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初见赵朴初,大感惊奇:你年纪轻轻,为何被称“赵朴老”?

文化   2024-11-14 23:03   山东  

世人皆知赵朴初是我国著名的佛教领袖,却鲜少有人知道,他年纪轻轻就被人尊称为"赵朴老",这称谓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金秋,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正在翻阅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代表名单,忽见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赵朴老"。这位代表他虽未谋面,但早有耳闻。当他得知此人不过四十出头,不禁大感诧异。

要说这"朴老"二字的来历,还得从抗日战争说起。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上海滩有一个特殊的组织,聚集了一群不同寻常的人物。这些人,有的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有的是年少有为的才俊,而最令人称奇的,便是那个被称为"赵朴老"的年轻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年轻人获得如此尊称?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惊人的故事?

01



少年出世:


名门之后的不凡起点

1907年,安徽太湖县一个书香门第迎来了一个男婴,这便是日后的赵朴初。赵家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耕读世家,自明末以来,家中出过两位进士,三位举人,更有十数位秀才。

赵朴初的祖父赵守愚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在当地开设私塾,桃李满园。赵朴初的父亲赵抱真虽未中举,却是当地有名的文人,工诗善画,尤其擅长书法。

"家有诗书气自华",1912年,年仅五岁的赵朴初就开始在祖父的私塾里读书。每天清晨,他都要早早起床,点着油灯背诵《三字经》《百家姓》。

1915年春,赵朴初八岁那年,一件趣事让乡里乡亲都记住了这个聪慧的孩子。那日,太湖县来了位名叫汪公哲的老先生,此人精通佛学,与赵家有世交。席间,汪先生随口出了个对子:"太湖春水碧涟涟",在座的乡绅文人都在冥思苦想。

这时,小赵朴初脆生生地说道:"明月秋风白满天"。此对一出,满座皆惊。汪先生连声叫好,当即送了赵朴初一套《幼学琼林》,以资鼓励。

1918年,赵朴初入县立高等小学堂,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不仅勤奋好学,还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家中藏书丰富,《史记》《汉书》等典籍,他都读得津津有味。

1921年,十四岁的赵朴初考入安徽省立第三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著名学者钱基博先生。钱先生见赵朴初天资聪颖,特别关照,不仅教他诗文写作,还经常和他讨论时事。

就是在这个时期,赵朴初开始接触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他一面研习古典文学,一面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古今中外的文化在他心中交融激荡,为他日后的思想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24年夏天,安徽大旱,赵家境况一落千丈。十七岁的赵朴初不得不辍学,随母亲来到上海投靠亲戚。但求学之心未改,他白天在商行当学徒,晚上则到夜校补习功课。这段艰苦岁月,反而让他对人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

02



投身救国:


战火中的青年抉择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破上海的宁静。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陷入一片混乱,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街头巷尾充满了惊慌失措的人群。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应运而生。这个组织虽挂着"慈善救灾"的招牌,实则暗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赵朴初被推举为难民股主任,负责安置难民的工作。

1938年初的一天,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来到救灾会。赵朴初接待他们时,其中一人悄悄递来一张字条,原来这些都是新四军的地下工作人员。从此,赵朴初开始秘密协助新四军,以救灾会的名义为抗日队伍输送物资和人员。

当时的上海滩,有一家名为"同德堂"的药店,这家店铺不起眼,却是秘密联络的重要据点。赵朴初常常假借购药的名义,在这里与地下工作人员接头。有一次,日本宪兵突然搜查药店,幸亏赵朴初临机应变,装作中医在为顾客把脉,这才躲过一劫。

为了扩大抗日救亡的影响,赵朴初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益友社"。这个组织表面上是文艺团体,实际上却在进行着地下抗日活动。社员们白天在租界演出京剧、话剧,晚上则秘密传递情报、转移物资。

益友社的理事会成员都是上海滩德高望重的人士。其中有被称为"关綱老"的关綱之,还有"闻兰老"的闻兰亭。赵朴初虽然年纪最轻,却因为才识过人,被推举为常务理事。渐渐地,人们也开始称呼他"赵朴老"。

1940年,益友社在法租界公共租界交界处设立了一个"难民收容所"。这个收容所不仅安置难民,还成为了地下工作者的重要落脚点。赵朴初把一批批青年送往新四军,其中不乏后来成为抗日英雄的人物。

在一次秘密活动中,赵朴初遇到了一个特殊的"难民"。这位"难民"自称姓李,是从苏北来的。后来才知道,这位"李先生"就是新四军领导人之一陈毅。这次偶遇,成了他们日后深厚友谊的开端。

这段时期,赵朴初还组织了"难民工艺社",表面是教授难民手工技能,实则为地下工作者提供合法身份。工艺社的作坊里,除了织布机的咿呀声,还时常传出地下党员讨论形势的低语。

有一次,日本特务发现了工艺社的异常,准备实施搜查。赵朴初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一场工艺品义卖会,邀请了多位租界名流参加。特务们看到场面隆重,有多位知名人士出席,这才打消了疑虑。

就这样,一个年轻的文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用智慧和勇气,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03



佛缘深厚:


另辟蹊径的人生转折

1930年的上海,一场不寻常的会面改变了赵朴初的人生轨迹。那是在静安寺的一个午后,著名佛学家太虚大师正在开展一场佛学讲座。讲座结束后,太虚大师与这位年轻人攀谈甚欢,惊讶于赵朴初对佛教典籍的独到见解。

"施比受更有福。"太虚大师的这句话给赵朴初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他开始频繁出入上海的各大寺院,与觉醒、圆瑛等高僧结下深厚友谊。1932年,年仅25岁的赵朴初被推举为中国佛教会秘书,开启了他与佛教结缘的正式历程。

1933年春天,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当时南京灵谷寺的法师们正在整理藏经楼,发现了一批年代久远的佛经古籍。这些经书有些是用梵文写就,有些则是藏文版本。寺里请了好几位专家来辨识,都没能完全看明白。

赵朴初受邀前往,一眼就认出其中几部是唐代玄奘大师西行取经时带回的《瑜伽师地论》的珍贵抄本。这一惊人发现,让佛教界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1934年,上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佛教文物展览会"。赵朴初担任展览会的策划人,他不仅展出了珍贵的佛教文物,还创新性地加入了佛教音乐演奏和经文诵读环节。这次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成为了沪上一时佳话。

这段时期,赵朴初开始深入研究佛教各宗派的教义。他不满足于简单的经文诵读,而是着重探究佛教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禅宗、天台、华严等各派学说的比较研究。

1936年,赵朴初与当时著名的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先生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谈。两人就"般若性空"的哲学理念展开讨论,谈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欧阳先生感叹道:"难得如此年轻人,对佛法有如此透彻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赵朴初在研究佛学的同时,并未放下对诗词书画的爱好。他常常以佛理入诗,创作了大量富有禅意的诗作。其中"烟萝深处坐禅房,一榻云横四壁凉"等诗句,至今仍被佛教界传诵。

1939年,在日军铁蹄践踏下的上海,赵朴初创办了"觉群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表面上是佛教文化研究场所,实则成为了抗日志士的秘密联络点。许多珍贵的佛教典籍,就是在这个时期被他悄悄转移到了安全地带,避免了战火破坏。

除了研究经典,赵朴初还特别关注佛教界的慈善事业。他积极倡导"人间佛教"理念,主张佛教要走出庙堂,服务社会。在他的推动下,上海各大寺院相继开办了义诊所、施粥厂,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04


为国弘法:

新中国佛教事业的开拓者

1953年的北京,一场影响深远的佛教会议正在召开。这就是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而站在主席台上致辞的正是赵朴初。当时的情景令人难忘: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齐聚一堂,为新中国的佛教事业开启新篇章。

"佛教要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成为了赵朴初推动佛教事业的行动纲领。在他的倡导下,中国佛教协会开始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

1954年春节前夕,赵朴初在北京广济寺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他组织僧人开展义诊,为附近的贫困居民看病。这一举措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快在全国各地的寺院推广开来。

1955年,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日本佛教界派来访问团,带来了一批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包括唐朝高僧鉴真和尚的遗物。赵朴初亲自接待了日本客人,并组织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会。

这次交流会上,赵朴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创办一份面向国际的佛教期刊。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各方支持,《法音》杂志由此诞生。这份刊物不仅刊登佛教研究文章,还报道佛教界的重要新闻,成为了联系海内外佛教界的重要纽带。

1956年,赵朴初开始着手整理全国重点寺院的古籍文物。在这项工作中,他发现了不少珍贵的佛教典籍。其中在山西五台山就发现了一批元代的刻经,这些经书后来被收入《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让世人得以一睹这些珍贵文献的风采。

1958年,赵朴初提议举办首届全国佛教书画展。这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寺院收藏的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历代名僧大德的墨宝。展览期间,赵朴初还特意组织了一场佛教艺术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佛教文化艺术。

1960年,中国佛教图书馆在赵朴初的推动下正式成立。这座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大量佛教典籍,还开辟了专门的研究室,供海内外学者查阅资料、开展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赵朴初还特别重视佛教教育事业。1956年,他推动创办了中国佛学院,为佛教界培养新一代人才。在开学典礼上,他说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没有人才培养,就没有佛教的未来。"

1962年,赵朴初开始筹备编纂《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这项浩大的工程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佛教学者,历时多年才完成。这部著作不仅填补了中国佛教研究的空白,更成为了海内外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国际佛教界,赵朴初的声望也日益提升。1964年,他率团访问锡兰(今斯里兰卡),受到了锡兰佛教界的隆重欢迎。在访问期间,他提出了加强亚洲各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倡议,得到了广泛响应。

05


与周恩来的深厚友谊

1949年9月,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第一次见到赵朴初时,两人谈了整整三个小时。谈话内容从佛教文化一直延伸到国际关系,周恩来对这位年纪轻轻就被称为"赵朴老"的佛教界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那以后,赵朴初成了西花厅的常客。每次去西花厅,周恩来总会亲自泡一壶龙井茶。1950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周恩来正在和赵朴初讨论如何保护佛教文物,忽然想起了什么,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本线装书,那是一部珍贵的佛经。

"这是我年轻时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的,当时就觉得应该把它带回来。"周恩来说。原来这是一部唐代玄奘大师翻译的经文,竟然在日本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个发现让两人兴奋不已,随即展开了关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深入讨论。

1952年,一个特殊的机会来了。日本佛教界表示希望迎回一部分玄奘大师的遗骨。这个敏感的问题如何处理?周恩来和赵朴初进行了多次商讨。最终,两人达成共识:以民间交流的方式,通过佛教渠道来推进中日关系正常化。

1953年初,一个寒冷的冬日,周恩来突然打电话给赵朴初,询问北京的寺庙是否都保存完好。原来是得知有些地方打算拆除寺庙建设工厂。周恩来说:"寺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不能随意拆除。"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古寺得以保存下来。

1955年夏天,赵朴初正准备率团访问日本。临行前,周恩来特意叮嘱:"除了佛教交流,也要多了解日本民众对中国的看法。"这次访问果然成果丰硕,不仅促进了两国佛教界的往来,还为后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1956年,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有人举报说某寺庙的和尚在"搞封建迷信"。周恩来听说后,立即请来赵朴初了解情况。原来是寺里在举行传统的祈福法会。周恩来说:"这是正常的宗教活动,要予以保护。"

两人共同关心的不仅是佛教事业,还有祖国统一大业。1957年,台湾的一些佛教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回到大陆探亲访友。周恩来和赵朴初商议后,决定以佛教联谊的方式,搭建两岸民间交流的桥梁。

1959年的一天,周恩来正在和外宾会谈,得知赵朴初在外面等候,立即请他进来一起参与讨论。谈话中,赵朴初用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阐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让外宾们印象深刻。

西花厅的座谈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对赵朴初说起了自己年轻时在日本读书的经历,谈到日本的佛教建筑和艺术。两人相谈甚欢,直到深夜。周恩来感叹道:"佛教是联系亚洲人民的纽带。"

1964年,赵朴初准备访问锡兰。临行前,周恩来特意叮嘱他要注意考察南传佛教的特点,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借鉴。这次访问不仅加深了中锡两国的友谊,还为中国佛教界开拓了新的视野。


图文来源 | 网络平台
版权归属 | 原作者所有,侵删
- END -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