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85!一等奖数全国高校第一!

教育   2024-07-30 18:42   北京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聚焦」出品

近日

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评选结果正式公布

全国共有1496项成果获奖

(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总计获得85项奖励

其中

一等奖14项

二等奖30项

三等奖27项

普及读物奖1项

青年成果奖13项

学校获奖成果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一等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成果名称

成果

类型

申报人

学院

一等奖(14项)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

著作

陈先达

哲学院

戴逸文集

著作

戴逸

历史学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著作

刘伟

经济学院

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

论文

杨瑞龙

经济学院

深化体制改革中的产业创新体系演进——以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为例

论文

黄阳华

应用经济学院

人格权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著作

王利明

法学院

中国刑事诉讼权能的变革与发展

著作

陈卫东

法学院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基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

论文

石静霞

法学院

老年价值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与实践

著作

邬沧萍

人口与健康学院

国土综合整治研究

著作

严金明

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

著作

杨开峰

公共管理学院

世界政治理论

著作

杨光斌

国际关系学院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强化系统思维与精准施策

咨询服务报告

郑功成

劳动人事学院

关于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的建议

咨询服务报告

程国强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二等奖(30项)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著作

王易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

著作

郝立新

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是非辨与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著作

汪亭友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1919-1949)

著作

王海军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第一、二卷)

著作

刘大椿

哲学院

《大乘起信论》思想史研究

著作

张文良

哲学院

文献考古:关于《左传》《史记》关系的研究

著作

徐建委

文学院

中国兵学思想史

著作

黄朴民

国学院

洋务与赈务: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

著作

朱浒

历史学院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增订本)

著作

刘守英

经济学院

平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论文

谢富胜

经济学院

社会再生产中的流通职能与劳动价值论

论文

王晓东

商学院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显现

论文

何艳玲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

论文

王轶

法学院

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

论文

高圣平

法学院

中国老龄社会的数据、事实与分析

著作

翟振武

人口与健康学院

中国舆论观的近代转型及其困境

论文

胡百精

新闻学院

近代中国新闻实践史略

著作

王润泽

新闻学院

新闻规律论

著作

杨保军

新闻学院

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

论文

冯惠玲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新进展: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研究报告

著作

李立国

教育学院

从法制到法治——教育法治建设之路

著作

申素平

教育学院

面向创新的大学教育:科教融合理念及其模式建构

著作

周光礼

教育学院

长寿风险与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研究

著作

王晓军

统计学院

城市基层政府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现代转型

著作

孙柏瑛

公共管理学院

超模块平台组织结构与客制化创业支持——基于海尔向平台组织转型的嵌入式案例研究

论文

王凤彬

商学院

Air pollution,Affect,and Forecasting Bias: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nancial Analysts

论文

许年行

商学院

国际领土变更公投案例研究:比较视域中的“台独”公投

著作

王英津

国际关系学院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著作

黄大慧

国际关系学院

2018-2021: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咨询服务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就业研究所

劳动人事学院

三等奖(27项)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问题

著作

陶文昭

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学术和体系建构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文

张文喜

哲学院

汉语词类史稿

著作

周生亚

文学院

鲁迅:在金石、考古之趣的背后

论文

孙郁

文学院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著作

吴真

文学院

删改与重述: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的异文和时代感

论文

谷曙光

国学院

汉唐美术空间表现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中心

著作

张建宇

艺术学院

汉简与河西社会交往史新识

论文

王子今

国学院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Innovation: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

论文

刘青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经济结构变动与未来中国能源需求走势

论文

郑新业

应用经济学院

中心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以近代中国社会中心力量转换为中心的考察

论文

王续添

国际关系学院

民法学方法论研究

著作

姚辉

法学院

社会治理与公共生活:从连结到团结

论文

冯仕政

社会学院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

论文

刘少杰

社会学院

百年中国农村发展的社会学回眸

论文

陆益龙

社会学院

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

著作

陈卫

人口与健康学院

互惠人类学再发现

论文

赵旭东

社会学院

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著作

刘海龙

新闻学院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

著作

彭兰

新闻学院

中国上古时期的媒介革命:“巫史理性化”与文字功能的转变及其影响

论文

赵云泽

新闻学院

尚武精神的消逝: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

著作

王智慧

体育部

中国千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理论、政策与实践

著作

仇焕广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著作

孔祥智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Going Beyond the SHRM Paradigm:Examining Four Approaches to Governing Employees

论文

苏中兴

劳动人事学院

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

著作

汪三贵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Ecosystem-Specific Advantages in Intemational Digital Commerce

论文

易靖韬

商学院

加强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研究 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咨询服务报告

段成荣

人口与健康学院

普及读物奖(1项)

数字解读中国:中国的发展坐标与发展成就

普及读物

贺耀敏

经济学院

青年成果奖(13项)

经济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评判

论文

沈江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

著作

蔡丹君

文学院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

著作

邱靖嘉

历史学院

Consumption-bas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ccounting with Capital Stock Change Highlights Dynamics of Fast-developing Countries

论文

陈占明

应用经济学院

明斯基经济思想研究

著作

李黎力

经济学院

大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和价格歧视

论文

李三希

经济学院

Contracting without Contracting Institutions:The Trusted  Assistant Loan in 19th century China

论文

苗萌

财政金融学院

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影响因素——基于全球视角的理论及经验研究

论文

王孝松

经济学院

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路径与机制

论文

朱斌

社会学院

虚拟社群传播

著作

李彪

新闻学院

Rapid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across Institutional Distance

论文

邓子梁

商学院

Government's Green Grip:Multifaceted State Influence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ctions in China

论文

王汝曦

商学院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

著作

左希迎

国际关系学院



近年来,学校秉承“过程管理抓质量、结项管理抓速度、成果管理抓影响、团队管理抓成长、交叉管理抓新生、经费管理抓效率”的“六抓”理念,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在重要科研奖项组织工作中改革创新评奖方式,打造“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组织机制,探索建立“有组织、重导向、强规划”的成果评奖推荐机制,自上而下,主动梳理、挖掘、匹配一批体系化、学理化,有深度、有广度的好成果。在本次评奖工作中,学校召开多次专题工作会,充分听取优势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将“有组织”贯穿评奖组织工作全过程,以有组织的评奖引领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已评选九届,代表了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顶尖水准。中国人民大学获得85项奖项,是学校以有组织的科研带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为加快建构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品:党委宣传部

特别支持:科研处

设计 责编:诗涵

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