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数据科学中心叶澄海研究论坛第三十八讲在明德国际楼209会议室成功举办。本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天祥主讲,他报告的主题为《Petition and Public Opinion——Activism against Hospital Medical Issuance Fraud in China》。本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数据科学中心副主任张扬老师主持,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孙龙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助理教授张叶老师进行评议,校内外师生约30人参加了活动。
刘天祥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他首先明确了本文关注的主要理论问题,进而从信访与公众舆论的关系角度回顾了既往的相关文献,指出当前研究可以划分为三大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在特定政治环境下舆论动员的影响机制,提出公众舆论可以发挥“放大器”的作用,进而扩大行动的影响力。研究提出了三种关键机制:合法化机制、宣传机制和“放大”机制,并以医院医保骗保案件为例,详细展示了这些机制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并发挥作用的。
在评议环节,张叶老师首先肯定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关怀,认为其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随后,她为本研究提供了几点建议:在题目拟定上,可以进一步斟酌不同概念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在理论适用性上,可以进一步考虑案例成功的特殊条件,例如医保领域的政策关注度和该问题的全民性特质,进而深入探讨舆论在不同情境下的有效性,更加明确理论的适用性。
孙龙老师首先对本研究的理论和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研究结合了前沿文献和新颖的案例分析,启发性强。进而,孙老师提出了几项具体建议:在文献综述上,可以适当调整现有文献篇幅,相应增补与注意力分配、议程设置、依法抗争等相关的理论文献;在案例选取上,需要考虑该案例的特殊性,可以深入挖掘此类成功案例所具备的共性条件;在题目选词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运动”等更具概括性的概念;在行动策略上,可以进一步结合行动者的个人特征进行展开。此外,孙老师还给出了英文论文投稿的相关建议。随后,张扬老师和连晨超老师也对本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刘天祥对各位师生的评议与提问逐一进行了回应,并感谢评议老师的意见和同学的积极参与,以及师生对研究的持续关注。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叶澄海研究论坛。
编辑 | 叶澄海系列学术活动工作组 牛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