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外,访遍了中国的隐士。

文化   2024-11-21 23:06   山东  

今天讲个高雅话题——隐居。

你们想象中的隐居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独坐悠篁里,弹琴复长啸”?
那你们见过隐士吗?
嘿嘿,想见就能见着的话那还叫隐居吗?
而且——现在还有隐士吗?
有啊,他们都躲在荒山野林里,想见的话得费番力气。
想去寻访隐士吗?我们找个人给你带路,比尔·波特(Bill Porter)老爷爷。
找个老外来带路?
别小看这大白胡子老爷爷,全世界见过最多中国隐居者的人,非他莫属了
比尔是来自美国的汉学家、翻译家兼作家。他在中国可混了20多年,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徒步——辛苦地跋山涉水,就是为了做一件连中国人都没想到去做的事:寻访隐居者。
他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一群秘密隐藏几百年的人。
找到隐居者,也不干什么特别的事,就是跟人家聊天,看人家干活,听人家讲故事。
一个老外,为啥过着苦行僧的日子,像迷妹追爱豆一样到处找隐居者?


01


比尔1943年出生于美国洛杉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


他老爸是个企业大亨,掌管美国西部几十家酒店。全家住豪宅,每天宴客如流水,各种商业和政治名流出入其中。
可是这个富二代不玩车不玩女人不炫富,从小显得很怪咖——


我总是被孤独吸引。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我就很喜欢独处。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跟其他人在一起,而是因为我发现独处有如此多的快乐……只有当我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这么小就弄得这么高深真的好么?
至少在比尔身上,真的好。
因为能抗压啊。由奢入俭难啊。世上比穷更痛苦的,就是让你先富了,再穷。给你所有,然后一把夺走。
比尔家就遇到这事了——父亲破产了,从大富之家变为一贫如洗。
这时,从小另类的生活追求,让他更从容地面对这种巨变。他开始按照穷人家孩子的生活模板过日子——60年代,到德国服兵役,然后待到1970年才回到美国。
然后读书,他想进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但是太穷付不起学费,得申请奖学金。哥伦比亚大学告诉他,如果想申请奖学金,必须选一个冷门专业才行。
有一个叫Dean Lung的中国人,捐了一笔巨款在哥大建立了东亚学系,专门研究中国文化。
就报它吧!比尔顺手在申请表的专业那一栏上填了个“中文”。没想到通过了。
从此,他一边攻读人类学,一边修中文。这一学不得了,他爱上了中文。
一位教授见他对中国古典诗词感兴趣,介绍他去读寒山子。
寒山子的口语诗简明易懂,又富有禅意,比尔一读就着了魔。
后来,他干脆跑到唐人街去跟人学打坐。这时他认识了从中国江苏无锡到美国普及佛教的寿冶法师。
寿冶法师不懂英文,比尔的中文也还没好到能和中国人交流的水平。
幸亏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这一老一少,就手舞足蹈交流起来。
这样一边读书一边练习打坐,到1972年,他决定专门修行去。
去哪儿?台湾星云法师创建的佛光山。


02


他揣着200多美元飞到台湾,在佛光山过上了晨钟暮鼓的生活。每天不是打坐就是读书,时常回味他最喜欢的寒山诗。


事实上,他之前读的寒山诗英译版不是全译本,300多首里面只译了100多首。
比尔决定自己把寒山的诗全部翻译出来。
但佛光山香火太旺,游客太多,不够安静。他换了一间小庙,继续一边修行一边翻译。
在那里,他获得了自己的法号:赤松居士(Red Pine)。



说起“赤松”这个名字,源自台湾黑饮料“黑松沙士”,比尔觉得“黑松”这词很帅,想取作笔名。但是他不喜欢黑色,就改成了自己喜欢的红色,“赤松”由此而来。
若干年后,有人告诉他,中国道教有位神仙叫“赤松子”。
过了一段时间,老方丈赏识他,劝他留下来出家。
这……
读佛经是一回事,出家又是另一回事。小的还有一桩心事未了——还没泡过妹纸啊。
赶快跑!于是比尔下山去找女盆友。为了把女盆友娶到手,他在台湾当起了记者,一干就是6年。工作读诗泡妹纸,样样不落空。


当然,翻译工作是正经事,也不能放下。


1977年,《寒山诗集》在美国出版了,获得一致好评。
在翻译《寒山诗集》的时候,比尔就时常在想,中国现代还有没有像寒山那样的隐居者?
他问身边的人,他们都说:死心啦,怎么可能还有嘛。但是他始终不死心,想去探个究竟,又苦于没有门路。
他逢人就问:你知道哪里有隐修者吗?
1989年,有位法师告诉他,你要找的隐士,中国大陆的终南山附近有。
终南山在哪儿?西安。
二话没说,比尔带上摄影师朋友史蒂芬,从台湾火速赶过去。


03


说容易,实际情况超出他想象。


虽然当时内地已经开放,但还没到老外遍地走的程度。
两个老外胡子拉碴,还专门在荒郊野外乱逛,很容易被人当成间谍。
而且许多寺庙和古迹当时还没有对外开放,想进去看只能偷偷翻墙。
他们想去寻访昔日王维的隐居旧址,结果在路上被警察拦下,还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被带到西安外事局。外事局没关他们,反而偷偷监视着他们在大风天里瞎转了三天,最后外事局得出结论:这两个老外太蠢了,当不了间谍。


但是,这一切困难都是值得的。


他们找到了中国真正的隐居者!
他们在终南山一座小祠堂里遇到一位老道姑。她说,她每天从早到晚坐在这里,为道观看守这座祠堂,由此可以得到面粉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这位道姑姓张,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的人。比尔发现,她缠过足。


她说,她每年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下山一两次。她七十九岁了,出家也已五十多年了。近二十年来,她一真过着隐居生活。开始是在西面的太白山上,最近则是在这座能够俯视楼观台的山上。她说,为了修习禅定,她宁愿一个人生活。但是她说冬天很冷,下雨的时候,祠堂的屋顶就漏水。


他们发现,终南山就是隐居者的天堂。
在现代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还有人愿意到山上过清寡隐居生活。
比尔想让西方人知道,尽管中国内地曾经历战争和革命,但隐居的传统没有断过。
于是,1993年,一本《空谷幽兰》(ROAD TO HEAVEN)问世了。
书是用英文写的,讲述的是比尔寻访到的中国隐居者生活,与其说是一部游记,不如说它是一次修行的心路历程。
你们是不是以为隐居者就该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每天游山玩水,吃着自种的有机食品,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
错了。
隐士的生活很清苦,他们居住在简陋的茅棚里,寒来暑往,忍饥挨饿,还要忍受孤独与寂寞,和世人异样的眼光。
书刚出来,就火了。比尔被邀请到各处演讲,介绍中国的隐居者,听众既有学者,也有来自社区的普通居民。他的书,引起大量美国普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文译本《空谷幽兰》 2001年出版,书一出就无声无息,直到2006年再版,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留意到在离我们不远的山里,还有老神仙一样的隐士存在。
比尔曾对比过中国与西方的隐居传统——


在美国,隐士只是那些喜欢自个儿待着的人,往往都有点神经质。但是,在中国,我发现隐士往往是社会的精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隐士首先得是“士”,受过良好教育,有机会入仕做官,但是甘愿放弃成功的事业,选择离群独居的生活方式。
隐匿了上千年的终南山被他带到尘世间。渐渐地,隐居变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使得山上隐居的人数激增。
有些猎奇者纷纷上山,原来专心修行的隐士恐怕再无宁日,只能闭门谢客。
这些情况是比尔始料未及的。他本来只想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隐居者生活,没想到却让平静的隐士生活惊起了波澜。
其实,要找到内心的平静又何必一定要跑到山里去?
隐士选择远离世俗,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质生活,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勇气放弃安逸的生活,遁入山林。
修行不一定要上山隐居。做任何事情,只要专注,你便能达到内心的平静。
你看比尔,一个不修边幅的外国人,在异国的险恶环境里风餐露宿那么多年,只为了做一件事:找到传说中的隐居者。
他做到了。这就是他找到内心平静的方式。
你们都嚷嚷着世界太喧嚣,其实喧嚣的不是世界,是自己。


坚持下去,便是一种修行。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修行。
图文来源 | 网络平台
版权归属 | 原作者所有,侵删
- END -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