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如何传播的?
麻风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感染的。麻风患者体内的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健康人吸入病人排出的含菌飞沫或与病人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可导致直接传染。
麻风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麻风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症状主要是皮肤上出现各种皮疹,大多会伴有感觉减退或感觉丧失,出现干燥、闭汗,也可出现外周神经干粗大等症状。如果发现较迟,晚期症状主要是患者会出现各种畸残,比如眼睑外翻(兔眼)、失明、面瘫、鼻梁塌陷、四肢溃疡、肢体畸形等情况。
麻风病能治疗吗?
如今,麻风病的治疗方案已经相当成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患者无需隔离,可以在家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正常工作、劳动和学习。一般来说,服药一周后就不再具有传染性,而经过 6 - 24 个月的持续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够完全康复。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可怕的麻风畸残发生,让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麻风病常见认识上的误区
事实:麻风病不是一个遗传性疾病。在麻风病人家庭中病人多发,主要是病人在得到确诊和治疗前已经与家庭成员长期密切接触而导致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病人家属对麻风杆菌缺乏足够的免疫力。据麻风病专家报告,将麻风女性病人刚分娩的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其婴儿可不发病。
END
来源:网络
联系我们