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丽村庄——
花溪区高坡乡街上村
今年,位于花溪区高坡乡北部的街上村建成本村的村史馆。在这个小小的村史馆里,长长的村寨历史一览无余,在村史馆里可以看到,街上村最早的历史能追溯至元代。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花溪区境,一军团主力军和中央军委纵队前梯队在高坡乡街上村休整,留下了高坡红军标语、六方井、红军居住地、拥军坟、红军长征历史步道、红军牺牲地等红色遗址遗迹。2023年6月,中组部批复高坡乡街上村作为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9月试点建设正式开工,并于今年6月底全面完工。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长征来到高坡乡街上村。驻扎期间红军刷写标语、绘制漫画,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战和革命宣传,一时间街上村成为了红色的海洋。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在村民宅墙上留下“反对国民党的卖国政策!红勇(一)”“白军弟兄团结起来,杀死狗贪官,与红军联合,一同到北方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去!”的标语和红军与白军共同杀倒日军漫画。现为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标语
红军漫画
六方井是高坡乡街上村和高坡村村民的主要水源。三百多年前村民们因取水问题曾纠纷不断,后经街上、下寨、场坝三个寨子的苗族、汉族合议以每个寨子两方的样式把水井砌成六方,六方井由此得名。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长征来到高坡街上村将六方井淘漉干净。为不与群众争水,红军将士总是在村民挑完水后才来到井边取水做饭、洗衣清洁。红军离开时,又为每一位留在家中看家的老人家里挑满水缸。
六方井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军团主力和军委纵队前梯队长征进入高坡,群众杨春深将红军迎接到家中居住,红军离开时老人又为红军带路到惠水甲腊冲。在发现一名红军牺牲在王坡脚后,杨春深和村民文应才、张兴朝一起将红军烈士掩埋。
拥军坟分别是左侧杨春深墓和右侧文应才墓。
拥军坟(改造前)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长征来到高坡乡街上村,红军将士大多露宿街头,只有少部分入住村民家中。街上村文家的四合院是当地最好的房屋,门前房后均有通道。红军到来之前,文家家中无人居住,红军便住下来。
红军居住期间,在文家二楼木板墙上留下了“红军是乾人”等标语及漫画。现为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聆听红色故事
“红军是乾人”标语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从龙里、贵阳间跨越龙筑公路,主力部队两万余人分为三路先后进入花溪区境。第一路是中央红军三军团十团,由龙里县经小碧乡、孟关乡,至青岩镇青岩城;第二路是中央红军三军团主力和军委纵队后梯队、干部团及五军团主力,先后从龙里县,经黔陶乡谷洒村、关口村,至青岩镇青岩城,与第一路会合,随后又兵分两路进入惠水县境内;第三路是中央红军一军团主力军和中央军委纵队前梯队,由龙里县到花溪区高坡乡街上村休整,随后一路经高坡乡至惠水县境内。
1935年4月10日下午,红军先后离开高坡,第一路由杨春深带路,杨春深从高坡带红军到与高坡交界的惠水甲腊冲,恰巧碰上有人过路,杨春深就对红军说:“那边有人来了,请他带你们去。”临别时,红军送给杨春深两个包袱,杨春深没有接受,最后,红军给杨春深开了一个路条回家。
重走长征路 传承红色魂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一军团主力和军委纵队前梯队长征进入高坡。一名红军生病掉队,牺牲在高坡王坡脚,被当地苗族群众杨春深、文应才、张兴朝就地掩埋。1963年清明节前,高坡公社党委书记罗才清提议,杨忠品、陈远明、王竹林、祝子刚等同志将牺牲红军迁葬至高坡乡公安派出所后院。
敬献花篮
街上村入口有一棵树龄210年的古紫薇树,是花溪胸径最大、树冠最高、树龄最久、保存最完好的古紫薇树之一。古来素有“天上紫微星,地上紫薇树”之说,紫薇自古至今被尊为道教圣树、花中之圣,常作为守护安康、破解厄运的吉祥之树。
此棵紫薇树枝粗壮、挺拔,造型优美,见证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更见证了红军长征岁月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旅游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景观节点。
紫薇树
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助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街上村新建文化公园、篮球场、环形步道及林下休息空间。
街上村文化广场6月份建成后,于26日在新建的篮球场举办“红色火炬,青春接力”篮球赛,以运动之名,展红村风貌。
目前,街上村文化广场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村民们闲暇时经常在这里话家常、跳广场舞、运动锻炼,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球员正在篮球场进行比赛
村民在文化广场休憩娱乐
2023年9月,街上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正式开工,为了让优秀的本土文化和红色文化得以根植,得以发展,让群众在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中弘扬爱国主义,街上村将原“牛王庙”改建成“街上村村史馆”,村史馆在展现岁月辗转中的变化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在党领导下本村近年改革发展的步伐。
走进一方水土,了解一方文化。街上村村史馆凝聚了村庄的历史记忆,反映出本村的历史特征、文化传承、典型事件和红军长征过街上等方面内容,为游客打开了了解当地发展沿革、民风民俗和红色历史的一扇窗。
感悟红色精神
感受发展巨变
为促进街上村红色美丽村庄的健康有序发展,村集体“1+1”公司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改造成“红村超市”,目前上架4个产品,“街上红芯”红香米、“街上红芯”白米、“鱼水情·方印”特色礼盒和花溪牛肉粉,后期红村超市将持续推出农家香肠腊肉、小茨菇等具有高坡特色农产品,在提升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丰富游客体验,激发红村发展活力。
2024年8月,街上村红村超市正式揭牌!下一步,红村超市将依托高坡特色农产品和红色资源优势,加强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在提供优质的物质产品的基础上,满足游客文化消费的需求,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街上红芯”红香米
“鱼水情·方印”礼盒
“街上红芯”白米
花溪牛肉粉
为提升街上村红色美丽村庄的吸引力,街上村盘活闲置农房改造成“非遗馆”。
“罗廷开工作室”位于非遗馆西厅,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芦笙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罗廷开坐馆,通过现场制作、网络直播等方式,致力于传承和推广芦笙文化,探索“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非遗的有机融入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互促互荣的发展格局。
游客体验芦笙制作过程
罗廷开展示芦笙演奏技巧
红色事迹犹如历史的长卷
熠熠生辉,映照民族之魂
踏上重温红色记忆的征程
铭记过往不仅是我们的责任
传递那抹鲜艳的红色
更是使命所在
我们当砥砺前行
为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明天
不懈奋斗,共筑复兴之梦!
部分综合于秀美花溪 神秘高坡、爽爽贵阳 秀美花溪、贵阳日报
编辑/李彦君 责编/谢茜 审核/王营 终审/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