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信者,必有切愿

文化   2024-11-19 23:26   山东  


文钞原文: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
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经云一心不乱,远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
近承上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即是教令发愿。又况下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文,止执一句,故有不贵发愿之疑。又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同观,故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之疑。
——《印光法师文钞》• 复濮大凡居士书
白话译文:
念佛这个法门,是依仗佛力出三界,生到净土啊!现在既不发愿,哪里有真信呢?(有真实信心的人,必定有真切的发愿。)信愿完全没有,只是念诵佛名,仍然属于自力。因为没有信愿,所以不能与阿弥陀佛的宏誓,感应道交。如果见思惑完全断尽,或许可以往生。如果完全没断见思惑,以及没有断除究尽,那么业根还在,哪能当生超出生死轮回。
五祖寺的戒师禅师,青草堂禅师等人,就是明确例证。必须知道去掉信愿而念佛,与禅宗的参究没什么不同。如果这样能得往生,那么因果就不相符合了!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是证据确凿的铁案。《阿弥陀经》说:“一心不乱”,这是远承前面经文的依正功德(七宝池、八功德水等),就是教我们生起信心。
近承上面经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就是教我们发愿。又何况下面经文,劝生信,劝发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面经文,只执着一句“一心不乱”,所以有不注重发愿求生的怀疑。又将没有信愿的一心不乱,与有信愿的一心不乱,平等的看待,所以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的疑问。
——如诚法师译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