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多少才算正常? 这才是标准答案,别搞混了!

职场   2024-12-28 19:40   河北  


很多糖友问,血糖多少算正常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介绍一下正常血糖是多少:

中国人血糖正常值是多少?看看血糖值对照表,可能你的血糖不算高

2022新血糖标准或已公布,4.0~6.1或不再适用,建议了解

阶段一、儿童青少年(18岁以下):

空腹血糖值应在5.0—7.2 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在5.0—8.3 mmol/L;


阶段二、成人(18-65岁):

空腹血糖值应该是小于5.6 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要小于7.8 mmol/L,如果检测后高于这些数据,那极有可能存在高血糖,甚至是患有糖尿病。

阶段三、老年人(65周岁以上):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值要小于7.8 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要小于11.1 mmol/L。

所以说,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血糖标准处于什么范围,根据自己的年龄段来测量会更加准确,若超出或低于标准血糖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除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也很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GHb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GHb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在糖尿病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评价血糖总体控制、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2.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存在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4.糖化血红蛋白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5.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

正常参考范围

1.正常值

HbA1c采用亲和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正常值为4%~6%。

2.影响因素

(1)参考值随年龄增大有一定增加。

(2)高脂血症标本可使结果偏高。

(3)实验室温度、试剂的离子强度、pH可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为什么要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也就是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那么就可以证明你这三个月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我们控糖,讲的并不是一瞬间的血糖,平稳就可以了,而是要求持续的血糖平稳。糖尿病友们平时所测血糖值就无法判断出,血糖是否一直都平稳。只有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才能得出结论。


目前国内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是<6.5,一般成年糖尿病人<7.0。


不过近期,国外有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8.0,是一种最平衡的方式,既可以节约医药费,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HbA1c 水平适应人群

<6.0%新诊断、年轻、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无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无须降糖药物干预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


<6.5%<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及严重伴发疾病;糖尿病计划妊娠


<7.0%15年;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


≤7.5%已有心血管疾病者或心血管病极高危者


<8.0%≥65岁,预期生存期5~15年


<9.0%≥65岁,或患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5年;低血糖高危人群;执行治疗方案困难者,如精神或智力或视力障碍:医疗等条件太差


对于糖尿病,临床认为这种病的个体化因素非常高,每个病人都有不同的血糖谱,但他们又有着共同点,高血糖都是分为两种:基础高血糖和进餐相关的高血糖,只是每个人这两部分的组成和贡献比例存在差异。


基础高血糖就是我们所说的空腹血糖(FPG),进餐相关的高血糖则是餐后血糖水平(PPG),还有一个东西叫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主要是反映三个月内的整体血糖水平,相信糖友们对这个概念也不太陌生。那么这三个数值到底哪个更重要,更有说服力呢?临床治疗方案应当重点针对哪一个数据呢?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来看看血糖的“构造”,左侧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右侧是正常人血糖。


从上图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其实就在空腹高血糖(红色部分)。有些糖尿病患者前期以餐后的高血糖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空腹的血糖值也会逐渐地升高,当然也存在着个别的不同情况。

餐后血糖(紫色)建立在基础的高血糖之上,餐后血糖一定程度上是在空腹血糖基础上升高的,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会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

所以很多医生都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因为空腹血糖是一天内血糖的基础,空腹血糖下降,餐后血糖也会相应下降很多。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只重视自己的餐后血糖监测,而忽视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


测量血糖的正确时间和方法是什么?


【测量时间】

测量血糖的时间范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是空腹血糖,需要保持8小时不吃饭,才能测量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测量方法】

首先,需要用温水或中性肥皂水洗净双手,用75%的酒精消毒指腹,待干。

其次,准备打开血糖仪开关,用吸血的血糖仪,就取一条试纸插入机内,用滴血的血糖仪就取一条试纸拿在手上,手指不可触及试纸测试区。 

然后,需要用采血针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指腹,无名指指腹两次取血最好,很多细节还是较为重要的。

最后,如果是吸血的血糖仪,就将血吸到试纸专用区域等待结果,如果是滴血的血糖仪,就将一滴饱满的血,滴或抹到试纸测试区,将设置插入体内等待结果,不要追加滴血,否则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以前介绍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样也是这三个指标:

● 空腹血糖≥7.0 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6.5%。

那么,血糖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情况,怎么理解呢?医学上对这些情况做了定义:

● 空腹血糖≥6.1 mmol/L,<7.0 mmol/L,叫空腹血糖受损。

● 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11.1 mmol/L,叫糖耐量减低。

这两种情况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

回到主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多少算正常呢?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毫无疑问,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血糖越接近正常,并发症的发生率越低。从这方面考虑的话,血糖控制的越接近正常越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最主要指标。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研究结果显示:


HbA1c每下降1%可使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和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7%。


UKPDS后续随访研究结果显示:


强化降糖组在强化降糖治疗结束后10年其心肌梗死风险仍较常规治疗组降低15%,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3%,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带来远期的获益。

因此,多个国家的指南推荐:

● 大多数成年T2DM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为<7%,

● 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 mmol/L,

● 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 mmol/L。


但是,血糖控制的过于严格,低血糖的风险就会增加,尤其是使用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促泌剂等药物时。

有时候一次严重的低血糖,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等严重情况,可能会把多年血糖控制良好的益处断送掉。

因此,我们在血糖管理时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个体化的目标值。


● 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至尽量接近正常)。


● 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

下图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的建议。大家在确定控制目标时参考。

图1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表是《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出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来源 | 糖尿病同伴




推荐阅读

干货护士必须50项操作+讲义

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免责声明】
1.“壹护”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壹护”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2.“壹护”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壹护”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删除请联系微信a17330083379

最新医护执业/职称考试宝典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试用刷题

壹护
传播护理、医学知识,传递护理、医学理念,共享护理、医学宝贵经验,弘扬护理、医学正能量;致力于打造医护工作者轻松工作、快乐生活、共同成长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