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3590381326,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其中亿元以上有12起,最大一笔来自割草机器人头部企业宝时得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2亿元)的首轮股权融资。
从融资轮次来看,除了2家企业完成IPO长跑,其余大部分获投企业在天使轮到B轮系列之间,12月份发生的A轮系列融资事件最多,机器人行业的创新项目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从融资发生领域来看,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领域有6起,依然保持了2024年的火热态势。
服务机器人领域有6起,包括割草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理疗机器人等企业获得融资。
核心零部件领域有5起,包括伺服驱动器、控制器、行星滚珠丝杠、一体化关机模组、触觉传感器等细分领域。
工业机器人领域有2起,移动机器人领域2起,机器视觉领域2起,农业特种机器人领域1起。
从融资规模来看,12月亿元以上融资事件有12起,其中1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2起。
宝时得宣布2.5亿美元股权融资,成为国内机器人领域12月最大单笔融资。越疆机器人、中力股份通过IPO分别完成了7.52亿港元、12.4亿元人民币的公开发行募资。
钛虎机器人在12月2日宣布完成了2轮合计超1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国香资本、毅达资本、经纬创投等6家知名机构。
工业智能计算机研发企业中科时代、3D视觉检测设备商罗博威视、高性能相机和传感器研发商博视像元、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云鲸智能、人形机器人企业魔法原子、具身智能初创企业小雨智造、非夕科技孵化的具身智能企业穹彻智能、软体机器人企业万勋科技分别获得了亿元级人民币规模的融资。
12月23日,越疆机器人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为协作机器人行业带来更多资本市场的声量和关注。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协作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占比已超过10%,协作机器人国产化率预计超过90%,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的多型号多功能研发、技术创新、全球出海等举措,正在满足更多场景柔性生产、人机协作的需要。(点击查看详情)
成立于2023年的线控科技以新型重载工业机器人的产品特色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其研发的线控机器人具有6个自由度,作业范围超过1000平方米,有效负载可达到20吨,针对船舶、钢铁、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大工件、大空间的工业场景,可以实现搬运、码垛、涂装、检测、吊装、打磨焊接等作业需求。(点击查看详情)
12月机器视觉领域有2起融资,且均为亿元规模,投资方均具备国资背景。
12月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有5起融资,获融资企业的产品应用从工业机器人向人形机器人迈进,从单个核心零部件向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延伸的趋势明显。
诺仕机器人在12月初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诺仕机器人专注于行星滚珠丝杠和配套执行器模组的生产研发,其研发的微型行星滚珠丝杠直径为2mm,螺母直径6mm,极大增强线性执行器的空间利用率,可用在机器人灵巧手和其他肢体关节中,目前在上海拥有生产基地。(点击查看详情)
12月接连完成两轮融资的钛虎机器人专注提供高性能、轻量化关节模组,并从一体化关节模组切入了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领域。未来钛虎机器人将打造一条从核心零部件到本体均覆盖的优质国产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由经纬创投独家注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西恩科技,专注于中高端高功率密度伺服驱动器的研发,产品已经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航天装备、半导体等自动化领域。(点击查看详情)
中科时代在12月完成了由国资领投的2亿元B1轮融资。中科时代成立于2022年,区别于传统PLC控制器,中科时代探索出一条技术融合路线,其发布的工业智能计算机控制器同时具备运动控制、逻辑控制、机器视觉、组态显示、边缘计算的功能,实现软硬一体、算控一体,接下来将全面赋能具身机器人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多维落地场景。
磁流变智能应用研发企业朝上科技,从磁流变新材料入手,研发了机器人关节的控制技术,基于此搭建了机器人灵巧关节产线。
触觉传感解决方案商钛方科技在12月9日宣布获得来自联想创投、松禾资本的新一轮融资,钛方科技自主研发了以“传感器+算法+芯片”的全套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弹性波智能触觉技术曾打破了苹果在笔记本压感触控技术领域的垄断,与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机器人领域知名厂商展开了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