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根据官方发布的七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进行了一次仔细的归纳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的“奥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这轮“巡回”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也是2024年最后一场在深圳召开。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曾在8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三明医改的成功经验将被视为国家深化医改的典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选择每年2-3个地区作为重点推广区域,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这轮“巡回”发布会围绕各地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完善医务人员编制、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等公立医院改革关键问题、热点问题,邀请了数十名地方主政官员介绍了众多改革经验。
这些举措将对公立医院改革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我们根据官方发布的七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进行了一次仔细的归纳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的“奥秘”。
医务人员编制改革:
更灵活更具创新性,动态调整或成趋势
学习三明医改经验,除了推动落实政府办医投入责任之外,也要通过完善编制制度来提升医务人员归属感。
梳理发现,各地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时,也都给出加强医务人员编制待遇的举措。
广州、重庆等地都有明确的增加编制措施,来确保医疗机构有足够的人员编制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深圳、石家庄、泉州等地则是通过建立“编制池”,来解决高层次医学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入编问题。
只是,具体的编制数量和增编形式会根据当地的医疗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医疗机构规模等因素有所不同。比如,广州近年来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编近4500人,重庆黔江区增加编制人员1200名。
和三明市做法一样,重庆也实行了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管理,在原有编制3.8万名基础上新增备案编制6.5万名,而且备案编制人员与在编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有的地方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编制管理方式。比如泉州探索出“规模控制、按实核编”的管理方式,动态核定人员的总量。而丽水市推出“县属乡用、乡招村用”模式,赋予了医共体统筹使用编制、灵活配置人员的权限。
实际上,这些举措都与三明医改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2023年9月,三明市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县域医共体的人、事、钱等全面统筹,并明确提出将基层医生编制率提至90%。
到了今年9月,三明医改再发力,《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发布,其中提到要“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医生薪酬制度改革:
年薪制成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各有探索
医生薪酬制度改革是医改的题中之义,也是一个关键点。曾经被称为“三明医改操盘手”的詹积富先前表示,如果医生薪酬制度不改革,就不可能有医疗公益性的回归,更不可能有“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建成。
詹积富曾任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原组长。在他任上,三明医改一系列重要举措落地,薪酬制度改革就位列其中。
而实行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全员岗位年薪制,是三明医改的重要经验之一。我们梳理发现,各地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时,也都采取了完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的举措。
可以看出,不少地方推行了年薪制、绩效年薪等制度,来完善医生收入结构。有些地区医务人员总体收入有所增加,比如石家庄实行全员公分至绩效改革,全市医务人员薪酬总量核增5%以上。
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时,多地已经开始注重固定薪酬的占比。比如,广州提到要“不断提高薪酬固定收入部分的占比”,而丽水市将近三年将医务人员薪酬稳定收入占比从46%提升53%。
还有多地通过各种手段来优化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薪酬的差距。比如,广州注重固定薪酬占比、医院内部、不同级别医院“三个结构”平衡,将市、区两级公立医院人员平均薪酬差距缩小至5%以内。
为了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有些地区提出工资总额增量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如深圳市就明确,市区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薪酬占比差距逐步缩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也现身说法,表示该医院建立“固定为主、绩效为辅”的分配制度,员工固定薪酬占比约70%,同一职系、薪级的员工在不同科室的固定薪酬相同。
这些举措有利于打破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收入挂钩的分配模式,促进医务人员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和健康结果,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
此外,各地也都强调了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科学、公正、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来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只不过,具体的激励措施会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地方可能更注重物质奖励,如提高薪酬待遇、发放奖金等;有的地方则可能更注重医务人员的晋升渠道,如表彰优秀医务人员、提供晋升机会等。
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多地在40%左右,三明市已瞄准50%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也是三明医改经验的重要内容。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曾指出,“三医”改革政策同步设计,先是通过挤压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水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推动药品耗材“量价”齐下,在惠及群众的同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做好与医保报销政策的衔接,促进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
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腾笼换鸟”,即把药品耗材的虚高价格降下来,为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来反映技术进步和医务劳动以及成本变化。
过去11年,三明市共调整11批次共1.04万项次医疗服务价格,今年已经启动了第12次调价,由此增加医疗服务收入。三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从2011年的18.4%增长至2023年的46.1%。
各地在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时,也注重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逐步提升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可以看出,各地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同时,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也较以前有所提升。
总体来看,各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大都在35%-40%之间。个别比较突出的地方,比如安溪县达到40%,而丽水市和湖州市也达到38%左右。
不过,这些市县的“成绩”仍落在三明市后面。今年6月底,三明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已提高至47.65%。
然而,三明市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今年9月,三明市提出,到2027年,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药品耗材收入、检查化验收入比基本达到5∶3∶2。
也就是说,3年内,三明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要占到一半。
借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的话来说,三明医改的主要经验就是党委政府勇于改革创新,各有关部门协同一致,站稳人民立场,既要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又要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还要保证医务人员合理收入,稳定发展医务人员队伍。
可以看出,从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到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人事编制薪酬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实践并丰富三明医改经验内涵,已蔚然成风。
对于地方在改革中也探索出了一些好做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进行总结提炼推广,无疑将助推全国学习三明医改取得更积极的成效。
附: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文字实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来 源 / 中国医院院长、国家卫健委 转载:华医网
推荐阅读
干货:护士必须50项操作+讲义
最新医护执业/职称考试宝典全新上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试用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