创新中的制度创新与扩散》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美国的科技制度,探讨了冷战后美国的科技制度的新变化。刘老师认为,冷战时期的几个成功的创新模式延续了下来,并应用于更多科技领域;中美科技竞争使得美国在更多新兴技术领域复制成功经验。刘露馨老师从美国科技政策的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打开美国科技政策决策的“黑箱”。


清华大学社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冲老师对该研究进行了点评,陈老师认为该研究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该研究的对话理论、理论框架和具体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2024年秋)桂晓书老师介绍了题目为《Patronage and Performance under Uncertainty: Evidence from China’s Local COVID-19 Responses》的研究,探索新冠疫情期间,社会网络如何缓解地方官员因不确定性而规避风险的行为决策偏好,发现不同官员在预防期和控制期的偏好有显著不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左才简要总结了桂晓书老师的论文,强调结论成立的条件范围,建议细化规则的统一性,确证问题成立的前提,也要进一步排除地方本身特质(人口流出/流入地)、特殊时间节点(如春运)、上级主管对具体事件的态度、官员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可能干扰,令稳健性检验更为细致。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朱江南教授的《Cue Effect of Social Control》研究旨在探究公众对社会管制的态度。现有研究认为严苛的社会管制影响公众的态度,而朱老师指出社会管制具有暗示效应:政府管制行为是内生的,管制本身会塑造公众对社会管制的态度。通过采用网民调查实验和信念矫正设计,发现个体接触到管制结果后会更新对社会管制行为的认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老师提出进一步探讨,建议:一,向上研究,了解暗示效应从何而来,可以从时段和部门具体区分。二,向前研究,从不同历史和国家维度进行研究。三,向旁边看。如何将类似的概念与暗示效应进行整合;以及如何从更复杂的机制去理解暗示效应的传导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若林老师研究主题为《得偿所愿?——政府支持型国际干预与被干预国的政治失稳》,聚焦于政府支持型军事干预同被干预国政治稳定之间关系,提出军事干预加剧被干预国社会冲突假设,以及影响精英动员动机、刺激国民心理两种导致社会冲突的理论机制。研究通过逻辑回归和负二项模型,识别了军事干预对不同类型社会冲突的影响差异。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节大磊老师对该研究做出点评,认为研究在国内与国际冲突关联、军事干预意图与结果有所对话贡献,并对干预类型细分、内生问题处理、纳入政策意图、因果机制识别、具体案例选择等提供建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徐简老师的《Compliance in Non-compliant Territories: How Jurisdictional Exposure Regulate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探索了跨国法律治理体系如何影响跨国公司。徐老师以OECD国家为区分,以2014年在跨国公司两位员工被美反海外腐败法判决为节点,收集2002-2017年的诉讼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法,检验美国FCPA判决对MNCs在中合资企业的影响。结果发现,2014年事件之后,OECD国家在中MNCs的诉讼优势显著下降。还另外探讨了事件对MNCs财报和表现的影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梅赐琪老师进行探讨:一,前面的理论假定FCPA案例会改变人们的预期,从而影响中国的判决结果。其中改变了谁的预期?在文中还需补充。二,提出竞争性解释。即,2014年的事件节点不一定是该法案判决,可能是民族主义因素。三,三个实证研究的指向性不一致,存在领域上的异质性问题。最后对一些细节与徐老师进行了探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薇老师以《弭平差异还是扩大鸿沟?社会组织代表性制度比较研究》为题,探究了社会组织对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融合所起到的作用。罗老师聚焦城市作为流动人口的融合空间,在世界7个城市中进行随机抽样和比较研究,依据组织的代表性制度和服务对象交往模式探究其与多样性环境匹配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赵梦晗老师提出,不同城市间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很强,例如北京流动人口落户问题便与深圳的情况相左;流动人口内部也存在异质性,例如一些告知群体和商会成员,与更需要社会保障的边缘群体需求存在差异。赵老师表示,可以进一步考虑社会组织是否具有官方色彩,关系到组织的资金来源和行为模式。


在论坛即将圆满结束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吕杰教授,向参与此次论坛的各位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高度赞赏了学者们的独到见解和深入讨论,并表示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各位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比较视野下,推动中国研究的深入发展。









人大国关数据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数据科学中心官方公众号,旨在发布中心相关的学术活动信息、学术前沿引介和服务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